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胎黄疾病英文名称: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疾病概述: 胎...
养生
疾病名称: 胎黄
疾病英文名称: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新生儿科
常见症状: 黄疽出现早,发展快,黄色明显等
主要病因: 湿热郁蒸、寒湿阻滞、气滞血瘀
相关中医疾病: 新生儿黄疸
病因-基本病因: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清胆红素检查
显著增高。
2、尿液检查
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试验阳性或阴性。
3、母子血型测定检查
检测ABO或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疽。
4、肝功能检查
可正常。
5、其他检查
肝炎综合征应作肝炎相关抗原抗体系统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1黄疽出现早(出生24小时内),发展快,黄色明显,也可消退后再次出现,或黄疸出现迟,持续不退,日渐加重。肝脾可见肿大,精神倦怠,不欲吮乳,大便或呈灰白色。
诊断-诊断依据:
1黄疽出现早(出生24小时内),发展快,黄色明显,也可消退后再次出现,或黄疸出现迟,持续不退,日渐加重。肝脾可见肿大,精神倦怠,不欲吮乳,大便或呈灰白色。
诊断-鉴别诊断:
胎黄要区别属于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
2、病理性黄疸
黄疽出现早(出生24小时内),发展快,黄色明显,也可消退后再次出现,或黄疸出现迟,持续不退,日渐加重。黄疸伴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为溶血性黄疸。黄疸伴中毒症状,如神萎、体温不升或有波动,多为败血症。黄疸伴有消化道症状,血清胆红素有波动,多考虑新生儿肝炎。黄疸伴肝脏进行性肿大,大便灰白,黄疸逐渐加深,多为先天性胆道闭锁。
治疗-治疗原则:
生理性黄疸可自行消退,不需治疗。病理性黄疸治疗以利湿退黄为基本法则。根据阳黄与阴黄的不同,分别治以清热利湿退黄和温中化湿退黄。气滞瘀积证以化瘀消积为主。由于初生儿脾胃薄弱,故治疗过程中尚须顾护后天脾胃之气,不可过用苦寒之剂,以防苦寒败胃,克伐正气。
治疗-药物治疗:
预防措施:
1、预防
(1)妊娠期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晶。不可滥用药物。如孕母有肝炎病史,或曾产育病理性胎黄婴儿贵,产前宜测定血中抗体及其动态,并采取相应预防性服药措施。
(2)注意保护新生儿脐部、臀部和皮肤,避免损伤,防止感染。
2、护理
(1)婴儿出生后密切观察皮肤颜色的变化,及时了解黄疸出现时间及消退时间。
(2)新生儿注意保暖,提早开奶。
(3)注意观察胎黄患儿的全身证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难、惊惕不安、两目直视、四肢强直或抽搐,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和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