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输尿管结石疾病英文名称: ureteral calculi疾病概述: 输尿管结石(ure...
养生
疾病名称: 输尿管结石
疾病英文名称: ureteral calculi
疾病概述:
输尿管结石(ureteral calculi)属于上尿路结石,绝大多来自于肾结石排入输尿管,并停留在狭窄位置(如输尿管肾盂连接处、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和输尿管膀胱连接处)。输尿管是尿液的通道,它的功能是把肾脏形成的尿液,通过输尿管传送到膀胱,然后排出体外。输尿管结石多为单侧发作,常以腰或上腹部剧烈疼痛、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等。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输尿管
常见症状: 输尿管绞痛、血尿、排石
主要病因: 输尿管结石多由于肾结石或体外震波后结石碎块下落所致,少数与输尿管狭窄、憩室、异物等有关
检查项目: 血液分析、尿液分析、结石成分分析、尿路平片、静脉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螺旋CT、输尿管镜
重要提醒: 输尿管结石可能引起上尿路梗阻和扩张积水,严重时导致肾功能损伤,因此一旦确诊此病,需积极治疗。
相关中医疾病: 石淋、尿血、血淋
临床分类:
1、原发性输尿管结石
较少见,可在输尿管中直接形成,与输尿管狭窄、憩室等有关。
2、继发性输尿管结石
较多见,主要由肾中的结石下落导致。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占泌尿系统结石的28.8%。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20~40岁发病最高,男与女之比为4.5∶1。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我国输尿管结石发病率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病因-总述:
输尿管结石多在肾内形成而降入输尿管,因而其病因与肾结石基本相同,主要为代谢异常,尿路感染、梗阻或异物,以及某些药物作用等。原发于输尿管的结石,是很少见的,多与输尿管本身存在的疾病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原发性输尿管结石
原发于输尿管的结石多与输尿管本身存在的疾病,如憩室、狭窄、囊肿、异物等,使尿液通过受到阻碍或流动缓慢,从而引起尿液内结晶、杂质的停留,久而久之渐渐形成结石。另外输尿管手术时使用不可吸收缝线也会形成输尿管结石。
2、继发性输尿管结石
(1)代谢异常
①形成结石的物质排出增加:尿液中钙、草酸、尿酸或胱氨酸排出量增加。长期卧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尿钙增加;痛风病人尿酸排出增多。
②尿中抑制晶体形成和聚集的物质减少:如枸橼酸、焦磷酸盐、酸性黏多糖、镁等。
③尿pH改变:在碱性尿中易形成磷酸镁铵及磷酸盐沉淀;在酸性尿中易形成尿酸和胱氨酸结晶。
④尿量减少:使盐类和有机物质的浓度增高。
(2)局部病因
①尿路感染:使尿的基质增加,促进晶体黏附,导致结石形成。
②尿路梗阻或异物:输尿管狭窄、憩室、异物等可使尿中的晶体或基质沉积,促进结石形成。
(3)药物相关因素
服用某些药物,如维生素D、皮质激素、硅酸镁、乙酰唑胺等,可诱发结石。
病因-危险因素:
青壮年男性,生活在干燥炎热地区,食物和饮水内含有过多晶体成分或进食大量高胆固醇、高蛋白等,皆为输尿管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症状-总述:
腰腹部绞痛伴血尿是输尿管结石的特征性表现,病人有时还可察觉结石排出。部分患者还可伴血压升高、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疼痛
是因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所致,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输尿管绞痛。临床上所谓的“肾绞痛”实际上大都是输尿管绞痛。
(1)上段输尿管结石一般表现为胁腹部剧痛,并向同侧下腹部放射,有时伴有恶心和呕吐。
(2)中段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绞痛位于中下腹部,右侧结石有时易与阑尾炎相混淆。
(3)下段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绞痛位于下腹部并向同侧腹股沟、阴囊或大阴唇放射。
(4)如果结石到达输尿管膀胱连接处(UVJ)则表现为耻骨上区绞痛伴膀胱刺激症状,这是因输尿管远端肌肉与膀胱三角区肌肉相连所致。在绞痛发作静止期,病人可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肾积水及肾周尿外渗引起的腰部胀痛。
2、血尿
腰腹部绞痛伴血尿是输尿管结石的特征性表现。90%的病人有血尿,其余的病例可因输尿管完全性梗阻而无血尿。肉眼血尿者仅占10%,大多为镜下血尿。
3、排石
病人有时自己可察觉结石排出。体检时,在绞痛发作期腹部体征与症状不成正比,往往仅有沿输尿管走行区的深在压痛,但无腹膜刺激症状。患侧肾区有叩击痛。有时因绞痛刺激,病人可能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
症状-并发症:
1、急性肾盂肾炎或肾积脓
结石并发急性肾盂肾炎或肾积脓时,可有畏寒、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2、肾积水
结石所致肾积水,可在上腹部扪及增大的肾。
3、尿毒症
双侧上尿路结石引起双侧尿路完全性梗阻或孤立肾上尿路完全性梗阻时,可导致无尿,甚至出现尿毒症。
4、继发感染
输尿管结石可引起梗阻导致继发感染引起发热,严重时还可引起中毒性体克,出现心动过速、低血压、意识障碍等症状。
症状-伴随症状:
1、血压升高
因绞痛刺激,患者可能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
2、恶心、呕吐
输尿管结石引起尿路梗阻时,输尿管管腔内压力增高,管壁局部扩张、痉挛和缺血,因输尿管与肠有共同的神经支配而导致恶心、呕吐。
3、膀胱刺激症状
结石伴感染或输尿管膀胱壁段结石时,可有尿频、尿急、尿痛。
就医-急诊指征:
1、患者突然出现肾绞痛(胁肋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并向同侧腹股沟放射,伴有血尿的症状。
2、出现无尿(24小时总尿量少于100毫升)。
以上应尽快就医,必要时于急诊科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腹部剧痛,伴有血尿或者自感排石。
2、出现畏寒、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尽早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急诊科
病情急重或疼痛剧烈者,应去医院急诊科进行救治。
2、泌尿外科
病情平稳者,可去泌尿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腹部的体格检查,不要穿着连体衣裤。
3、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就诊前一晚12点后禁食,早晨空腹进行就诊。
4、可能会进行尿液检查,最好保证晨尿化验。
5、可能会进行CT检查,就诊时需摘掉金属饰品。
6、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7、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8、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9、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腹痛、血尿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之前做过什么检查吗?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5、现在正在吃药吗?吃的什么药?
6、您以前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吗?有过其他泌尿系结石的病史吗?
7、您每天喝水次数多吗?饮水量大概是多少?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我应该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需要手术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有后遗症吗?会影响我正常生活吗?
6、我多久能好?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腰部或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血尿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通常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然后会建议患者做血尿及结石成分分析、尿路平片、静脉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螺旋CT、输尿管镜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排除其他疾病。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输尿管绞痛的患者,常表情痛苦,呈卧位、辗转反复变换体位。
2、触诊及叩诊
疼痛发作时,医生进行肋脊区叩诊,可有压痛、叩击痛。输尿管走行区域可有深压痛,一般无腹膜刺激征,若伴有尿液外渗,也可出现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表现。
3、直肠指诊
有时经直肠指诊可触及输尿管末端的结石,是较方便的鉴别手段。女性输尿管下端较大的结石能在阴道穹隆处触及。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分析
(1)白细胞:白细胞增高到13×109/L以上,提示存在尿路感染。
(2)血电解质、尿素值和血肌酐:可检查肾功能是否受损。
2、尿液分析
(1)血尿:输尿管结石患者可以检测到肉眼或镜下血尿。
(2)尿路感染:输尿管结石并发感染时有脓尿。
(3)尿液pH值:检测尿液的酸碱程度,可以间接反应结石的成分。
3、结石成分分析
确定结石性质,同时便于医生制定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检查-其他检查:
输尿管镜:当尿路平片未能显示出结石,或静脉尿路造影有充盈缺损而不能确诊时,可借助输尿管镜来明确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
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属于无创检查。能显示结石的高回声及其后方的声影,亦能显示结石梗阻引起的肾积水及肾实质萎缩等。
2、KUB(尿路平片)
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基本方法。能够大致地确定结石的位置、形态、大小和数量,并且通过结石影的明暗初步提示结石的化学性质。
3、IVU(静脉尿路造影)
可进一步明确结石的诊断以及了解尿路梗阻和肾功损害的程度,同时也可发现导致结石形成的潜在性局部因素,如输尿管狭窄和瓣膜等。
4、RGP(逆行尿路造影)
能显示输尿管结石的部位、大小和梗阻程度,可了解结石以下输尿管有否梗阻病变。属于有创检查,一般不作为初始诊断手段。
5、螺旋CT
适用于输尿管绞痛发作时普通影像学检查未能确诊的结石。
诊断-诊断原则:
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不仅是肯定有无结石,还需确定结石的大小、位置、两侧肾的功能和肾积水的程度、有无感染等。就诊时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如有无肾结石等。若出现典型输尿管绞痛并且伴有血尿时,应初步考虑本病。再根据X线、超声、输尿管镜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此外,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输尿管癌或息肉、急性阑尾炎、卵巢囊肿扭转或破裂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输尿管肿瘤
输尿管息肉及癌等输尿管良恶性肿瘤都可以引起血尿、输尿管绞痛、肾积水等类似症状,可借助B超、CT、造影、输尿管镜等检查加以鉴别。
2、急性阑尾炎
输尿管结石可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局限性压痛,一般无血尿,但如急性阑尾炎贴近输尿管,炎症累及输尿管,使之充血而出现镜下血尿,尿路平片无结石阴影。
3、卵巢囊肿扭转或破裂
输尿管结石多发生于育龄期,突发性下腹剧痛,多在月经前发病,短时间剧痛后持续性坠痛,伴有内出血,出现休克症状。下腹部有轻度触痛,重者有明显触痛且有反跳痛。腹穿获不凝血液,尿常规正常,尿路平片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输尿管结石的治疗目的是在保护输尿管功能的前提下解除梗阻、缓解疼痛、去除结石等。医生会根据结石的位置、大小等,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排石、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术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等。输尿管结石对肾功能影响较大,若引发肾绞痛,应积极处理,尽快缓解疼痛。
治疗-对症治疗:
主要是控制肾绞痛,在明确诊断后可用阿托品与哌替啶肌注,也可热敷或针刺疼痛部位,腰部敏感区可行皮下1%利多卡因封闭。亦可用硝苯地平或吲哚美辛栓剂塞肛门。有恶心、呕吐、腹胀者可适当输液。
治疗-药物治疗:
1、药物排石治疗
口服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多沙唑嗪、阿夫唑嗪等)或钙离子通道拮抗剂,能使输尿管下段平滑肌松弛,促进输尿管结石排出,特别是对于输尿管下段结石效果更明显。适用于直径<0.6cm、表面光滑、结石以下无明显梗阻的结石。
2、药物溶石治疗
只有纯尿酸结石才能通过口服溶石药物溶石,常用药物为碳酸氢钠、枸橼酸氢钾钠等。尿酸结石在行逆行输尿管插管进行诊断及引流治疗时,如插管成功到达结石上方,可在严密观察下用碱性药物局部灌注溶石,其溶石速度比口服药物更快。
治疗-相关药品:
坦索罗辛、多沙唑嗪、阿夫唑嗪、碳酸氢钠、枸橼酸氢钾钠
治疗-手术治疗:
1、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
是首选的外科治疗方法,一般采用原位碎石。输尿管上段结石如原位碎石未成功,可以逆行输尿管插管,将结石推回肾脏,或将导管头端绕过结石至结石近端后再行碎石。但是该治疗方法不适用于患输尿管结石特别是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妊娠妇女。
2、输尿管镜取石术(URS)
输尿管镜取石术是中段和下段输尿管结石治疗的第一线选择,也适用于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无效的上段输尿管结石。其基本操作方法是将输尿管镜经尿道和膀胱插入患侧输尿管,对于小结石可在直视下用抓钳或套石篮取石;大结石需经体内碎石器将其粉碎后取出。
3、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1)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需经腹腔镜辅助操作,可有效清除结石,同时可最大程度地避免对肾脏周围脏器造成损伤,主要适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较大者。
(2)开放手术取石:该方法的创伤更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目前仅适用于其他治疗方法失败、合并严重并发症或存在禁忌证无法进行上述治疗者,如输尿管严重穿孔、撕脱,重度输尿管狭窄等。手术前须拍尿路X线片定位。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为1~2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1、中药治疗
中药对结石排出有促进作用,常用单味中药有金钱草、车前子、海金沙等。
2、针灸治疗
针灸对结石排出有促进作用,常用针刺穴位是肾俞、膀胱俞、三阴交、阿是穴等。
以上均需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通过正规的治疗,大多预后较好,一般无后遗症,但有复发的可能,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预后-危害性:
1、输尿管结石可引起上尿路梗阻,危害患者肾脏,严重时可使肾功能逐渐丧失。
2、结石属于异物,如果长时间停留在输尿管中,容易诱发尿路感染。
3、输尿管结石易复发,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预后-自愈性:
部分小结石,有可能随尿液排出,有自愈的可能。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本病一般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本病治愈率高。
预后-复发性:
本病易复发,临床治愈后应注意预防。
日常-总述:
患者临床治愈后,需要改善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多喝水、减少食用可能引起输尿管结石的食物、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从而避免输尿管结石结石的复发。
日常-生活管理:
1、多喝水,保证水分摄入充足,促进结石排出。
2、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发生泌尿系感染。
3、增加活动量,如跑步、跳绳、上下楼梯等,可促进结石移动排出。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留置导尿管,需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出现导尿管打折、弯曲等情况。
2、密切关注排尿情况,如尿液的颜色、性质等。
3、保证切口干燥,观察有无渗血和漏尿,若敷料浸湿需及时更换,以免刺激皮肤,影响切口愈合。
4、术后禁食,肠蠕动恢复后进流质饮食。
饮食调理: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喝水,避免食用促进结石生成的食物,如高胆固醇、高嘌呤饮食。
饮食建议:
1、草酸钙结石患者,宜多饮水。
2、磷酸盐结石患者,应多食用酸性食物,如畜禽肉类、鱼虾类、谷物、花生等。
3、尿酸盐结石患者,应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降低尿酸浓度。
4、钙盐结石患者,应多食酸性食物,如肉、禽、蛋类,使尿液呈酸性并大量饮水。
5、胱氨酸结石患者,多食碱性食物,使尿液呈碱性并大量饮水。
饮食禁忌:
1、草酸盐结石患者,应禁食含草酸高的蔬菜,如菠菜、苋菜、青蒜、洋葱、茭白、各种笋类等。
2、磷酸盐结石患者,应限制含钙高的食物。
3、尿酸盐结石患者,应禁食含草酸高的蔬菜,如菠菜、芥菜、蒜、葱、笋等。同时禁食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浓肉汤、蘑菇、油炸食品和海产品。
4、钙盐结石患者,宜限制含钙高的牛奶、干酪、虾皮等。
5、胱氨酸结石患者,注意限制胱氨酸及酸性食物,少食肉类、蛋类及乳类食品。
6、此外,输尿管结石患者还应忌烟、酒、咖啡、可可,忌霉变、油煎、肥腻、辛辣食物。
预防措施:
1、养成多喝水的习惯,增加尿量,利于体内晶体排出。
2、科学饮食,少食多餐,合理控制脂肪和糖的摄入量。尽量戒除咖啡、茶和酒。
3、适当运动,有助于钙质的吸收。
4、定期进行体检,积极治疗泌尿系的疾病,防止诱发输尿管结石。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