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妊娠合并急性膀胱炎疾病概述: 妊娠合并急性膀胱炎为妊娠合并症的一种,主要由大肠埃希菌感染...
养生
疾病名称: 妊娠合并急性膀胱炎
疾病概述:
妊娠合并急性膀胱炎为妊娠合并症的一种,主要由大肠埃希菌感染所致。本病的典型症状为尿痛、尿急、尿频等。预后一般较好,但若病情持续发展,有导致早产、流产、胎儿发育畸形的危险。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产科
发病部位: 膀胱
常见症状: 尿痛、尿急、尿频、血尿、尿失禁、夜尿增多、下腹痛、耻骨上疼痛
主要病因: 急性膀胱炎主要细菌感染感染所致,妊娠时的特殊生理对细菌的生长也起到一定作用。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尿常规、尿培养及药敏试验、血常规、超声、膀胱镜
重要提醒: 如果未进行治疗,有导致早产、流产、胎儿发育畸形的危险。如果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源性膀胱、畸形)、镰状细胞贫血的孕妇,以及孕前及孕期有泌尿系统感染史的孕妇。
病因-总述:
本病主要为细菌感染所致,但也跟女性妊娠期身体的生理变化有一定关系。妊娠期胎盘分泌大量雌激素孕激素、增大的子宫压迫输尿管、妊娠期生理性糖尿等因素均有利于细菌的侵入、生长与繁殖。
病因-基本病因:
1、病原体
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为克雷伯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及假单胞菌属、B族链球菌;衣原体也是引起急性膀胱炎的一种病原体。
2、妊娠期特殊生理
(1)妊娠期因孕酮等激素分泌增加,使尿路平滑肌松弛,蠕动减弱、尿流减慢,容易造成细菌繁殖。
(2)妊娠期生理性糖尿常见,尿液中氨基酸、葡萄糖及水溶性维生素等物质相对较多,有利于细菌繁殖生长。
(3)增大的子宫可压迫输尿管入口处,形成机械性梗阻;也可将膀胱上移,造成尿潴留等情况。这些都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病因-危险因素:
1、妊娠期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源性膀胱、畸形)、镰状细胞贫血等疾病,孕前及孕期泌尿系统感染史,这些因素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2、性交、个人卫生不洁、身体对细菌抵抗力降低等因素,也增加本病的发生率。
症状-总述:
本病的主要表现为尿痛、尿急、尿频等症状,还可能伴有低热、下腹痛或耻骨上疼痛。病情严重者有流产、早产、胎儿发育异常等不良情况发生的可能。
症状-典型症状:
1、尿痛
患者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甚至不敢排尿。
2、尿急
患者一有尿意就难以控制,需要立即排尿,但每次排尿量不多,尿液排空后仍有尿不尽感。
3、尿频
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严重时可几分钟排一次尿,而且不分昼夜。
4、血尿
常见终末血尿(即排尿的最后阶段可见血尿),有时为全程血尿,甚至有血块排出。
5、尿失禁
在有强烈的尿意时,尿液不由自主的经尿道流出。
6、夜尿增多
夜间排尿次数明显增多。
症状-并发症:
本病可引起流产、早产、胎儿发育异常等并发症,甚至可导致胎死亡的发生。
症状-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伴有低热、下腹痛或耻骨上疼痛。
就医-门诊指征:
1、尿痛、尿急、尿频、血尿、尿失禁、夜尿增多。
2、下腹痛、耻骨上疼痛。
以上情况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需要去产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排尿正常吗?
2、您是否有寒战、高热、疲乏等全身症状?
3、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
4、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是否有进行治疗?进行过哪些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6、您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镰状细胞贫血等其他疾病?
7、您孕前及孕期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史?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多久能治好?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这个疾病需要怎么治疗?
5、治疗时间需要多久?
6、这些治疗方法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吗?
7、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首先进行体格检查,做出初步判断,然后进行尿常规、尿培养及药敏试验、血常规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必要时,需进行膀胱镜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触诊被检者的耻骨上区(小腹部略往下),患者可有耻骨上压痛。还可能进行阴道检查(妊娠晚期出血患者例外),以排除阴道炎或宫颈炎。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血尿、肾脏损害,有助于诊断。患者需自行留取清洁、中段尿进行检查,尽量避免阴道分泌物的交叉污染。患者尿常规结果可有白细胞、红细胞,有时尿蛋白阳性。
2、尿培养及药敏试验
尿培养可了解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并明确病原菌种类,是诊断最可靠的指标。患者尿培养结果多为细菌阳性,但60%患者在初次尿培养筛查时为阴性,需多次进行检查。培养阴性者应行相应的衣原体检查。如果细菌培养阳性应做药敏试验,医生会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3、血常规
可了解是否存在感染,有助于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膀胱镜可以帮助鉴别膀胱憩室、膀胱结石、下泌尿道损伤、间质性膀胱炎或膀胱癌等疾病。
检查-影像学检查:
必要时可进行胎儿超声检查,以了解胎儿的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源性膀胱、畸形)、镰状细胞贫血等病史,孕前及孕期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史,结合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和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本病和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均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很容易混淆。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起病急骤,常有寒战、高热、全身不适、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而妊娠合并急性膀胱炎无这些表现。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以抗生素治疗为主,目的是控制感染,一般需要连续治疗10~14天,治疗后1~2周复查,医生会根据尿培养结果判断是否治愈。
治疗-一般治疗:
1、患者需多饮水,可有利于细菌排出。
2、使用膀胱区热敷可促进排尿。
治疗-药物治疗:
主要为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在检查结果出来前,医生会根据经验针对大肠埃希菌进行治疗。当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医生会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首选氨苄西林,在妊娠中期可使用磺胺甲恶唑。孕晚期磺胺类药物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避免使用。
治疗-相关药品:
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一般需要连续治疗10~14天,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但若病情持续发展,有导致早产、流产、胎儿发育畸形的危险。
预后-危害性:
若病情持续发展,得不到控制,有导致早产、流产、胎儿发育畸形的危险。
预后-治愈性:
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无权威参考资料。
日常-总述:
除积极治疗外,日常生活护理也很十分重要。注意会阴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有利于身体尽快康复,还可减少再次感染的风险。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因为担心影响胎儿健康,可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不利于疾病恢复。家属需要多给予患者关心,告知其配合治疗可有助于身体康复,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患者自身需要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可通过听音乐、看电影、散步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紧张情绪。
日常-生活管理:
1、每日换洗内裤、清洗外阴。清洗外阴时应遵循从前向后的顺序,即先尿道,阴道,最后肛门。清洗外阴的盆和毛巾应专人专用。
2、洗澡时尽量用淋浴,避免盆浴。
3、大便或小便后,用手纸从前向后擦拭,上厕所前洗手。
4、使用液体肥皂可以避免固体肥皂上沾染细菌。
5、避免仰卧位,利于尿液引流。
6、合理休息,不要熬夜,避免过度劳累。
7、保持环境清洁,勤开窗通风。
8、彻底治愈前禁止性生活。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在治疗结束后1~2周复查尿培养,结果阴性为治愈。如仍为阳性,考虑持续感染或复发,应改为敏感抗生素治疗,然后在整个孕期应用预防性抑菌治疗。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控制病情,患者需多饮水,同时加强孕期营养,注意饮食规律,避免刺激、油腻、温热性质的食物。
饮食建议:
1、加强孕期营养,注意饮食规律。
2、坚持多饮水,每2~3小时排尿1次,起到冲刷膀胱和尿道的作用。
饮食禁忌:
1、避免刺激、油腻的食物。
2、戒烟、酒。
预防措施:
通过采取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措施,可降低患病的风险。妊娠早期常规对孕妇进行尿培养检查,可尽早发现,尽早诊治。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