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心瘅疾病概述: 心瘅,中医病名。是指因外感温热病邪,或因手术等创伤,温毒之邪乘虚侵入,内...
养生
疾病名称: 心瘅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常见症状: 发热,心悸,胸闷
主要病因: 外感温热病邪,手术等创伤
相关中医疾病: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因-基本病因:
肺卫不固,心气亏虚,或因手术等损伤心脉,复感温热之邪,外邪乘虚侵入,内舍于心,损伤心之肌肉、内膜或外膜,则发生心瘅。邪毒侵袭,正邪相争,则见发热;温邪袭心,心气不宁则心悸;心脉不畅,气滞于胸,则胸闷气短。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心电图检查
有ST-T改变,各种心律失常。
2、超声心动图检查
有心脏扩大,甚至心包积液表现,或发现心脏赘生物。
诊断-诊断原则:
1、起病前1-3周有发热、咽痛或腹泻病史;或原有心痹、先天性心脏病史,复患感冒、热淋,或因手术、器械检查后发病。
2、表现为胸闷,乏力心悸,气短,多汗;或持续发热,消瘦,面色苍白,头晕,严重者可有唇甲青紫,烦躁不安等症状。
3、体检可有心脏扩大,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心音减弱,心律失常,心包摩擦音等;或见皮肤粘膜瘀点,杵状指(趾),脾肿大,原有心脏杂音性质改变,甚至出现新的杂音。
诊断-诊断依据:
1、起病前1-3周有发热、咽痛或腹泻病史;或原有心痹、先天性心脏病史,复患感冒、热淋,或因手术、器械检查后发病。
2、表现为胸闷,乏力心悸,气短,多汗;或持续发热,消瘦,面色苍白,头晕,严重者可有唇甲青紫,烦躁不安等症状。
3、体检可有心脏扩大,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心音减弱,心律失常,心包摩擦音等;或见皮肤粘膜瘀点,杵状指(趾),脾肿大,原有心脏杂音性质改变,甚至出现新的杂音。
诊断-鉴别诊断:
1、胸痹(心痛)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多具有发作性心胸疼痛、胸闷症状,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改变,血脂多增高。
2、湿温(瘟)
有持续发热,脘痞腹胀,苔腻脉缓,神情淡漠,蔷薇疹,脾肿大,白细胞减少,肥达氏反应效价增高等表现。
3、心痹
常有关节肌肉酸胀疼痛,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抗“O”增高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