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瞳神干缺疾病英文名称: dry defective pupil疾病别名: 瞳人干缺外障、...
养生
疾病名称: 瞳神干缺
疾病英文名称: dry defective pupil
疾病别名: 瞳人干缺外障、瞳神缺陷、金井锯齿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黄仁
常见症状: 瞳神失去圆整,边缘参差不齐,黄仁干枯不荣,伴有视物昏朦
主要病因: 瞳神紧小症失治、误治
相关中医疾病: 慢性前葡萄膜炎
病因-基本病因:
1、肝胆蕴热,郁久化火,火气上逆,煎灼黄仁所致
2、肝肾阴亏,虚火上炎,上扰于目,黄仁受灼而发。
3、瞳神紧小、目赤如鸠眼、撞击伤目、真睛破损等眼疾失治而成。
诊断-诊断原则:
1、眼珠隐痛或胀痛,或干涩不适,视物昏朦,眼前有黑点飘浮或飞舞。
2、白睛抱轮红赤或微赤,黑睛后壁可见尘埃状或棕色沉着物,黄仁纹理不清,或局限性干枯变白。瞳神边缘可一处或数处与晶珠粘着,形如锯齿、花瓣或虫蚀,甚则瞳神紧缩如针孔、粟米看不大,阳看不小,内结翳膜,色或黄或白。神膏尘埃状或絮状混浊。久则黄仁表面变生血络,若阻塞神水,可致乌风内障;若血络破裂,可致血灌瞳神。若瞳神边缘与晶珠完全粘连,阻碍神水畅达,神水瘀积可致黄仁膨隆,目珠变硬,眼胀欲脱,头痛如劈而为继发绿风内障。
3、另有少数病例可伴有头痛,耳鸣重听,毛发变白,口舌、阴部生疮等全身症状,此为特殊类型的瞳神干缺症。
诊断-诊断依据:
1、眼珠隐痛或胀痛,或干涩不适,视物昏朦,眼前有黑点飘浮或飞舞。
2、白睛抱轮红赤或微赤,黑睛后壁可见尘埃状或棕色沉着物,黄仁纹理不清,或局限性干枯变白。瞳神边缘可一处或数处与晶珠粘着,形如锯齿、花瓣或虫蚀,甚则瞳神紧缩如针孔、粟米看不大,阳看不小,内结翳膜,色或黄或白。神膏尘埃状或絮状混浊。久则黄仁表面变生血络,若阻塞神水,可致乌风内障;若血络破裂,可致血灌瞳神。若瞳神边缘与晶珠完全粘连,阻碍神水畅达,神水瘀积可致黄仁膨隆,目珠变硬,眼胀欲脱,头痛如劈而为继发绿风内障。
3、另有少数病例可伴有头痛,耳鸣重听,毛发变白,口舌、阴部生疮等全身症状,此为特殊类型的瞳神干缺症。
治疗-其他治疗:
1、局部点眼药
及时合理地应用扩瞳剂,充分扩大瞳神,防止黄仁与晶珠粘连,促进血脉畅通,解除脉络瘀滞,是治疗本病的成败关键,亦是杜绝并发症的重要治疗手段
(1)扩瞳剂每日1次,症重者每日3次。
(2)清热解毒类眼药水,10%黄连眼液或1%黄芩素眼液,亦或10%-50%千里光眼液,每日3-4次,症重者每1-2小时1次。
(3)相关西药类眼药水每日3-4次,每次1-2滴。
2、手术法
(1)因黄仁与晶珠粘着,神水排出受阻,目珠胀硬疼痛,继发绿风内障者,可行周边部分黄仁切除术。
(2)瞳神为翳膜遮蔽,目力障碍,但可见三光,能辨红绿颜色,眼珠硬度正常者,可行白内障。
3、敷法
用生地、地榆、红花各等份,水煎,去渣,作湿热敷,每日3次,每次10-15分钟,亦可用内服药渣或热水作湿热敷,以促使气血流通,达消肿退赤止痛之功。
预防措施:
1、该病与痹症、消渴等全身病关系密切,故宜全面查体,治疗宿疾。
2、注意休息,避免情志刺激,勿食辛辣、油腻之品,以免火热内生,造成重症、变症及复发。
3、病情一且复发应及时治疗,尤应注意扩瞳,以免变生他症。
4、患病期间应少用目力,在户外宜戴有色眼镜,避免强光刺激。
5、为减轻眼痛,可作湿热敷或服镇静止痛剂,在使用外敷药物时,注意勿将药液溅入眼内。
6、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防止病情复发。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