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疟疾疾病英文名称: malaria疾病别名: 瘅疟、温疟、牝疟疾病概述: 疟疾,中医病名...
养生
疾病名称: 疟疾
疾病英文名称: malaria
疾病别名: 瘅疟、温疟、牝疟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
发病部位: 少阳
常见症状: 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
主要病因: 感受疟邪
相关中医疾病: 疟疾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病因-基本病因: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感受疟邪,但其发病与正虚抗邪能力下降有关,诱发因素则与外感风寒、暑湿,饮食劳倦有关,其中尤以暑湿诱发因素最多。夏秋暑湿当令之际,正是蚊虫疟邪肆虐之时,若人体被疟蚊叮咬,则疟邪入侵止致病。因饮食所伤,脾胃受损,痰湿内生;或起居失宜,劳倦太过,元气耗伤,营卫空虚,疟邪乘虚,即可发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典型疟邪发作时,血液涂片或骨髓片可找到疟原虫,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如果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升高,血尿和脑脊液中发现回归热病原体,有助于回归热的诊断,周围血象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或肿大的淋巴结穿刺液作涂片染色找到有利杜体有助于黑热病的诊断。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显著增加,痰直接涂片可见病原菌,X线检查可见肺病炎症征象,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诊断。尿常规及中段尿检查,镜下每高倍视野白细胞在5个以上,或见白细胞管型,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加,尿培养菌落计数大于105/ml有助于泌尿系感染的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1、发作时寒战,高热,汗出热退,每日或隔日或3日发作1次,伴有头痛身楚,恶心呕吐等症。
2、多发于夏秋季节和流行地区,或输入过疟疾患者的血液,反复发作后可出现脾肿大。
诊断-诊断依据:
1、发作时寒战,高热,汗出热退,每日或隔日或3日发作1次,伴有头痛身楚,恶心呕吐等症。
2、多发于夏秋季节和流行地区,或输入过疟疾患者的血液,反复发作后可出现脾肿大。
诊断-鉴别诊断:
1、疟疾与风温发热
风温初起,邪在卫分时,可见寒战发热,多伴有咳嗽气急、胸痛等肺经症状;疟疾则以寒热往来,汗出热退,休作有时为特征,无肺经症状。在发病季节上,风温多见于冬春,疟疾常发于夏秋。
2、疟疾与淋证发热
淋证初起,湿热蕴蒸,邪正相搏,亦常见寒战发热,但多兼小便频急,滴沥刺痛,腰部酸胀疼痛等症,可与疟疾作鉴别。
3、寒疟、温疟和瘴疟
疟发寒重热轻,或但寒不热者,为偏于寒盛,属于寒疟;热重寒轻,或但热不寒者,为偏于热盛,属于温疟;如高热不退,头痛甚则出现惊厥,抽搐,颈项强直,昏迷等,为邪入心肝的危重证候,多属疫疟。
治疗-治疗原则:
疟疾的治疗以祛邪截疟为基本治则,区别寒与热的偏盛进行处理。如温疟兼清,寒疟兼温,瘴疟宜解毒除瘴,劳疟则以扶正为主,佐以截疟。如属疟母,又当祛瘀化痰软坚。
预防措施:
本病为蚊虫传播,故应加强灭蚊、防蚊措施。疟疾发作期间应卧床休息。寒战时加盖衣被,注意保暖,多饮热开水;发热时减去衣被,如高热不退,可予冷敷,或针刺合谷、曲池等穴。瘴疟神志昏迷者,应加强护理,注意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神志变化,予以适当处理。汗出后用温水察身,换去湿衣,避免吹风。服药宜在疟发2小时前,发作时不宜服药或进食。饮食以易消化、富有营养之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久疟要注意休息,加强饮食调补。有疟母者,可食用甲鱼滋阴软件,有助于痞块的消散。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