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尿浊疾病英文名称: turbid urine疾病概述: 尿浊,中医病名。是指以小便浑浊,...
养生
疾病名称: 尿浊
疾病英文名称: turbid urine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肾内科、肾病科
发病部位: 膀胱
常见症状: 小便浑浊,白如泔浆,尿时无涩痛不利感
主要病因: 饮食失宜、外感湿热、脾胃虚弱、肾气不固
相关中医疾病: 乳糜尿、晶体尿、泌尿系感染、腹腔肿瘤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病因-基本病因:
湿热病邪是导致尿浊的基本病因。因湿性重浊,粘滞不爽,故湿热致病容易下注膀跣,病情缠绵难愈。
1、饮食失宜
过食肥甘,或饮酒过度,损伤脾胃,聚湿生热,湿热下注膀胱,导致膀胱不能分清别浊,形成尿浊。湿邪困脾与脾虚生湿两者互为因果,使病情缠绵难愈。
2、外感湿热
起居不慎,感受湿热之邪,内归中焦,或感染虫类,积湿生热,或病后湿热未清,下注膀胱,清浊不分而成尿浊。
3、脾胃虚弱
素体脾虚,或思虑劳倦太过,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宜,损伤脾胃,导致中气下陷,谷气下流,而成尿浊。
4、肾气不固
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劳欲伤肾,或久病体虚,年老体衰,致下元亏虚,固摄无权,脂液下流而成尿浊。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2、精液检查
可协助诊断。
3、尿培养。
4、腹腔肿瘤时,可作B超、CT等影像学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1、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以青壮年为多。
2、临床上具有小便浑浊,色如米泔,夹有血液时则红白相兼,排尿时并无尿道疼痛的特征。
3、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精浊、膏淋、白淫等疾病,即可诊断本病。
诊断-诊断依据:
1、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以青壮年为多。
2、临床上具有小便浑浊,色如米泔,夹有血液时则红白相兼,排尿时并无尿道疼痛的特征。
3、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精浊、膏淋、白淫等疾病,即可诊断本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精浊
精浊出自精窍,表现为尿道口时时流澄出米泔样或糊状的浊物,滴沥不断,排尿时有痛感,而小便并不浑浊。尿浊则小便浑浊如米泔,排尿时无疼痛不适之感,二者有明显差异。
2、膏淋
膏淋与尿浊同为小便浑浊如米泔,或有滑膩感。但膏淋属于淋证的范畴,排尿时尿道灼热疼痛,尿液表面有浮油,久置则沉淀如絮状,与尿浊不同。
3、白淫
白淫所排之物同精浊,是精浊日久不愈,肾气不固,命门火衰,在情欲触动时,则流出清冷、稀薄的精液而无疼痛之感,与尿浊明显不同。
治疗-治疗原则:
尿浊的治疗大法为实者清利,虚者补益,虚实夹杂者,则攻补兼施。疾病初期以实证为主,多见湿热下注,治宜清热利湿;久病以正虚为主,多为脾肾亏虚,治宜补益牌肾,固摄下元,或健脾益气,或补肾固摄,或滋阴清热。若为虚实兼夹证,可在补益之剂中佐以清利之品,清利之剂中佐以补益之品,做到清利不伤阴,补益不留邪。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