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疾病英文名称: congenital atresia of the po...
养生
疾病名称: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
疾病英文名称: congenital atresia of the posterior nares
疾病概述: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congenital atresia of the posterior nares)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先天发育异常,可为单侧性或双侧性,完全闭锁或部分闭锁,其中双侧闭锁者多见。闭锁处组织可为膜性、骨性或混合性。本病发病率较低,容易合并身体其他部位的先天性畸形,如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男孩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耳畸形等。主要表现有鼻塞、流涕、呼吸困难、嗅觉功能障碍等,一般通过手术可痊愈,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小儿科、新生儿科
发病部位: 鼻
常见症状: 鼻塞、流涕、呼吸困难
主要病因: 遗传因素
检查项目: 鼻内镜检查、CT、X线造影、染色试验
重要提醒: 本病严重时,可导致窒息,需急诊处理,因此患儿一旦出现呼吸困难的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较为少见,发病率约为1/8000~1/500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有家族史的人群好发本病。
病因-总述: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为严重鼻部畸形,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由遗传导致。鼻腔起于前鼻孔,后止于后鼻孔,与鼻咽相通。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是由胚胎期鼻颊膜或颊咽膜遗留,或者后鼻孔被上皮栓块堵塞,后鼻孔周围的组织增生所致。
症状-总述: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主要症状有周期性呼吸困难、鼻塞、流涕、营养不良等,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患儿的年龄及闭锁的情况密切相关。
症状-典型症状:
1、周期性呼吸困难
因为新生儿只会用鼻呼吸,故一旦出现鼻阻塞,必将导致闭口时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特点为吸乳时呼吸困难较重,有明显发绀,乳汁难以吸入;张口啼哭时,呼吸困难及发绀减轻甚至消失,闭口后呼吸困难又重现。如能经过大约4周的时间,建立吸奶和呼吸交替进行的动作,则可进入童年期。
2、鼻塞、流涕
儿童及成年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鼻阻塞,单侧或不完全闭锁时鼻塞可不明显。常有分泌物潴留于患侧,表现为流黏白涕。
3、营养不良
主要见于双侧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患儿,由于吸奶困难所致。
4、其他
后鼻孔闭锁还可导致患儿发生嗅觉障碍,睡眠时可有打鼾和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经常困倦嗜睡,说话鼻音加重。
症状-并发症:
1、窒息
闭锁严重者可导致患儿出现窒息,甚至死亡。
2、其他
由于用口呼吸,可出现咽部干燥、胸廓发育不良等。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鼻部检查,建议携带纸巾。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孩子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孩子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孩子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孩子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孩子出生时多少周?
6、母亲定期孕检吗?
7、孩子家里人有过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孩子的情况严重吗?
2、孩子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遗传吗?
4、孩子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会影响嗅觉吗?
7、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8、平时生活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9、孩子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儿出现鼻塞、流涕、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医生首先会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然后可能建议做鼻内镜检查、CT、X线造影、染色试验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可能会用棉花丝放在鼻前孔测试患儿鼻腔是否通气,或用细导尿管插入鼻腔,看是否可下达到咽部。
检查-其他检查:
1、染色试验
将亚甲蓝或1%甲紫滴入鼻腔,观察口咽部有无着色,若无着色可诊断本病。
2、鼻内镜检查
对较大儿童或成人可行鼻内镜检査,直接查看闭锁情况,可确诊本病。还可鉴别后鼻孔鼻息肉等其他疾病。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造影
将碘油慢慢滴入鼻腔,行X线造影,可显示有无后鼻孔闭锁及其闭锁深度。
2、CT
有助于明确诊断,可确定闭锁的性质和厚度,评估病变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新生儿呼吸困难,不能正常哺乳等,考虑此病,然后结合导尿管或卷棉子试探、碘油造影、鼻内镜检查、CT等检查结果,一般可确诊。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排除后鼻孔息肉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后鼻孔息肉
鼻咽部可见红色团块状物,CT、鼻内镜检查可显示后鼻孔无明显闭锁有助于鉴别。
2、鼻部皮样囊肿
多发生于鼻梁中线上的柔软囊肿样物,多无呼吸困难,内镜检查可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新生儿若确诊为双侧先天性后鼻孔闭锁,应按急诊处理,保持经口呼吸道通畅,加强营养,预防感染,为手术矫治创造条件;若确诊为单侧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无须急诊手术,可待几个月后鼻腔发育后实施后鼻孔闭锁成形术。
治疗-药物治疗:
一般无需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后鼻孔闭锁成形术:用手术方法去除闭锁间隔,新建后鼻孔,术后予以留置硅胶扩张管防止再狭窄。分为经鼻腔、经腭,经鼻中隔和经上颌窦四种途径,其中前两种方法较为实用。鼻内镜下行后鼻孔闭锁修复术视野清晰,可以双侧同时手术,适用于任何年龄的患者。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当婴儿出现窒息时,要迅速开放其呼吸道。然后取一橡皮奶嘴,使其顶端扩大,置于婴儿口内,系于头部固定,以利经口呼吸;或用一小号口咽通气管代替之。
预后-一般预后:
若及早发现,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若未及时处理,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窒息,导致死亡。
预后-治愈性:
及时发现一般可治愈。
预后-复发性:
部分患者术后有闭锁复发。
日常-总述:
患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此外,家长还应带患儿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长应为患儿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儿应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新生儿应避免过多活动,家长可适当为其按摩。术后患儿避免进行过于剧烈的活动,防止呼吸起伏过大。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家长应勤为患儿洗手,勤打扫周围卫生。避免水洗手术部位,可使用湿毛巾进行擦拭面部。
5、家长应避免带未痊愈的患儿外出。
6、部分患儿可在家中购置吸氧设施,在医生指导下吸氧。
7、日常避免患儿过度哭闹,加重病情。
日常-复诊须知:
术后1年以内是再发狭窄和闭锁的高发时期,因此术后1年应定期回院复查。如有下列情况立即来院复查:鼻腔有不良气味或出血,扩张管脱出鼻腔外长达2~5mm,不能被送回,同时伴有扩张管不通畅。
日常-术后护理:
1、家长应帮助患儿保护手术部位,避免受到外伤。
2、家长应注意保护患儿的扩张管,防止其堵塞、脱落。
日常-特殊护理:
1、鼻腔扩张管需放置3~6个月,应保持扩张管通畅、不脱管,经常旋转扩张管防止粘连。经常抽吸管内分泌物,防止堵管。
2、认真消毒所用器具,及时更换吸痰管以避免鼻腔感染。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对于婴幼儿患者,建议进行母乳喂养,注意采用正确的喂养姿势。
2、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避免营养不良。
3、清淡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4、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5、家属可尽量采取蒸、煮、炖、烩的方法烹调食物。
6、患者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7、患者可定时定量进餐,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饮食禁忌:
1、对于婴幼儿患者,哺乳速度及量勿过快过多,以免发生呛咳而导致肺炎。
2、患者要少吃过干、坚硬、粉末状食物。
3、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大蒜等。
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