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厌食疾病英文名称: anorexia疾病别名: 不思食、不嗜食、不饥不纳、恶食疾病概述:...
养生
疾病名称: 厌食
疾病英文名称: anorexia
疾病别名: 不思食、不嗜食、不饥不纳、恶食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小儿科
发病部位: 脾胃
常见症状: 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
主要病因: 脾胃失健,纳化失和
相关中医疾病: 厌食症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病因-基本病因:
厌食病因有先天因素及后天因素。
1、先天因素
先天胎禀不足,脾胃薄弱之儿,往往生后即表现不欲吮乳,若后天又失于调养,则脾胃怯弱,长期乳食难以增进。另外小儿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后天因素较为容易影响小儿脾胃的纳运功能,厌食较成人更为多见。
2、后天因素
(1)喂养不当
小儿乳食不知自节,若家长缺乏育婴保健知识,婴儿期未按期添加辅食;或片面强调高营养饮食,如过食肥甘、煎炸炙煿之品,超越了小儿脾胃的正常纳化能力;或过于溺爱,纵其所好,恣意偏食零食、冷食;或饥饱无度;或滥服滋补之品,均可损伤脾胃,产生厌食。
(2)病传药害
小儿稚阴稚阳之体,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若屡患他病,迁延伤脾;或误用攻伐,峻加消导;或过用苦寒损脾伤阳;或过用温燥耗伤胃阴;或病后未能及时调理,均可使受纳运化失常,形成厌食。
(3)外邪直中
湿为阴邪,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地处潮湿、夏伤暑湿,脾为湿困,可使受纳运化失常,而致厌恶进食。
(4)情志失调
小儿神气怯弱,易受惊恐。若失于调护,猝受惊吓或打骂,或所欲不遂,或思念压抑,或环境变更等,均可致情志抑郁,肝失调达,气机不畅,乘脾犯胃,形成厌食。
诊断-诊断原则:
1、病史
有喂养不当、病后失调、先天不足或情志失调史。
2、临床表现
(1)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量明显少于同龄正常儿童。
(2)面色少华,形体偏痩,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
(3)除外其他外感、内伤慢性疾病。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有喂养不当、病后失调、先天不足或情志失调史。
2、临床表现
(1)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量明显少于同龄正常儿童。
(2)面色少华,形体偏痩,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
(3)除外其他外感、内伤慢性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疰夏
为季节性疾病,有“春夏剧,秋冬瘥”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除食欲不振外,可见精神倦怠,大便不调,或有发热等症,秋凉后则自行恢复正常。
2、积滞
有伤乳伤食史,除不思乳食外,应有脘腹胀满、嗳吐酸腐、大便酸臭等乳食停聚、积而不消、气滞不行之症。
治疗-治疗原则:
预防措施:
1、母乳喂养的婴儿4个月后应逐步添加辅食。
2、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做到“乳贵有时,食贵有节”,不偏食、挑食,不强迫进食,饮食定时适量,荤素搭配,少食肥甘厚味、生冷坚硬等不易消化食物,鼓励多食蔬菜及粗粮,勿随便服用补品补药。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