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先天性肺囊肿疾病英文名称: congenital pulmonary cysts疾病概述...
养生
疾病名称: 先天性肺囊肿
疾病英文名称: congenital pulmonary cysts
疾病概述:
先天性肺囊肿(congenital pulmonary cysts)是一种肺内的先天性良性病变,与胚胎期呼吸系统的支气管胚芽发育异常有关。在小儿并不少见,也可见于新生儿。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囊肿的数量和大小,通常表现为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与其他肺部疾病较难鉴别,易引起误诊误治。现阶段临床上外科手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案,且疗效比较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没有确切证据表明其具备遗传性
就诊科室: 产科、小儿科、新生儿科、呼吸内科、胸外科
发病部位: 胸部、肺脏
常见症状: 发热、咳嗽、咳痰、咯血、喘鸣、呼吸困难、发绀、吞咽困难
主要病因: 胚胎发育时期支气管萌芽发育异常,造成一段或多段支气管完全或不完全闭锁,远端逐渐扩张形成盲囊,囊内细胞分泌的黏液积聚形成囊肿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胸部X线、胸部CT、支气管血管造影检查、B超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病理活体组织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系先天性疾病,病理改变为不可逆,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可逐渐加重,常继发感染及压迫正常肺组织,造成呼吸功能障碍,因此一经确诊且无明显手术禁忌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临床分类:
1、基于囊肿壁的结构分类
(1)支气管源性:以囊肿内壁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为特征,是在胚胎3~6周由支气管异常分芽或支气管某段自主支气管隔离而形成的。
(2)肺泡源性:以囊肿内壁被覆单层柱状上皮或单层柱状纤毛上皮为特征,是在胚胎6~16周由远端支气管自近端支气管隔离而成。
(3)混合型:具有以上两种特征的为混合型。
2、基于囊肿内容物分类
(1)液囊肿:囊肿与正常支气管不相通,囊内仅有黏液,称为液囊肿。
(2)气囊肿:囊肿与正常支气管相通,空气可进入囊内,称为气囊肿。
(3)液气囊肿:囊肿多与正常支气管相通,囊内有黏液、空气并存。
3、基于囊肿数量分类
(1)孤立性囊肿:胚胎发育过程中仅一支支气管芽隔断,即形成一孤立性囊肿。
(2)多发性囊肿:胚胎发育过程中几个支气管芽同时隔断,即形成多发性囊肿。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在小儿并不少见,但在新生儿罕见。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03%~0.16%。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小儿。
2、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总述:
先天性肺囊肿是一种肺内先天性良性病变,与胚胎发育时期呼吸系统的气管和支气管异常萌芽密切相关。此外,本病的发生还可能与妊娠期母亲所处的环境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肺部在母亲孕期第4周开始发育,经历孕期和出生后两个阶段的发育,最终在幼儿6~8岁时完成整个发育过程。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胎儿的肺部发育至孕期15~17周时出现异常发育,导致胎儿的支气管发育异常,造成肺部形成一种良性囊肿。
病因-危险因素:
在临床上,一般认为本病与妊娠期母亲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症状-总述:
本病以反复发作肺部感染为特点,临床表现可甚悬殊,小的囊肿可没有任何症状,只有在X线检查时才被发现。若囊肿较大,可能会出现感染或者压迫周围组织,并引起相应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肺部感染症状
部分患者囊肿较大,常继发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甚至咯血等症状。有时因感染长期反复出现,可能会导致周围组织粘连,影响肺功能。
2、肺、气管压迫症状
囊肿突然增大可压迫周围组织,如压迫支气管可产生喘鸣、干咳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紫绀;压迫食管可致吞咽困难。
症状-并发症:
1、胸腔积液、气胸
部分患者因囊肿病变体积巨大或囊肿破裂所导致胸腔积液、气胸等情况,可产生以压迫为主的临床表现,甚至出现呼吸窘迫。
2、胸膜粘连
在反复感染情况下,因为患儿的多次感染后可造成先天性囊肿的囊壁周围呈炎症反应,引发胸膜广泛粘连而导致手术难度的增加。
症状-伴随症状:
少数婴幼儿患者由于肺囊肿与支气管沟通处较狭窄而起到活瓣作用,容易形成张力性气囊肿。
就医-急诊指征:
1、出现呼吸困难。
2、昏迷。
3、惊厥持续不缓解。
以上均须急诊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持续性咳嗽、咳痰、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2、出现喘憋的症状。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如果小儿或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的情况,请及时到小儿科或新生儿科就诊。
2、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
3、对确诊的先天性肺囊肿患者,建议转诊至胸外科。
4、孕妇妊娠期6个月行B超产检,若提示胎儿肺发育不全,请及时到产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做体格检查,请穿着宽松、方便暴露前胸的衣物,方便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药物,请记录服用药物的名称及用量等。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若患者为小儿或新生儿,以下问题可由患者家属作答:
1、您都有哪些症状?这些症状什么时候出现的?持续多长时间了?
2、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
3、此次患病以来,有没有感觉到胸口憋得慌或者呼吸困难?
4、您自己有吃过什么药来缓解症状吗?用法、用量是什么?效果怎么样?
5、您去过其他医院就诊吗?做过哪些检查、进行过哪些治疗?
6、您以前有没有诊断过肺部疾病?
7、您是否还有其他不适?
8、您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吗?
9、您母亲妊娠期是否定期产检?产检结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若患者为小儿或新生儿,以下问题通常由患者家属提出:
1、我到底得了什么病?这个病严重吗?如果严重的话会不会危及生命呢?
2、这种病常见吗?为什么我会得这种病?
3、这种病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4、我需要做哪些检查?多久能出结果呢?
5、我需要住院治疗吗?都有哪些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6、如果需要手术治疗,我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7、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
8、我需要复查吗?以后还会复发吗?会有后遗症吗?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咳嗽、咯痰、咯血、发热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前往医院就医时,医生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然后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建议患者行血常规、胸部X线和CT等检查。通过对各项检查资料的细致分析,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排除其他疾病,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行X线胸片和胸部CT多次复查,必要时行支气管血管造影、B超检查、支气管镜、病理活体组织检查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部分患者由于支气管受压可出现口唇发紫,呼吸频率加快。
2、叩诊
囊肿较小时可无异常体征,较大者肺部叩诊局部浊音或实音。如出现张力性含气囊肿,患侧叩诊过清音或鼓音。
3、听诊
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如出现张力性含气囊肿,可有心率加快和喘鸣。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大多数患者可能合并感染,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有感染者可见白细胞升高。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先天性肺囊肿,但其并不作为常用诊断方法,多用于手术切除治疗后。医生通过手术切除病变部位组织,送实验室进行病理检查,可进一步明确先天性肺囊肿的诊断。病理可见其囊壁多具有小支气管壁结构,且内含有软骨黏液腺弹力纤维上皮细胞。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
(1)孤立性囊肿:胸片上孤立性液性囊肿呈一界限清晰的圆形致密阴影。孤立性含气囊肿呈一圆形或椭圆形薄壁的透亮空洞阴影,大者可占据半个胸腔。其周围肺组织无浸润,可见正常含气的肺或无气的肺部不张阴影。如囊肿和支气管沟通,则可见薄壁而含有气液平面囊肿影。
(2)多发性囊肿:胸片上可见多个环形空腔阴影分布在一个肺叶内。
2、胸部CT
胸部CT检查有助于判断囊肿的部位、大小及其与邻近脏器的关系,为外科手术提供可靠的解剖依据,目前已成为先天性肺囊肿的术前常规和主要诊断手段。
(1)液囊肿密度均匀,CT值在水样密度范围。
(2)气囊肿壁薄而均匀,合并感染时囊壁不规则增厚,与肺交界面模糊。
(3)张力性囊肿壁菲薄,周围血管纹理移位。
3、超声检查
孕妇在妊娠期6个月之后可行B超检查,提示肺发育不全,可以早期发现先天性肺囊肿。
诊断-诊断原则:
本病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诊断指标,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格检查、血常规、胸部X线和CT等结果进行诊断。临床上,对反复咳嗽、咯痰或咯血、多次抗感染治疗不能根治,X线胸片表现有囊状、蜂窝状、多环形阴影及密度均匀增高的类圆形阴影者应高度怀疑本病。本病的确诊需依赖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病史和动态X线或CT变化。诊断过程中,医生需动态观察,系统分析,排除肺炎后肺大疱、肺脓肿、肺内良性肿物、支气管扩张等肺部其他疾病。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病史,患者多幼年患病,反复咳嗽、咯痰或咯血,多次抗感染治疗不能根治。
2、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或胸部CT动态观察表现有囊状、蜂窝状、多环形阴影及密度均匀增高的类圆形阴影。
诊断-鉴别诊断:
1、肺炎后肺大疱
肺炎后肺大疱属后天性肺囊肿,多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肺炎后,其特点为空腔大小及形状短期内多变,其出现及消失均较迅速,与先天性肺囊肿长期存在截然不同。
2、肺脓肿
肺脓肿临床表现较重,X线平片显示肺脓肿壁较厚、周围肺组织浸润或有纤维化改变,病灶经抗感染治疗后可有动态变化,而先天性肺囊肿往往全身中毒症状并不严重,感染控制后囊腔内液体可能排空,而囊肿仍固定无变化;CT显示为上肺脓肿周围肺纹理反应明显,壁厚薄不均,且见不到囊内花边样改变。
3、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
先天性肺囊肿发病特点为患者年龄较小、病史较长,伴有咳嗽、咳痰、发热及咯血症状,与结核病表现相似。X线表现复杂多样,液囊肿易误诊为结核球,气囊肿易误诊为空洞性肺结核,多囊肿呈蜂窝状易误诊为肺结核蜂窝状空洞。但肺囊肿病灶密度均匀,周边无卫星,肺野无播散病灶,结核菌素试验及痰结核菌阴性,抗结核治疗无效,抗感染治疗不能治愈。高电压胸片、CT检查、纤支镜活检可助诊断。
4、先天性膈疝
好发于左侧,在新生儿期小肠突入胸腔,类似左下叶多发肺囊肿,临床以呼吸窘迫为主要表现,X线表现为充气肠管拥聚在胸腔内,充气肠管呈圆形或多角形,大小不一,腔壁较厚且不规则,横膈面消失及腹腔内肠管充气少或没有,钡剂造影有助于与多发性肺囊肿相鉴别。
5、肺隔离症
肺隔离症囊性病变可呈单囊或多囊改变,具有可随呼吸运动变形、继发感染、可伴气液平面等特点,临床症状、X线、CT表现与肺囊肿相似,但CT增强扫描时可发现胸主动脉存在异常的小血管指向肿块,行CT主动脉造影可发现主动脉发出异常供血血管并指向肺部肿块,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6、气胸
如果肺囊肿有通道与支气管沟通,此通道因不完全阻塞产生活瓣作用致空气只入而不出,可形成巨大张力性含气囊肿,可占据一侧胸腔,并将纵隔推向对侧,此时需与气胸鉴别。其主要区别是气胸为空气在胸膜腔,肺组织被推向肺门,而肺囊肿的含气是在肺实质内,肺尖、肺底和肋膈角仍可有含气或萎陷的肺组织。
7、横膈疝
可似多发性含气肺囊肿,亦是位于一侧,症状相似,胃肠钡剂造影可鉴别。
8、支气管扩张
常位于双下页左上叶舌段及右中叶,必要时可灌注碘油做支气管镜造影检查进行鉴别。
9、支气管囊肿
多位于后及中纵隔,但偶可位于肺实质内,呈多房性,含空气、液体或二者皆有,此时仅手术后病理检查可与肺囊肿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随年龄的增长,症状可逐渐加重,且常继发感染及压迫正常肺组织,造成呼吸功能障碍。现阶段外科手术是治疗先天性肺囊肿的首选方案,且疗效比较良好。手术切除的方法及范围应根据病变的范围、数目、部位以及周围肺组织的情况而定。治疗目的是改善临床症状,防止肺功能损害,治愈疾病。
治疗-药物治疗:
抗生素:本病多合并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如有感染可口服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待炎症基本控制后再手术为宜。
治疗-相关药品:
头孢曲松
治疗-手术治疗:
当前外科手术是治疗先天性肺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案。肺囊肿一经确诊且无明显手术禁忌者应尽早手术治疗,不论年龄大小,均可手术。手术切除的方法及范围应根据病变的范围、数目、部位以及周围肺组织的情况而定,原则是既要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又要尽可能保留正常肺组织。
1、手术时机
通常视病情轻重及是否继发感染而定:
(1)囊肿并肺部感染而病情一般者,宜行抗感染治疗至体温及白细胞正常后手术。
(2)存在张力性肺囊肿或并张力性气胸的患儿,应紧急进行手术治疗。
(3)并发液、气胸者可先行胸腔闭式引流,待病情平稳后或同时行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
可根据囊肿部位、大小、周围肺组织情况等因素决定,可选择肺叶切、肺段切、肺楔形切、囊肿摘除、全肺切等术式。术前须备足血,术时分离粘连要仔细,充分止血,同时尽量保留正常肺组织。
3、术后注意事项
患者术后早期仍需进行动态观察,监测有无气胸、支气管胸膜瘘、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少量气胸及胸腔积液可持续观察,必要时可延长胸腔引流时间;大多数患者有胸膜增厚粘连,一般半年后均全部吸收。
治疗-治疗周期:
先天性肺囊肿患者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先天性肺囊肿预后良好,手术治疗疗效良好,术后其症状消失,无复发现象的出现。临床实践证明,无论是囊肿摘除或肺叶切除者,年龄越小,恢复越好。
预后-危害性:
先天性肺囊肿属良性病变,但随着囊肿增大及反复感染,很可能会加重肺功能损害,从而继发感染、出血的现象,甚至会导致癌变的产生。由于多次感染后,囊壁周围炎症反应可引起胸膜广泛粘连,最终会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产生。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若不及时诊断治疗可能出现病情恶化。
预后-治愈性:
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可达到治愈。
预后-治愈率:
绝大多数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可治愈。
预后-根治性:
可根治,手术治疗后未见复发案例。
预后-复发性:
经彻底治疗后,一般不会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及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家属应多给予患者关心与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有不适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本病患者容易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从而出现焦虑、烦躁的情绪。
(2)本病较为罕见,患者及家属可能因对本病缺乏认识,而过分担忧与恐惧。
(3)本病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术前患者易产生恐惧、紧张情绪。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注意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积极与患者沟通,缓解其紧张情绪,消除其抵触心理,及时给予支持和关怀,疏导和安抚患者,以促使其保持良好心态。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
日常-用药护理:
1、本病患者多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及家属应该了解患者病情,咨询医生具体用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更改剂量和停药。
2、抗生素在使用前应做皮试,用药过程中患者及家属应警惕是否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如若出现过敏反应的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相当,合理安排休息,适时增减衣物,防寒保暖。
2、注意环境卫生,避免污染,室内空气流通。
3、不去人多拥挤、空气污染的场所,在病毒、细菌性疾病流行的季节减少外出。
4、适当锻炼,规律运动,提高机体抵抗力。
日常-病情监测:
本病大多数患者术后可出现胸膜增厚粘连,患者如出现发热、咳嗽后胸痛、呼吸费力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日常-复诊须知:
复诊时可能进行X线胸片或胸部CT等,获得影像资料观察病情变化,应减少金属首饰的佩戴,尽量穿宽松的衣服以方便进行体格检查。
日常-术后护理:
1、一般情况
术后重点关注患者有无发热、心跳加快以及鼻翼煽动等呼吸困难的表现,配合护士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帮助患儿顺利渡过监护期。
2、活动管理
(1)患儿术后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引起窒息。
(2)待术后6小时患儿清醒后可置半坐卧位,鼓励患儿变换体位及早期活动,有利于引流,能尽早拔管减轻痛苦,预防术后并发症。
(3)术后患儿因切口疼痛会出现哭吵、躁动,不利于切口愈合。因此,家属应积极与患者沟通,设法缓解其紧张与疼痛,及时给予疏导和安抚患者。
(4)早期鼓励患者深呼吸,家属应每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叩背一次。
3、术后并发症的监测
术后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及家属要注意观察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渗液以及是否出现发热的症状,若有应及时报告医生。
饮食调理:
本病多需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科学合理的饮食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早期恢复,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术前患者宜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饮食。
2、宜少量多餐。
3、鼓励患儿进食高热量、 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母乳喂养的患儿应在增加母体营养摄入的同时,指导科学的母乳喂养方法。
4、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渐改流质、半流质,年长儿鼓励进食。
饮食禁忌:
1、不要暴饮暴食 。
2、不吃生冷、硬质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
3、避免食用油腻高脂肪食品,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预防措施:
为避免先天性肺囊肿患者的出现,应当加强孕妇妊娠期的宣传教育工作,鼓励孕妇定期产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