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乳腺纤维腺瘤疾病英文名称: fibroadenoma疾病别名: 腺纤维瘤疾病概述: 乳腺...
养生
疾病名称: 乳腺纤维腺瘤
疾病英文名称: fibroadenoma
疾病别名: 腺纤维瘤
疾病概述: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大多有家族史
就诊科室: 乳腺外科
发病部位: 乳房、胸部
常见症状: 乳房肿块
主要病因: 局部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超声检查、X线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等
重要提醒: 乳腺纤维腺瘤属于良性肿瘤,癌变风险低,经过手术切除多可治愈。
相关中医疾病: 乳核
临床分类:
1、根据临床表现分型
(1)普通型:本型最常见,瘤体直径常在1~3cm,生长缓慢。
(2)青春型:本型较少见,月经初潮前发生,肿瘤生长速度快,瘤体较大,可致皮肤紧张变薄,皮肤静脉怒张。
(3)巨纤维腺瘤:本型亦称分叶型纤维腺瘤,多见于15~18岁青春期及40岁以上绝经前妇女。瘤体常超过7cm,甚至可达20cm,形状常呈分叶状。
2、根据肿瘤中纤维组织和腺管结构的相互关系分型
可分为管周型(围管型)、管内型(向管型)、混合型、分叶型(巨纤维腺瘤)和囊性增生型。
流行病学-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高发年龄是20~25岁,其次为15~20岁和25~30岁。
病因-总述:
主要原因是乳腺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可能与纤维细胞所含雌激素受体的量或质出现异常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未十分明确,可能与乳腺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有关,其致病机制主要为:
1、乳腺纤维细胞发生基因变异,雌激素受体的数量增多或功能强化,造成其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升高。
2、女性内分泌紊乱,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
病因-危险因素:
1、15~30岁的年轻女性。
2、肥胖。
3、滥用含有高水平雌激素的保健品或化妆品。
症状-总述:
乳腺纤维瘤的主要症状为乳房肿块,患者一般没有其他明显的自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纤维腺瘤病程较长,肿块多数增长缓慢,也可无变化,少数可自然消退或快速增大。一般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约75%为单发,少数属多发。肿块大小不一,多呈卵圆形,有时为分叶状,表面光滑,实质有弹性(如硬橡皮球),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容易推动,偶尔伴有疼痛。有报道显示,部分发生在青春期的乳腺纤维腺瘤,可在短时间内急速生长成巨大肿块,达8~10cm左右。月经周期对肿块的大小无明显影响。
症状-并发症:
就医-门诊指征:
出现乳房肿块,其表面光滑、实质有弹性(如硬橡皮球)、容易推动,偶尔伴有疼痛等表现时,需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需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发现肿块的?
2、肿块发生于单侧乳房还是双侧乳房呢?
3、肿块的体积大小有没有变化呢?
4、乳房还有其他不适的症状吗?
5、您近期有服用过什么药物吗?
6、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7、您是否进行过治疗?具体治疗项目是什么?治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肿块?
2、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如何治疗呢?
5、需不需要做手术?
6、手术有什么风险吗?
7、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作出初步判断;然后进行超声、X线、空芯针穿刺活检等相关检查,从而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的乳房进行触诊,检查是否有肿块,并初步判断肿块的大小、形状、质地、活动度以及有无压痛。同时检查腋淋巴结是否肿大。
检查-病理检查:
空芯针穿刺活检(CNB)可明确病变性质,进行确诊。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纤维腺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患者的检查结果多显示卵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有包膜的低回声区,纵横比<1,生长迅速的肿块中心可能出现梗死液化,显示为肿物内部无回声区。
2、X线检查
乳腺X线对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作用有限,尤其对年轻女性患者。因为年轻女性腺体致密,肿物边缘常被正常腺体部分遮盖。但如果超声检查结果怀疑为恶性,则需要进行乳房X线检查来协助鉴别疾病的性质。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诊断乳腺纤维腺瘤主要根据典型症状,再结合乳房触诊、乳腺超声、乳腺X线等辅助检查结果。必要时,可做空芯针穿刺活检,以明确疾病的良恶性。此外,还要注意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癌、乳腺叶状肿瘤等相似疾病的排查。
诊断-鉴别诊断:
1、乳腺增生
两者均可摸到乳腺内肿块,质地韧,可单发或多发。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以单侧单发者较为多见,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肿块无痛感及触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下者多见。乳腺增生的肿块以双侧多发者较为常见,可呈结节状、片块状或串珠颗粒状,质地略韧,肿块常有触痛,可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月经前整个乳腺常有胀感,经后可缓解,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上者多见。必要时可行相关辅助检查予以鉴别,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行乳腺X线摄片,常可见到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的阴影,其周围可见环行的透明晕,据此可与乳腺增生病相鉴别。
2、乳腺囊肿
两者均为无痛性的乳腺肿块,多为单侧单发,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但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质地稍硬韧,活动度也较囊肿大,发病年龄以18~25岁最为多见。乳腺积乳囊肿的肿块有囊性感,活动度不似腺瘤那样大,且多发于妊娠哺乳期;乳腺单纯囊肿除囊肿外,还有乳腺增生的临床特征。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囊性肿物和实性肿物。
3、乳腺癌
二者均可见到无痛性乳腺肿块,多为单发。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生长缓慢,多呈卵圆形,质地韧实,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大。同侧腋窝淋巴结无肿大,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下者多见。乳腺癌发病年龄多见于35岁以上者,尤以中老年妇女多见。乳腺肿块可呈圆形或卵圆形,亦可呈不规则形,质地较硬,肿块表面欠光滑,活动度差,易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肿块可迅速生长,同侧腋窝淋巴结常有肿大。乳房皮肤可呈“酒窝征”或“橘皮征”,还可出现乳头凹陷、乳头溢液等典型症状,可通过X线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等检查进行鉴别。
4、乳腺叶状肿瘤
乳腺叶状肿瘤与乳腺纤维腺瘤均为纤维上皮性肿瘤,都会出现无痛性肿块,很容易混淆。但是乳腺叶状肿瘤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较乳腺纤维腺瘤晚,常为单发病灶,可短期内迅速增大。超声检查、X线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等辅助检查有助于鉴别。而且叶状肿瘤还具备一定的恶性潜能和复发转移风险。
治疗-治疗原则:
如果乳腺纤维瘤较小,可短期观察;如果乳腺纤维瘤生长迅速或病情复杂,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治疗-一般治疗:
如果乳腺纤维瘤较小,而且生长缓慢或无变化,可随访观察。对于35岁以下的患者,可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检查进行随访观察,一般为6个月复查一次。对于>35岁的患者,可加入乳腺X线检查作为随访检查手段。在随访过程中,若发现肿瘤生长迅速时,需及时进行相应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治疗-手术治疗:
应将肿瘤连同其包膜整块切除,以周围包裹少量正常乳腺组织为宜,肿块必须常规做组织病理学检查,防止其继续生长,并可明确诊断。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切开法、肿瘤切除术和较新的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
1、切开法肿瘤切除术
是直观有效的治疗方式,适用于较大的乳腺纤维瘤或依据医生判断适合选择切开法的患者。
2、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
可在超声或X线检查的引导下进行,具有表皮创伤小、外形美观不易破坏的特点,也是安全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方式,适用于肿瘤直径≤3cm的患者。禁忌证包括:
(1)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2)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3)有感染性疾病者。
(4)乳腺较小且病灶靠近乳头、腋窝,或者胸壁,不易完全切除者。
(5)乳腺假体植入术后。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乳腺纤维腺瘤属于良性肿瘤,癌变风险低。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如果肿物不断增大,最终可能会造成乳房的外形不对称,影响美观。
预后-自愈性:
少数可自行消退。
预后-治愈性:
经手术切除多可治愈。
预后-复发性:
大多数纤维腺瘤在完全切除后不再复发,青春期发生的纤维腺瘤有复发的可能。
日常-总述:
手术后需要注意伤口护理,平常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还需遵医嘱定期复诊。
日常-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可能因为担心病理结果或伤口疼痛,而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患者可向医生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树立治疗的信心。家属也应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安慰,解除其心理顾虑,使其保持心情舒畅。
日常-生活管理:
1、少穿束胸或紧身衣,合理使用文胸。型号合适的文胸对乳房健康很重要,最好能选用柔软、透气、吸水性强的棉制文胸。平时能不戴文胸时尽量不戴,不要戴文胸睡觉。
2、慎用含雌激素类药物和保健品,慎用丰胸产品。
3、洗澡时的水温以27℃左右为宜,避免长时间用热水刺激乳房,更不要在热水中长时间浸泡。
4、规律的性生活能促进乳房的血液循环和性激素分泌的增加,有利于女性乳房的健康。
日常-病情监测:
观察患者是否有胸闷、憋气的情况,伤口是否有渗血或分泌物,如果出现上述不适,需要及时就医。
日常-复诊须知:
经过6个月随诊,如果病灶处于稳定状态,可改为每年1次随诊。
日常-术后护理:
1、由于患者活动不便,家属可帮助患者完成日常活动,患者也不要进行过重的体力劳动,避免牵拉切口或是造成切口部位的敷料脱落。一旦发现敷料有渗血,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2、术后如果出现疼痛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适量的止痛药。
3、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拆线之前不要洗澡,如果一定要在拆线之前洗澡,需要避免污水浸湿纱布,以防感染。
4、术后3个月内尽可能佩戴向上托起的胸罩,避免由于牵拉而造成瘢痕变大。
饮食调理:
合理的饮食可提高患者的抵抗力,促进疾病尽快康复。
饮食建议:
1、保持营养均衡、丰富,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
2、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为主,如鸡蛋、瘦肉等。
3、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促进身体的微循环,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
饮食禁忌:
1、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减少伤口感染的几率。
2、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预防措施:
暂无有效的预防方法,但是可以每年定期做乳腺体检或学会自我检查乳腺的方法,以做到疾病的尽早发现、尽早诊治。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