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四弯风疾病英文名称: four bends wind疾病概述: 四弯风,中医病名。是指发...
养生
疾病名称: 四弯风
疾病英文名称: four bends wind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四肢弯曲处
常见症状: 多形性皮损,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自觉剧烈瘙痒
主要病因: 遗热于儿、禀赋不耐、先后天失调
相关中医疾病: 特应性皮炎
病因-基本病因:
由于先天不足,禀赋不耐,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复感风湿热邪,蕴聚肌肤而成,或反复发作,病久不愈,耗伤阴液,营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久病常累及于肾,故在病程中可出现脾肾亏损的证候。
1、遗热于儿
常因胎前怀孕时,母食五辛炙煿,生后又不禁口,多食动风鱼腥发物致脾运失司,湿热内生,哺乳时遗热于儿。
2、禀赋不耐
复因饮食不节,喜食鱼腥海味、五辛发物所致。
3、先后天失调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生化乏源,以致身体消瘦,不长肌肉,肤失血养。
症状-典型症状:
本病根据症状可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年及成人期三个类型。
1、婴儿期
常在出生后1-6个月内发病。皮损好发于额、面颊、耳郭、头皮及颊下部,四肢和全身也可发生。初起为急性红斑,渐渐在红斑基础上出现针头至粟粒大的丘疹、丘疱疹及水疱,可密集成片,搔抓后出现糜烂、渗出、结痂。头部可呈黄色脂溢性痂。自觉瘙痒显著。病情时重时轻,某些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虾、豆芽、气候突变等因素均可使病情加重。一般常在2岁内逐渐痊愈,少数延续到儿童期。
2、儿童期
可从婴儿湿疮发展而来,或婴儿湿疮愈后1-2年发生,或于2岁后首次发病。好发于四肢伸侧或屈侧,常局限于胭窝及肘窝等处皮损分为两型。湿疹型损害为丘疹、丘疱疹,融合成片,浸润肥厚及苔藓样变,抓破后有廉烂、渗液和结痴,有局限性,对称分布。痒疹型皮损为黄豆大小,正常皮色或棕褐色的丘疹,表面干燥、粗糙,质地坚硬,附近核肿大。自觉瘙痒剧烈。
3、青年及成人期
发病在12岁以后或从儿童期发展而来。皮损多见于颈部、四肢、眼眶周围。皮损类似于播散性牛皮癣,为多数密集的小丘疹,常融合成片,苔藓样变明显,其上有细薄鳞屑。自觉瘙痒剧烈。除上述症状外,患者常伴有全身皮肤干燥或呈轻度蛇皮样改变,手掌纹理粗重,面色常较苍白,眼眶周围轻度色素沉着,呈淡褐色晕。皮肤经钝刺激后呈白色划痕,冷热刺激、情绪波动、出汗及毛织品接触均易使瘙痒加剧,约60%~70%患者可伴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史。
检查-实验室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1、个人或家庭中有遗传过敏史(如哮喘、过敏性鼻炎、遗传过敏性皮炎)。
2、婴儿和儿童期皮损多见于面部及四肢伸侧或肘及胆窝,为红斑、丘疹等多形性损害,青年或成人的皮损常为肢体伸侧或屈侧的苔藓样变。
3、瘙痒剧烈,呈慢性复发性过程。
诊断-诊断依据:
1、个人或家庭中有遗传过敏史(如哮喘、过敏性鼻炎、遗传过敏性皮炎)。
2、婴儿和儿童期皮损多见于面部及四肢伸侧或肘及胆窝,为红斑、丘疹等多形性损害,青年或成人的皮损常为肢体伸侧或屈侧的苔藓样变。
3、瘙痒剧烈,呈慢性复发性过程。
诊断-鉴别诊断:
1、牛皮癣
好发于颈部、四肢伸侧、尾骶部,皮损边缘清楚,苔藓样变明显,伴皮肤肥厚粗糙,色素沉着。
2、儿面游风
常发生于出生后不久的婴儿,头皮局部或全部有灰黄或棕黄色油腻性鳞屑,有时累及肩区、鼻唇沟、耳后,瘙痒轻。
3、浸淫疮
皮损呈多形性,无一定发病部位,无异位性病史。
治疗-其他治疗:
1、婴儿期用青黛散或清解片研粉,用麻油调成糊状外擦,每日3-4次;儿童期和成人期用1%薄荷三黄洗剂外擦,每日3-4次。
2、湿热内蕴证用湿疹膏或五石膏外擦,每日3-4次;经久不愈者用地肤子30g,蛇床子9g,苦参15g,白矾5g,煎水外洗,每日1次,或用三妙散麻油调成糊状外擦,每日3-4次。
3、血虚风燥证用润肌膏加湿疹粉调擦。
预防措施:
1、对儿童及幼儿应注意饮食,减少动物蛋白及海产品,严重者应暂时停止食用避免洗澡次数过多,保持消化正常。
2、衣着应尽量避免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应穿柔软衣服,减少洗澡次数,避免用碱性过大的肥皂洗涤。
3、发病期间不宜预防接种。
4、青年人应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紧张,寻找去除导致过敏的有关因素。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