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淋巴水肿疾病英文名称: lymphedema疾病概述: 淋巴水肿,是淋巴液回流障碍导致淋...
养生
疾病名称: 淋巴水肿
疾病英文名称: lymphedema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
发病部位: 好发于四肢,以下肢最常见
常见症状: 肢体肿胀,早期多呈凹陷性水肿,休息或患肢抬高后水肿减轻
主要病因: 摄生不慎,久居湿地或脾虚水停,痰湿内生
病因-基本病因: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摄生不慎,久居湿地,寒湿之邪入侵,留恋不去,日久化热,流注 下肢,阻塞经络;或脾虚水停,痰湿内生,阻遏气机,经络阻塞不通,气血瘀滞不行所致。
检查-实验室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淋巴水肿的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各有其特点。
1、原发性淋巴水肿
(1)早发性淋巴水肿
是原发性淋巴水肿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30岁以下的青少年女性多见。起病初期肿胀局限于足及踝部,月经期时、长时间站立、劳累,或气候暖和时,水肿可加重。休息及患肢抬高后水肿则减轻。待水肿逐渐加重,病变可向上蔓延至小腿,较少病人可达整个下肢。一般常累及一个肢体,较少为双侧性。病变后期肢体可明显增粗,皮肤、皮下组织增厚、变硬,但很少发生溃疡。
(2)遗传性淋巴水肿
在同一家庭中可有多人患此病。发病于出生后,常累及一侧肢体,往往局限在小腿以下。本病罕见。此外,还有单纯肢体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不伴有感染征。
2、继发性淋巴水肿
(1)丝虫病性淋巴水肿
丝虫病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较为流行,这种水肿病病人的年龄在20-50岁之间,男性较多见。丝虫感染初期均有发热及局部胀痛等主要表现。有的数年发作1次,有的1年数次。有的几小时即消退,有的可持续5-6天。反复的丝虫感染可使受累的淋巴管狭窄、闭塞,以致在后期出现淋巴水肿。此时丝虫的成虫均已死亡,微丝蚴也不再出现。但可根据其病史做出诊断。本病多发生于下肢,其次是阴囊。
(2)细菌感染性淋巴水肿
有反复发作丹毒的病史,屡次发作后造成了淋巴管的阻塞,引起淋巴水肿,多见于下肢。初为凹陷性水肿,以后皮肤及皮下组织纤维增生,汗腺、皮脂腺遭到破坏,皮肤粗糙,硬如皮革。有时表面呈桑椹状,出现疣状增生物。有些病人的皮肤可裂开,渗出淋巴液。少数可发生慢性溃疡。
(3)肿瘤性淋巴水肿
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和淋巴转移性肿瘤,可以阻塞淋巴管而发生淋巴水肿。肿瘤性淋巴水肿呈无痛性、进行性发展。初肿于肢体近端,以后延伸到远端。淋巴结的转移性肿瘤多来源于乳腺、宫颈、阴唇、前列腺、膀胱、睾丸或骨骼的癌症。有时原发灶小,不易发觉,而淋巴水肿却可以比较明显,因此对于原因不明的淋巴水肿病人应注意肿瘤存在的可能性。必要时可行淋巴结活检。.
(4)淋巴结清除术及放射治疗后淋巴水肿
这类淋巴水肿临床上较常见的是乳房癌根治术后引起的上肢淋巴水肿,一般在术后肢体开始活动时即有近侧上肢的轻度水肿。有的病人术后做过多次放射治疗,X线使组织纤维化,阻塞淋巴管,亦可引起淋巴水肿,可在根治术后数年发生。
诊断-诊断依据:
淋巴水肿的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各有其特点。
1、原发性淋巴水肿
(1)早发性淋巴水肿
是原发性淋巴水肿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30岁以下的青少年女性多见。起病初期肿胀局限于足及踝部,月经期时、长时间站立、劳累,或气候暖和时,水肿可加重。休息及患肢抬高后水肿则减轻。待水肿逐渐加重,病变可向上蔓延至小腿,较少病人可达整个下肢。一般常累及一个肢体,较少为双侧性。病变后期肢体可明显增粗,皮肤、皮下组织 增厚、变硬,但很少发生溃疡。
(2)遗传性淋巴水肿
在同一家庭中可有多人患此病。发病于出生后,常累及一侧肢体,往往局限在小腿以下。本病罕见。此外,还有单纯肢体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不伴有感染征。
2、继发性淋巴水肿
(1)丝虫病性淋巴水肿
丝虫病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较为流行,这种水肿病病人的年龄在20-50岁之间,男性较多见。丝虫感染初期均有发热及局部胀痛等主要表现。有的数年发作1次,有的1年数次。有的几小时即消退,有的可持续5-6天。反复的丝虫感染可使受累的淋巴管狭窄、闭塞,以致在后期出现淋巴水肿。此时丝虫的成虫均已死亡,微丝蚴也不再出现。但可根据其病史做出诊断。本病多发生于下肢,其次是阴囊。
(2)细菌感染性淋巴水肿
有反复发作丹毒的病史,屡次发作后造成了淋巴管的阻塞,引起淋巴水肿,多见于下肢。初为凹陷性水肿,以后皮肤及皮下组织纤维增生,汗腺、皮脂腺遭到破坏,皮肤粗糙,硬如皮革。有时表面呈桑椹状,出现疣状增生物。有些病人的皮肤可裂开,渗出淋巴液。少数可发生慢性溃疡。
(3)肿瘤性淋巴水肿
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和淋巴转移性肿瘤,可以阻塞淋巴管而发生淋巴水肿。肿瘤性淋巴水肿呈无痛性、进行性发展。初肿于肢体近端,以后延伸到远端。淋巴结的转移性肿瘤多来源于乳腺、宫颈、阴唇、前列腺、膀胱、睾丸或骨骼的癌症。有时原发灶小,不易发觉,而淋巴水肿却可以比较明显,因此对于原因不明的淋巴水肿病人应注意肿瘤存在的可能性。必要时可行淋巴结活检。 .
(4)淋巴结清除术及放射治疗后淋巴水肿
这类淋巴水肿临床上较常见的是乳房癌根治术后引起的上肢淋巴水肿,一般在术后肢体开始活动时即有近侧上肢的轻度水肿。有的病人术后做过多次放射治疗,X线使组织纤维化,阻塞淋巴管,亦可引起淋巴水肿,可在根治术后数年发生。
诊断-鉴别诊断:
1、全身疾病性水肿
营养不良、肾病、心力衰竭、黏液性水肿等均可产生两下肢水肿。当下肢淋巴水肿呈双侧性时,应注意予以鉴别,通常经过详细地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其他检查后,其鉴别诊断并不困难。
2、深静脉血栓性水肿
多见于妊娠、产后或手术后,发病急,整个患肢出现肿胀发热、疼痛或压痛,有时皮色红紫,浅静脉曲张,股三角区压痛,或小腿腓肠肌有明显压痛,慢性期皮肤可有色素沉着,甚至皮肤溃疡。抬高患肢休息后肿胀多减轻。
3、血管神经性水肿
通常是受某些致敏性因素的刺激而发生,发病急骤,经过积极治疗,水肿可迅速消退,水肿可呈间歇性发作;而淋巴水肿病人发病缓慢,水肿不易消退,而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4、动静脉瘘肢体肿胀
比淋巴水肿轻,局部温度升高,可见大范围的静脉曲张,并可听到血管杂音,患肢较健侧增粗、增长,均为动静脉瘘水肿的特点。
治疗-其他治疗:
中药熏洗
是常用的外治方法,适用于淋巴水肿患者。组成:桂枝l0g,鸡血藤15g,金银花15g,苏木15g,红花15g,透骨草30g,千年健15g,乳香15g,没药15g,干姜 15g,花椒100g,樟脑15g (分两次后下)。用法:将上药装入布口袋内,缝制好,撒以少量白酒或黄酒,用水2000mL煎汤,初煎可煮沸10分钟后,去火,以热气熏患处,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再淋洗或泡洗患处;或将药袋置于患处热熨,待第二煎煮沸即可,用法同上。每剂用2天,每天1次,每次30分钟以上。
预防措施:
1、抬高患肢30°休息,利用其重力作用可帮助淋巴液回流,使水肿减轻。下床活动时应穿戴松紧度合适的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缠于水肿的肢体上,利用压迫之力防止淋巴液滞留,使淋巴液回流增加。
2、急性期病人应注意减少进水量,并低盐饮食,以减少组织内的水、钠潴留,有利于水肿的治疗。
3、积极预防丹毒、丝虫感染的发生,是降低本病发生率、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