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癣疾病英文名称: tinea疾病别名: 头癣、手足癣、体癣疾病概述: 癣,中医病名。是发...
养生
疾病名称: 癣
疾病英文名称: tinea
疾病别名: 头癣、手足癣、体癣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表皮、毛发、指(趾)甲
主要病因: 外感湿、热、虫、毒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病因-基本病因:
本病多因外感湿、热、虫、毒所致。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真菌直接镜检
将取得的病变部鱗屑或分泌物用氢氧化钾涂片镜检,该方法简单、快速,较易掌握。但镜检仅能确定菌丝和孢子的有无,阳性表示真菌存在,且一次阴性不能完全否定。
2、真菌培养
可将取得的病变部鳞屑或分泌物做鉴定菌种的培养。常用培养基为沙堡培养基,培养阳性后可转种到特殊培养基,根据形态、生化等特性进行菌种鉴定。深部真菌病须做 病变组织的病理学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1、白秃疮
(1)相当于西医学的白癖。是头癖的一种,多见于学龄儿童,男性多于女性。
(2)皮损特征是在头皮有圆形或不规则的覆盖灰白鱗屑的斑片。病损区毛发干枯无泽,常在距头皮0.3-0.8cm处折断而呈参差不齐。头发易于拔落且不疼痛,病发根部包绕有白色鳞屑形成的菌鞘。自觉瘙痒。发病部位以头顶、枕部居多,但发缘处一般不被累及。青春期可自愈,秃发也能再生,不遗留疤痕。
2、肥疮
(1)相当于西医学的黄癖。俗称“黄癞”,是头癣的一种,多见于农村,好发于儿童。
(2)其特征是有黄癬痂堆积,癣痂呈蜡黄色,肥厚,富黏性,边缘翘起,中心微凹,上有毛发贯穿,质脆易粉碎,有特殊的鼠尿臭。除去黄癣痂,其下为鲜红湿润的糜烂面。病变区头发干燥无光泽。久之毛囊被破坏而成永久性脱发。当病变痊愈后,遗留萎缩性疤痕。本病多由儿童期染病,延至成年始趋向愈,甚至终生不愈。少数糜烂化脓,常致附近出现臖核肿痛。
3、鹅掌风
(1)相当于西医学的手癣。以成年人多见,男女老幼均可染病。多数为单侧发病,也可波及双手。夏天起水疱病情加重,冬天则枯裂疼痛明显。
(2)皮损特点是初起为掌心或指缝水疱或掌部皮肤角化脱屑、水疱,水疱多透明如晶,散在或簇集,瘙痒难忍。水疱破后干涸,叠起白屑,中心向愈,四周继发疱疹,并可延及手背、腕部。若反复发作,可致手掌皮肤肥厚,枯槁干裂,疼痛,屈伸不利,宛如鹅掌。损害若侵及指甲,可使甲板被蛀蚀变形,甲板增厚或萎缩翘起,色灰白而成灰指甲(甲癣)。鹅掌风病程为慢性,反复发作。
4、脚湿气
(1)相当于西医学的足癖。本病以脚丫糜烂瘙痒伴有特殊臭味而得名。若皮损处感染邪毒,足趾锨红肿痛,起疱糜烂渗液而臭者,称“臭田螺”“田螺疱”。我国南方地区气温高,潮湿,发病率高。多发于成年人,儿童少见。夏秋病重,多起水疱、糜烂;冬春病减,多干燥裂口。
脚湿气主要发生在趾缝,也见于足底。以皮下水疱,趾间浸渍糜烂,渗流滋水,以及角化
过度、脱屑、瘙痒等为特征。分为水疱型、糜烂型、脱屑型,但常以1-2种皮肤损害为主。
①水疱型:多发在足弓及趾的两侧,为成群或分散的深在性皮下水疱,瘙痒,疱壁厚,内容物清澈,不易破裂。数天后干燥脱屑或融合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显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
②糜烂型:发生于趾缝间,尤以3、4趾间多见。表现为趾间潮湿,皮肤浸渍发白。如将白皮除去后,基底呈鲜红色。剧烈瘙痒,往往搓至皮烂疼痛、渗流血水方止。此型易并发感染。
③脱屑型:多发生于趾间、足跟两侧及足底。表现为角化过度,干燥,粗糙,脱屑,皲裂。
常由水疱型发展而来,且老年患者居多。
水疱型和糜烂型常因抓破而继发感染,致小腿丹毒、红丝疔或足丫化脓,局部红肿,趾间
糜烂,渗流腥臭滋水,胯下臖核肿痛,并可出现形寒发热、头痛骨楚等全身症状。
5、圆癣
(1)相当于西医学的体癣。本病因皮损多呈钱币状、圆形,故名圆癣,亦称铜钱癣。发于股胯、外阴等处者,称阴癣(股癣)。以青壮年男性多见,多发于夏季,好发于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近端。
(2)圆癣初起为丘疹或水疱,逐渐形成边界清楚的钱币形红斑,其上覆盖细薄鳞屑。病灶中央皮疹消退,呈自愈倾向,但向四周蔓延,有丘疹、水疱、脓疱、结痂等损害。圆癖的皮损特征为环形或多环形、边界清楚、中心消退、外围扩张的斑块。斑块一般为钱币大或更大,多发时可相互融合形成连环形。若发于腰间,常沿扎裤带处皮肤多汗潮湿处传播,形成带形损害。
(3)阴癣发于胯间与阴部相连的皱褶处,向下可蔓延到阴囊,向后至臀间沟,向上可蔓延至下腹部。由于患部多汗潮湿,易受摩擦,故瘙痒明显,发展较快,皮肤损害基本同圆癣。自觉瘙痒,搔抓日久皮肤可呈苔藓样变,病情多在夏季发作或扩大,入冬痊愈或减轻。
6、紫白癜风
(1)相当于西医学的花斑癣,俗称汗斑。常发于多汗体质青年,可在家庭中互相传染。
(2)皮损好发于颈项、躯干,尤其是多汗部位及四肢近心端。为大小不一、边界清楚的圆形或不规则的无炎症性斑块,色淡褐、灰褐至深褐色,或轻度色素减退,或附少许糠秕状细鱗屑,常融合成片。有轻微痒感,常夏发冬愈,复发率高。
诊断-诊断依据:
1、白秃疮
(1)相当于西医学的白癖。是头癖的一种,多见于学龄儿童,男性多于女性。
(2)皮损特征是在头皮有圆形或不规则的覆盖灰白鱗屑的斑片。病损区毛发干枯无泽,常在距头皮0.3-0.8cm处折断而呈参差不齐。头发易于拔落且不疼痛,病发根部包绕有白色鳞屑形成的菌鞘。自觉瘙痒。发病部位以头顶、枕部居多,但发缘处一般不被累及。青春期可自愈,秃发也能再生,不遗留疤痕。
2、肥疮
(1)相当于西医学的黄癖。俗称“黄癞”,是头癣的一种,多见于农村,好发于儿童。
(2)其特征是有黄癬痂堆积,癣痂呈蜡黄色,肥厚,富黏性,边缘翘起,中心微凹,上有毛发贯穿,质脆易粉碎,有特殊的鼠尿臭。除去黄癣痂,其下为鲜红湿润的糜烂面。病变区头发干燥无光泽。久之毛囊被破坏而成永久性脱发。当病变痊愈后,遗留萎缩性疤痕。本病多由儿童期染病,延至成年始趋向愈,甚至终生不愈。少数糜烂化脓,常致附近出现臖核肿痛。
3、鹅掌风
(1)相当于西医学的手癣。以成年人多见,男女老幼均可染病。多数为单侧发病,也可波及双手。夏天起水疱病情加重,冬天则枯裂疼痛明显。
(2)皮损特点是初起为掌心或指缝水疱或掌部皮肤角化脱屑、水疱,水疱多透明如晶,散在或簇集,瘙痒难忍。水疱破后干涸,叠起白屑,中心向愈,四周继发疱疹,并可延及手背、腕部。若反复发作,可致手掌皮肤肥厚,枯槁干裂,疼痛,屈伸不利,宛如鹅掌。损害若侵及指甲,可使甲板被蛀蚀变形,甲板增厚或萎缩翘起,色灰白而成灰指甲(甲癣)。鹅掌风病程为慢性,反复发作。
4、脚湿气
(1)相当于西医学的足癖。本病以脚丫糜烂瘙痒伴有特殊臭味而得名。若皮损处感染邪毒,足趾锨红肿痛,起疱糜烂渗液而臭者,称“臭田螺”“田螺疱”。我国南方地区气温高,潮湿,发病率高。多发于成年人,儿童少见。夏秋病重,多起水疱、糜烂;冬春病减,多干燥裂口。
脚湿气主要发生在趾缝,也见于足底。以皮下水疱,趾间浸渍糜烂,渗流滋水,以及角化
过度、脱屑、瘙痒等为特征。分为水疱型、糜烂型、脱屑型,但常以1-2种皮肤损害为主。
①水疱型:多发在足弓及趾的两侧,为成群或分散的深在性皮下水疱,瘙痒,疱壁厚,内容物清澈,不易破裂。数天后干燥脱屑或融合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显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
②糜烂型:发生于趾缝间,尤以3、4趾间多见。表现为趾间潮湿,皮肤浸渍发白。如将白皮除去后,基底呈鲜红色。剧烈瘙痒,往往搓至皮烂疼痛、渗流血水方止。此型易并发感染。
③脱屑型:多发生于趾间、足跟两侧及足底。表现为角化过度,干燥,粗糙,脱屑,皲裂。
常由水疱型发展而来,且老年患者居多。
水疱型和糜烂型常因抓破而继发感染,致小腿丹毒、红丝疔或足丫化脓,局部红肿,趾间
糜烂,渗流腥臭滋水,胯下臖核肿痛,并可出现形寒发热、头痛骨楚等全身症状。
5、圆癣
(1)相当于西医学的体癣。本病因皮损多呈钱币状、圆形,故名圆癣,亦称铜钱癣。发于股胯、外阴等处者,称阴癣 (股癣)。以青壮年男性多见,多发于夏季,好发于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近端。
(2)圆癣初起为丘疹或水疱,逐渐形成边界清楚的钱币形红斑,其上覆盖细薄鳞屑。病灶中央皮疹消退,呈自愈倾向,但向四周蔓延,有丘疹、水疱、脓疱、结痂等损害。圆癖的皮损特征为环形或多环形、边界清楚、中心消退、外围扩张的斑块。斑块一般为钱币大或更大,多发时可相互融合形成连环形。若发于腰间,常沿扎裤带处皮肤多汗潮湿处传播,形成带形损害。
(3)阴癣发于胯间与阴部相连的皱褶处,向下可蔓延到阴囊,向后至臀间沟,向上可蔓延至下腹部。由于患部多汗潮湿,易受摩擦,故瘙痒明显,发展较快,皮肤损害基本同圆癣。自觉瘙痒,搔抓日久皮肤可呈苔藓样变,病情多在夏季发作或扩大,入冬痊愈或减轻。
6、紫白癜风
(1)相当于西医学的花斑癣,俗称汗斑。常发于多汗体质青年,可在家庭中互相传染。
(2)皮损好发于颈项、躯干,尤其是多汗部位及四肢近心端。为大小不一、边界清楚的圆形或不规则的无炎症性斑块,色淡褐、灰褐至深褐色,或轻度色素减退,或附少许糠秕状细鱗屑,常融合成片。有轻微痒感,常夏发冬愈,复发率高。
诊断-鉴别诊断:
1、白屑风与白秃疮
白屑风多见于青年人,症见病变部位白色鱗屑堆叠,梳抓时纷纷脱落,脱发而不断发;无传染性。
2、白庀与白秃疮
白庀皮损为较厚的银白色鱗屑性斑片,头发呈束状,刮去鳞屑可见渗血点;无断发现象。
3、头部湿疮与肥疮
头部湿疮有丘疱疹、糜烂、流滋、结痂等多形性损害,瘙痒;一般不脱发。
4、手部湿疮与鵝掌风
手部湿疮常对称发生;皮损多形性,边界明显;痒剧;可反复发作。
5、掌跖角化病与鵝掌风、脚湿气脱屑型
本病多自幼年即发病;手掌、足底有对称性的角化和皲裂,无水疱等炎症反应。
6、白瘢风与紫白瘢风
白癜风皮损为纯白的色素脱失斑,白斑中毛发也白,边界明显;无痛痒;也不传染。
7、风热疮与紫白瘢风
风热疮有母斑存在,然后继发子斑,皮疹淡红色,皮损长轴沿肋骨方向排列;瘙痒剧烈;有自限性。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以杀虫止痒为主要治法,必须彻底治疗。癣病以外治为主;若皮损广泛,自觉症状较重,或抓破染毒者,则以内治、外治相结合为宜。抗真菌西药治疗有一定优势,可中西药合用。
治疗-其他治疗:
1、白秃疮、肥疮
采用拔发疗法。其方法为剪发后每天以0.5%明矾水或热肥皂水洗头,然后在病灶处敷药(敷药宜厚),可用5%硫黄软膏或雄黄膏,用薄膜盖上,包扎或戴帽固定。每天如上法换药1次。敷药1周病发比较松动时,即用镊子将病发连根拔除(争取在3 天内拔完)。拔发后继续薄涂原用药膏,每天1次,连续2-3周。
2、鹅掌风、脚湿气
(1)水疱型
可选用1号癖药水、2号癣药水、复方土槿皮酊外搽;或二矾汤熏洗;或鹅掌风浸泡方或藿黄浸剂(藿香30g,黄精、大黄、皂矾各12g,醋lkg)浸泡。
(2)糜烂型
可选用1 : 1500高锰酸钾溶液、3%硼酸溶液、二矾汤或半边莲60g煎汤待温,浸泡5分钟,次以皮脂膏或雄黄膏外搽。
(3)脱屑型
可选用以上软膏外搽,浸泡剂浸泡。如角化增厚较剧,可选用10%水杨酸软膏厚涂,外用油纸包扎,每晚1次,使其角质剥脱;然后再用抗真菌药物,也可用市售治癣中成药。
3、灰指甲
每日以小刀刮除病甲变脆部分,然后用棉花蘸2号癣药水或30%冰醋酸浸涂。或用鹅掌风浸泡方浸泡,白凤仙花捣烂敷病甲上,或采用拔甲方法。
4、圆癣
可选用1号癣药水、2号癣药水、复方土槿皮酊等外搽。阴癣由于患部皮肤薄嫩,不宜选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物。若皮损有糜烂痒痛者,宜选用青黛膏外涂。
5、紫白癫风
用密陀僧散,以茄子片蘸药涂搽患处,或用2号癣药水,或1%土槿皮酊外搽,每天2-3次。治愈后继续用药1-2周,以防复发。
预防措施:
1、加强癖病基本知识的宣传,对预防和治疗要有正确的认识。
2、注意个人、家庭及集体卫生。对幼儿园、学校、理发室、浴室、旅店等公共场所要加强卫生管理。
3、对已有患者要早发现、早治疗,并坚持治疗以巩固疗效。对患癖病的动物也要及时处理,以消除传染源。
4、要针对不同癖病传染途径做好消毒灭菌工作。白秃疮、肥疮患者要注意理发工具及患者梳、帽、枕巾等的灭菌;脚湿气患者要注意保持足部干燥,勿与他人共用洗脚盆、浴巾、鞋袜等,鞋袜宜干爽透风,并经常洗涤、暴晒;圆癖、阴癖、紫白癜风患者的内衣、裤、床单等要常洗换、暴晒,并宜煮沸消毒。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