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奇恒痢疾病概述: 奇恒痢,中医病名。是指因虫毒内侵,蕴积大肠,肠络受损所致,以腹痛,腹泻...
养生
疾病名称: 奇恒痢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脾胃病科
常见症状: 腹痛,腹泻暗红色果酱样大便
主要病因: 虫毒内侵
相关中医疾病: 阿米巴痢疾
病因-基本病因:
饮食不洁,虫毒内侵,蛰伏大肠,蕴薔而生湿热,阻碍肠道气机,扰乱肠道血行,气血失和,肠络受损,虫毒湿热腐败气血,化为脓血,合污而下,遂成奇恒痢。湿热虫毒损伤肠络,外蒸肌肉,可有发热、便脓血、里急后重等症;若脾胃不健,正虚邪恋,常时发时止,迁延难愈。少数病人可因脾胃受损,运化迟钝,致肝失疏泄,虫毒壅滞于肝脏,使血肉腐败,发为肝痈。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血象普通型正常,暴发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大便镜检
可见大量粘集成团的红细胞、少量白细胞和夏科雷登结晶,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慢性患者大便中可查到包囊。
3、血清学检查、IHA和IFA、Elisa法
侵袭性肠病的阳性率达60%-80%以上。
4、乙状结肠镜检查
可见散在渍疡,溃疡边缘整齐,边缘部分涂片或活检可见滋养体。
诊断-诊断原则:
1、普通型起病缓慢,间歇性腹泻,发作时,大便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粪质较多、腥臭,呈血性粘液时则为果酱色,或稀水样便,夹有粘液与血,常伴腹胀,腹痛,盲肠、升结肠部位可有轻度压痛。休止时,大便基本正常。
2、暴发型起病急骤,高热,大便每日十余次,便前有较剧烈的腹痛,便时里急后重,大便量多,赤白杂下,或纯下鲜血,或伴呕吐,甚至失水而发生厥脱。腹部弥漫性压痛,肝脏肿大等。
3、可并发肠出血、肠穿孔、肝痈、肺痈等。
诊断-诊断依据:
1、普通型起病缓慢,间歇性腹泻,发作时,大便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粪质较多、腥臭,呈血性粘液时则为果酱色,或稀水样便,夹有粘液与血,常伴腹胀,腹痛,盲肠、升结肠部位可有轻度压痛。休止时,大便基本正常。
2、暴发型起病急骤,高热,大便每日十余次,便前有较剧烈的腹痛,便时里急后重,大便量多,赤白杂下,或纯下鲜血,或伴呕吐,甚至失水而发生厥脱。腹部弥漫性压痛,肝脏肿大等。
3、可并发肠出血、肠穿孔、肝痈、肺痈等。
诊断-鉴别诊断:
1、痢疾
好发于夏季,以发热、腹痛、便下赤白、里急后重为特征,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及巨噬细胞,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2、慢性蛊虫病
有疫水接触史,起病缓慢,间歇性腹泻,伴肝脾肿大,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大便或肠粘膜活检可找到虫卵,大便孵化阳性。
3、肠痨
常以腹痛、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低热、盗汗为主要表现,胃肠道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4、肠癌
好发于年龄偏大者,每有排便习惯改变,便中带血,大便变细,消瘦,贫血,或不规则发热等,晚期可扪及腹内肿块。
5、大瘕泄
多次大便检查无病原体发现,左侧痉挛性腹痛,结肠粘膜广泛充血水肿,溃疡多而易出血。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