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沙眼疾病英文名称: trachoma疾病别名: 椒疮疾病概述: 沙眼,中医病名。本病是由...
养生
疾病名称: 沙眼
疾病英文名称: trachoma
疾病别名: 椒疮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眼科
常见症状: 睑结膜血管模糊,粗糙不平,形似沙粒
主要病因: 脾胃积热,复感风热邪毒
相关中医疾病: 沙眼
病因-基本病因:
症状-典型症状:
1、初起,觉眼部不适,或微有痒涩感,或无明显异常感觉。翻转胞睑,可见险里靠两眦处红赤且有少量细小颗粒,色红而硬或伴有少量质黄而软的粟状颗粒。
2、病势发展,险里红赤加重,颗粒增多,可布满睑里,甚至胞睑肿硬,重坠难开。自觉睑内刺痒灼热,沙涩羞明,生眵流泪,重者伴见白睛红赤,黑睛赤膜下垂,星点翳膜等,危害视力。羞明痒痛加重,眵泪胶粘。
3、重症沙眼,日久粟粒状颗粒溃破,大量结疤及黑睛赤膜发展,致诸多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
4、并发症及后遗症
(1)倒睫拳毛
沙眼后期,睑内结癜,癜痕牵扯,内急外弛,睑弦内翻,拳毛触刺睛珠,羞明流泪,沙涩疼痛,甚至白睛红赤,黑睛生翳,视物昏朦。
(2)血翳包睛
邪毒侵及黑睛,轻者赤脉如帘,由上垂下,称为赤膜下垂;重者由黑睛四周侵入,致黑睛混赤,称为血翳包睛。睛珠涩痛,羞明流泪,视物昏腺。
(3)黑睛星翳
赤脉下垂者,在赤丝尽头出现星点云翳。重者可变生花翳白陷或凝脂。
(4)睥肉粘轮
毒邪损及胞睑内面与白睛表层,致使睑内面与白睛粘着。牵引胞睑时,可见脸内与白睛相连。重者阻碍眼珠转动。
(5)流泪症与漏睛症
邪毒侵及泪窍,使窍道受阻,泪液不得下滲则可溢于睑外。若排泪窍道邪毒煎熬,日久又可腐败成脓,变生漏睛。
(6)睛珠干燥
邪毒久郁,阴液耗损,目失濡养,白睛少津,故眼干涩不舒,频频眨目。严重者,可干燥变厚似皮肤。黑睛干燥生,视物昏朦,甚至盲不见物。
(7)上胞下垂
邪毒壅盛,脉络瘀阻,胞睑肿硬变厚,致上胞重坠难举,或病变累及提睑筋肉而无力提举。
诊断-诊断原则:
1、睑内脉络纹理模糊。
2、睑内椒皮样颗粒丛生。
3、或见睑内癜痕形成,风轮上方可见赤膜下垂。
诊断-诊断依据:
1、睑内脉络纹理模糊。
2、睑内椒皮样颗粒丛生。
3、或见睑内癜痕形成,风轮上方可见赤膜下垂。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药物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局部点黄连西瓜霜眼药水或化铁丹眼药水、犀黄散等眼药。
2、若颗粒累累者,可用黄连制灯芯草或海螵蛸棒磨擦。将海螵蛸磨制成棒状,用黄连水煮沸消毒,取出待干备用(若用灯芯草,先剪成小段,制法同上,术时用小镊子夹持操作)。术眼先滴1%地卡因液作表面麻醉,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术者以左手翻开上、下睑,充分暴露穹窿部。右手持制海螵蛸棒,以轻快手法上下左右来回多次磨擦睑内面颗粒密集处约1分钟,至见点状渗血为宜。磨擦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涂抗生素眼膏。相隔5天一次。根据病情,可多次重复进行。操作时应注意消毒,用力不可太重,且不可损伤黑睛。病变严重而且广泛时,可分期分段进行磨擦。
预防措施:
1、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把本病的危害性、传染途径、诊断与治疗方法,向群众宣传,进行群众性的普查与防治
2、改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提倡一人一巾,提倡流水洗脸。患者的洗脸用具要与健康人分开使用,尤其是服务性行业的洗脸用具,必须严格消毒后使用,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