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胸部屏伤疾病别名: 岔气疾病概述: 胸部屏伤,中医病名。是指屏气致伤,胸胁气滞作痛者,即...
养生
疾病名称: 胸部屏伤
疾病别名: 岔气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骨科、骨伤科
主要病因: 搬抬重物,负重过度或骤然闪扭,突然呛咳
病因-基本病因:
搬抬重物,负重过度或骤然闪扭,突然呛咳等造成胸胁屏气受伤,气结于胸内,甚至胸肋关节或肋横关节错落不正以致气机壅滞而不得宜通,气行不畅,不通则痛,故发本病。
诊断-诊断原则:
本病以胸肋疼痛为主症,临床按其程度可分轻重两型
1、轻型
屏伤当时尚不觉痛楚,1-2天后才感到患侧胸胁内隐隐窜痛和胀闷不适,压痛点不明显,深呼吸、咳嗽时疼痛显著。
2、重型
屏伤当时胸内有短暂的憋闷感觉,随即(有的数小时或睡觉后)出现胸胁疼痛、咳嗽、呼吸困难,转侧时明显加剧,压痛明显且范围较广泛,甚至胸内脉络破裂而咳血,或咳痰带血;若有肋间肌撕裂伤者,则肋间压痛明显;若胸肋关节或肋横突关节错位不正者,则胸痛憋闷俯仰转侧受限,局部压痛显著甚或于局部可摸到凹凸不平的畸形。
诊断-诊断依据:
本病以胸肋疼痛为主症,临床按其程度可分轻重两型
1、轻型
屏伤当时尚不觉痛楚,1-2天后才感到患侧胸胁内隐隐窜痛和胀闷不适,压痛点不明显,深呼吸、咳嗽时疼痛显著。
2、重型
屏伤当时胸内有短暂的憋闷感觉,随即(有的数小时或睡觉后)出现胸胁疼痛、咳嗽、呼吸困难,转侧时明显加剧,压痛明显且范围较广泛,甚至胸内脉络破裂而咳血,或咳痰带血;若有肋间肌撕裂伤者,则肋间压痛明显;若胸肋关节或肋横突关节错位不正者,则胸痛憋闷俯仰转侧受限,局部压痛显著甚或于局部可摸到凹凸不平的畸形。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其他治疗:
1、中药外治
可采用伤湿止痛膏等敷贴,或损伤膏等烊化后温贴。
2、固定疗法
呼吸、咳嗽疼痛加剧,肋间隙压痛明显者,应用绷带或胶布束胸固定。固定应稍紧,但不能影响呼吸。
3、手法治疗
(1)后拉前按法
胸肋关节或肋横关节错位不正者,可令患者面向墙站立,胸部触墙,两手高举扶墙,两脚并立。医者立于背后,两手分别按患者两胁部,先向后拉,再向前按。向后拉时,令患者深吸气,向前推按时令患者呼气,如此反复数次,有时可闻到复位响声,疼痛消失,仰俯转侧自如时,表明已复位。
(2)锁扣开岔法
患者正坐位,医者立于患者背后,双臂分别经患者腋下于胸前交叉后,右手握住左手腕部,在患者最大呼气量时将其胸胁锁紧,嘱患者加深吸气动作,并趁患者深吸气时,将紧紧锁扣于胸前的双手突然松开,患者以发出顿吸之声为宜。如此反复操作3次,患者即感呼吸通畅,疼痛减轻或消失。
(3)呼吸迎随法
患者仰卧,医生以双手交叉重叠于施治部位,随患者的自主呼吸运动施以补泻手法(即吸气时按为泻而提为补,呼气时提为泻而按为补),与患者密切配合随呼吸操作,并根据临床辨证施治决定补泻或提按(提是指将手提起,离开施法部位)。
(4)搓运夹脊法
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掌根部于夹脊部(自上而下为补,自下而上为泻)或背正中(自上而下为泻,自下而上为补)顺序搓而运之,以局部潮红、微热为宜。然后再沿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进行点按诸穴位,反复2-3遍。最后在胸胁背部拍击数次结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