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臀痈疾病英文名称: pyogenic carbuncle of buttock疾病别名:...
养生
疾病名称: 臀痈
疾病英文名称: pyogenic carbuncle of buttock
疾病别名: 针毒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
发病部位: 臀部
常见症状: 臀部一侧初起疼痛,肿胀掀红,患肢步行困难,皮肤红肿以中心最为明显而四周较淡
主要病因: 多由湿热火毒内生,或臀部注射时感染毒邪
相关中医疾病: 臀部蜂窝组织炎
病因-基本病因:
急性者多由湿热火毒内生,或臀部注射时感染毒邪,亦可从局部疮疖发展而来;慢性者多由湿痰凝结所致,或注射药液吸收不良所引起。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诊断-诊断原则:
(一)病史
局部常有注射史,或患疮疖,或臀部周围有皮肤破损病灶。
(二)临床表现
1、急性者多由于肌内注射染毒引起,臀部一侧初起疼痛,肿胀掀红,患肢步行困难,皮肤红肿以中心最为明显而四周较淡,边缘不清,红肿逐渐扩大而有硬结。2-3天后皮肤湿烂,随即变成黑色腐溃,或中软不溃。溃后一般脓稠,若伴有大块腐肉脱落,以致疮口深大而形成空腔,则收口甚慢,需1个月左右方能痊愈。初起即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骨节酸痛及胃纳不佳等全身症状,酿脓时壮热不退,待脓出腐脱后诸症逐渐减轻。
2、慢性者初起多漫肿,皮色不变,红热不显而结块坚硬,有疼痛或压痛,患肢步行不便,进展较为缓慢,全身症状也不明显。一般经过治疗后,多能自行消退。
诊断-诊断依据:
(一)病史
局部常有注射史,或患疮疖,或臀部周围有皮肤破损病灶。
(二)临床表现
1、急性者多由于肌内注射染毒引起,臀部一侧初起疼痛,肿胀掀红,患肢步行困难,皮肤红肿以中心最为明显而四周较淡,边缘不清,红肿逐渐扩大而有硬结。2-3天后皮肤湿烂,随即变成黑色腐溃,或中软不溃。溃后一般脓稠,若伴有大块腐肉脱落,以致疮口深大而形成空腔,则收口甚慢,需1个月左右方能痊愈。初起即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骨节酸痛及胃纳不佳等全身症状,酿脓时壮热不退,待脓出腐脱后诸症逐渐减轻。
2、慢性者初起多漫肿,皮色不变,红热不显而结块坚硬,有疼痛或压痛,患肢步行不便,进展较为缓慢,全身症状也不明显。一般经过治疗后,多能自行消退。
诊断-鉴别诊断:
1、有头疽
患处初起有粟粒样脓头,痒痛并作,溃烂时状如蜂窝。
2、流注
患处漫肿疼痛,皮色如常,不局限于臀部一处,有此处未愈他处又起的特点。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外治切开排脓时,切口应取低位、够大够深,以排脓通畅为目的。
治疗-药物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未溃时红热明显者用玉露膏,红热不显者用金黄膏或冲和膏外敷。
2、成脓后宜切开排脓。切口应注意低位、够大够深,并清除腐肉,以排脓顺畅为目的。
3、溃后用八二丹、红油膏盖贴,脓腔深者用药线引流;脓尽用生肌散、白玉膏收口;疮口有空腔不易愈合者,用垫棉法加压促进愈合。
预防措施:
1、患病后宜少活动,否则易使肿势扩散而病情加剧。
2、肌内注射必须注意消毒,并注意使粉针剂充分溶解后再注射。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