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小儿蛔虫病疾病英文名称: ascariasis疾病概述: 小儿蛔虫病,中医病名。是感染蛔...
养生
疾病名称: 小儿蛔虫病
疾病英文名称: ascariasis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
发病部位: 脾胃、肠腑
常见症状: 反复发作的脐周疼痛,时作时止,饮食异常,面色苍黄,大便下虫
主要病因: 吞入了带有蛔虫卵的食物
相关中医疾病: 蛔虫病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病因-基本病因: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稍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2、病原学检测
粪便直接涂片法或沉淀集卵法和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粪便中蛔虫卵可确诊。但粪检未查出虫卵也不能排除本病。
诊断-诊断原则:
1、病史
可有吐蛔、排蛔史。
2、临床表现
(1)脐周疼痛反复发作,腹部按之可有条索状物或团块,轻揉可散,食欲异常,形体消瘦,可见挖鼻、咬指甲、寐中龄齿、面部白斑。
(2)合并蛔厥、虫瘕者,可见阵发性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甚或吐蛔。蛔厥者,腹痛见于右上腹或剑突下,可伴畏寒发热,甚至出现黄疸。虫瘕者,腹痛位在大腹,腹部可扪及虫团,按之柔软可动,多见大便不通。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可有吐蛔、排蛔史。
2、临床表现
(1)脐周疼痛反复发作,腹部按之可有条索状物或团块,轻揉可散,食欲异常,形体消瘦,可见挖鼻、咬指甲、寐中龄齿、面部白斑。
(2)合并蛔厥、虫瘕者,可见阵发性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甚或吐蛔。蛔厥者,腹痛见于右上腹或剑突下,可伴畏寒发热,甚至出现黄疸。虫瘕者,腹痛位在大腹,腹部可扪及虫团,按之柔软可动,多见大便不通。
治疗-治疗原则: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菜及未洗净的瓜果,不饮用生水,以减少虫卵入口的机会。
2、不随地大便,妥善处理好粪便,切断传染途径,保持水源及食物不受污染,减少感染机会。
3、饮食宜清淡、洁净,少食辛辣、炙馎及肥腻之品,以免助热生湿。
4、服驱虫药宜空腹,服药后要注意休息和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注意服药后反应及排便情况。
5、蛔厥时,口服食醋60-100mL,有安蛔止痛作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