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舌衄疾病英文名称: tongue bleeding疾病别名: 舌血、舌出血、舌本出血疾病...
养生
疾病名称: 舌衄
疾病英文名称: tongue bleeding
疾病别名: 舌血、舌出血、舌本出血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发病部位: 舌体
常见症状: 舌体出血
主要病因: 血热,阴虚火旺,气不摄血
病因-基本病因:
1、血热舌衄
外感六淫之邪、内郁化火,或过食辛辣煎炸之品,或误服过服温热性药物,使得火热炽盛,热盛则迫血妄行,上溢于舌而致舌上出血。
2、阴虚火旺
素体阴虚,或急性热病,烧灼阴液,致阴液损伤,或误用汗法过发其汗,或大失血等,使人体阴液损伤,阴不制阳而阳热上扰,灼伤舌络,扰动血液而致舌衄。
3、气不摄血
素体虚弱,劳倦过度,饮食不节或过服寒凉,损伤脾胃,脾气虚衰,生化乏源,致使中气不足,气不摄血,血从舌溢而见舌出血。
诊断-诊断原则:
1、舌体出血,可见多个出血点或瘀斑。
2、若为儿童患者可见烦躁不安、口臭流涎、吮乳困难等。
3、如同时伴见皮肤出血及吐血、鼻血、便血、尿血者,应考虑血液疾病。
诊断-诊断依据:
1、舌体出血,可见多个出血点或瘀斑。
2、若为儿童患者可见烦躁不安、口臭流涎、吮乳困难等。
3、如同时伴见皮肤出血及吐血、鼻血、便血、尿血者,应考虑血液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舌疮、舌痈等与舌衄
舌疮、舌痈等亦可有舌上出血,然血多自疮面或与脓共溢,应予以区别。
治疗-治疗原则:
舌衄应分虚实,心火、肝火上冲所致的舌衄多属实证,阴虚火旺、气不摄血所致者属虚证。故血热者治宜凉血止血,阴虚火旺者治宜滋阴降火,气虚者治宜益气摄血。
治疗-其他治疗:
1、蒲黄15g,水煎待温后,含之漱口。
2、栀花20g,研细末,掺于舌面。
3、青黛、炒蒲黄等分,研细末,吹入舌面。
4、白及适量,研细末,撒于舌面上。
5、青黛、五倍子、冰片等量研末,撒在舌上。
6、大、小蓟各15g,泡水代茶饮。
7、五味子、核桃仁研末加入适当生蜂蜜含化。
8、推拿外劳宫,补脾。适用于婴幼儿。外劳宫,用大拇指点揉外劳宫,次数200-300次。脾穴从指尖反复推向指根,次数100-200次。
预防措施:
1、首先积极采取措施制止出血,以免损伤正气,并应及时查明出血原因。
2、忌食辛辣,煎炸、坚硬之物,多吃富含营养清淡的食物及水果。
3、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适当休息。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