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痫病疾病别名: 癫痫、羊痫风疾病概述: 痫病,中医病名。是一种短暂性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疾...
养生
疾病名称: 痫病
疾病别名: 癫痫、羊痫风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脑病科
发病部位: 心、肝
常见症状: 突然意识丧失,甚则仆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
主要病因: 七情失调、先天因素、脑部外伤、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
相关中医疾病: 癫痫,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
病因-基本病因:
1、七情失调 主要责之惊恐。由于突受大惊大恐,造成气机逆乱,进而损伤脏腑,肝肾受损,则易致阴不敛阳而生热生风。脾胃受损,则宜致精微不布,痰浊内聚,经久失调,一遇诱因,痰浊或随气逆,或随火炎,或随风动,蒙蔽心神清窍,而发为痫病。
2、先天因素 痫病始于幼年者多见,与先天因素密切相关,所谓“病从胎气而得之”。若母体受惊,一则导致气机逆乱,一则导致精伤肾亏,所谓“恐则精却”。母体精气之耗伤,必使胎儿发育异常,出生后,遂易发生痫病。
3、脑部外伤 由于跌扑撞击,或出生时难产,均能导致脑窍受损,瘀血阻络,经脉不畅,脑神失养,使神志逆乱,昏不知人,遂发为痫病。
4、其他 或因六淫外邪所干,或因饮食失调,或因患他病后,脏腑受损,均可致积痰内伏。一遇劳累过度,生活起居失于调摄,遂至气机逆乱,触动积痰,生热动风,壅塞经络,闭塞心窍,上扰脑神,发为痫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脑电图是诊断痫病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方法,对痫病发作类型确定有重要作用。脑电图在发作期描记到对称性同步化棘波或棘一慢波等阳性表现。疑有占位病变时可做CT、磁共振等相应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1、典型发作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有异常叫声,或仅有突然呆木,两眼瞪视,呼之不应,或头部下垂,腹软无力,面色苍白等。局限性发作可见多种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而无突然昏倒,或凝视,或语言障碍,或无意识动作等。多数在数秒至数分钟即止。发作突然,醒后如常人,醒后对发作时情况不知,反复发作。
2、发作前可有眩晕、胸闷等先兆症状。
3、任何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但多在儿童期、青春期或青年期发病,多有家族史,每因惊恐、劳累、情志过极等诱发。
诊断-诊断依据:
1、典型发作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有异常叫声,或仅有突然呆木,两眼瞪视,呼之不应,或头部下垂,腹软无力,面色苍白等。局限性发作可见多种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而无突然昏倒,或凝视,或语言障碍,或无意识动作等。多数在数秒至数分钟即止。发作突然,醒后如常人,醒后对发作时情况不知,反复发作。
2、发作前可有眩晕、胸闷等先兆症状。
3、任何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但多在儿童期、青春期或青年期发病,多有家族史,每因惊恐、劳累、情志过极等诱发。
诊断-鉴别诊断:
1、痫病与中风
典型发作痫病与中风均有突然扑倒,昏不知人等,但痫病有反复发作史,发作时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作怪叫声,可自行苏醒,无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而中风病则扑地无声,昏迷时间长,醒后常有半身不遂等后遗症。
2、痫病与厥证
厥证除见突然扑倒,昏不知人主证外,还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进或见口噤,握拳,手指拘急,而无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和病作怪叫之见证,临床不难区分。
3、 痫症与痉病
两者都有四肢抽搐等症状,但痫病仅见于发作之时,兼有口吐涎沫,病作怪叫,醒后如常人。而痉证多见持续发作,伴有角弓反张,身体强直,经治疗恢复后,或仍有原发疾病的存在。
治疗-治疗原则:
宜分标本虚实。频繁发作,以治标为主,着重清泻肝火,豁痰熄风,开窍定痫;平时病缓,则补虚以治其本,宜益气养血,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治疗-药物治疗:
预防措施:
1、加强孕妇保健,避免胎气受损。痫病发生多与母亲在孕期内外邪干忤及七情、饮食、劳倦等失调有关,尤其在出生过程中,胎儿头部外伤也能导致。因此,特别要注意母亲孕期卫生,加强孕妇自身保健,避免胎气受损。
2、加强护理,预防意外。痫病发作的护理有二:(1)发作时注意观察神志的改变,抽搐的频率,脉搏的快慢与节律,舌之润燥,瞳孔之大小,有无发绀及呕吐,二便是否失禁等情况,并详加记录。对昏仆抽搐的病人,凡有义齿者均应取下,并用裹纱布的压舌板放入病人口中,防止咬伤唇舌,同时加用床档,以免翻坠下床。(2)休止期患者,不宜驾车、骑车,不宜高空、水上作业,避免脑外伤。
3、加强休止期治疗,预防再发。应针对患者病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正虚参以调补,如调脾胃,和气血,健脑髓,顺气涤痰,活血化瘀等,但不可不加辨证地一概投入参、茸大补之品或其他温燥补品。
4、注意调补。饮食宜清淡,多吃素菜,少食肥甘之品,切忌过冷过热、辛温刺激的食物,以减少痰涎及火热的滋生。可选用山药、苡米、赤豆、绿豆、小米煮粥,可收健脾化湿之功效。注意排痰及口腔卫生。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怡养性情,起居有常,劳逸适度。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大便通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