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疾病英文名称: 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
养生
疾病名称: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疾病英文名称: 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
疾病别名: Strümpell-Lorrain病
疾病概述: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又称Strümpell-Lorrain病,是一组以双下肢进行性肌张力增高、肌无力和剪刀步态为特征的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病。有常染色体显性、隐性和X连锁隐性三种遗传方式。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类。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是遗传病,有常染色体显性、隐性和X连锁隐性三种遗传方式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双下肢痉挛性截瘫、剪刀步态
主要病因: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各亚型特异基因的突变
检查项目: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诱发电位检测、基因检测
重要提醒: 本病可遗传,在生育前应进行遗传咨询。
相关中医疾病: 痿证
临床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种。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儿童、青少年。
病因-总述:
病因为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各亚型特异基因的突变,以点突变为多,缺失、插入突变和动态突变少见。本病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已发现72个致病基因位点,按照发现的顺序依次命名为SPG1~SPG72,到目前为止,已经定位的HSP致病基因位点共有69个,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HSP位点共有17个,呈常HSP位点共有47个,呈X连锁遗传的位点有5个。
病因-基本病因: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单纯型HSP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单纯型HSP中SPG 4,SPG 3A、SPG 6占了大多数。SPG 4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2p22.3,编码spastin蛋白,基因缺陷的结果使细胞骨架不稳定,线粒体分布异常,轴浆转运障碍,最终导致轴突变性;SPG 3A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14q11-q21,编码atlastin;SPG 6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15q11.1。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HSP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HSP与SPG 5、SPG 7,FALDH有关。SPG 5定位于8q21.3,编码cytochrome P450-7B1蛋白;SPG7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16q,编码paraplegin蛋白,基因缺陷可以导致氧化磷酸化障碍;FALDH编码脂肪醛脱氢酶,是Sjögren-Larsson综合征的相关基因。
3、X连锁隐性遗传性HSP
X连锁隐性遗传性HSP少见,SPG 1致病基因定位于Xq 28,编码神经细胞黏附分子L1(L1-CAM);SPG 2致病基因定位于Xq 21/Xq 22,编码髓鞘蛋白脂蛋白(PLP);SPG16致病基因定位于Xq11.2-23。
症状-总述:
HSP的临床表现也具有高度异质性,发病年龄和严重程度在不同病例差距较大。一般来说,HSP多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男性略多。典型症状是缓慢进行性痉挛性双下肢无力,但是严重程度不一。一些患者最后可能需要坐轮椅,而另一些患者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单纯型和复杂型症状有所不同。
症状-典型症状:
1、单纯型
较多见,仅表现为痉挛性截瘫,双下肢僵硬,走路易跌倒,呈剪刀步态,可以有尿失禁、尿急症状以及足部的振动觉减退。双上肢受累程度不一,有时可以出现双手僵硬,动作笨拙,轻度构音障碍。
2、复杂型
除上述痉挛性截瘫外,还有各种脊髓外损害的表现,如眼震、眼肌麻痹、中心性视网膜炎、肌萎缩、癫痫、智力低下等构成各种综合征。
症状-并发症:
长期卧床者可导致的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
症状-伴随症状:
复杂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常会根据不同综合症伴随以下不同症状:
1、Ferguson-Critchley综合征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中年起病,除痉挛性截瘫外还伴有锥体外系症状,表现为四肢僵硬,不自主运动,面部表情少,或有前冲步态。此外还有双下肢远端深感觉减退,水平性眼球震颤,侧向及垂直注视受限。
2、Kjellin综合征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5岁左右发病,除痉挛性截瘫外还伴有智能减退,双手和腿部小肌肉进行性萎缩,中心性视网膜变性。如合并眼肌麻痹称为Barnard-Scholz综合征。
3、Troyer综合征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在儿童早期发病。以手部肌肉萎缩起病,而后出现下肢肌肉的痉挛或挛缩,可以合并有突出的痉挛性构音障碍、假性球麻痹、轻度小脑体征、手足徐动症和耳聋。
4、Behr综合征
通常合并小脑体征,所以也称为视神经萎缩-共济失调综合征。
5、HSP伴有锥体外系体征
痉挛性截瘫伴有帕金森综合征样强直、动作性和静止性震颤、舌肌张力障碍样运动、肢体的手足徐动症。
6、HSP伴有精神发育迟滞或痴呆
HSP的儿童可以在早期或其他神经症状进展后出现精神发育迟滞。Sjögren-Larsson综合征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婴儿期出现精神发育迟滞、痉挛性截瘫和鱼鳞病。
7、HSP伴有多发性神经病
症状类似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脊髓神经病。
8、HSP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AHDS)
痉挛性截瘫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还可出现智力发育迟滞、生长发育迟缓、构音障碍、共济失调、手足徐动症、面部畸形、关节挛缩、认知障碍、癫痫发作等。
就医-门诊指征:
1、走路不稳、走路姿势不正常;
2、生长发育迟缓;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前往神经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最近大小便正常吗?
8、您最近有受到外伤吗?腿部有抽筋吗?
9、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10、这个病会遗传吗?我自己的孩子一定会发病吗?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之后为了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会要求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诱发电位检测、基因检测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步态,检查患者四肢的肌力及相关的神经反射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最重要的病因诊断。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型(HSP4)致病突变约80%为微小突变,20%为大片段缺失或重复。对于微小突变,一般采用高通量测序,一次性完成全部外显子测序。同时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亚型众多,临床表现相似,从临床上区分非常困难,可通过包含所有HSP基因的panel一次性检测,提高检出率。SPAST基因大片段缺失或重复可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或定量PCR等方法进行检测。
检查-其他检查:
1、诱发电位检查
下肢感觉诱发电位可见后索纤维传导延迟,皮质诱发电位可见皮质脊髓束的传导速度减慢,诱发电位波幅降低,通常在腰段脊髓支配的肌肉中没有引出皮质诱发电位,而上肢的皮质诱发电位正常或有轻度的传导速度减慢。
2、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HSP4型的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一般正常,主要用于与复杂型HSP的检查及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检查-影像学检查:
1.头颅磁共振(MRI)
HSP4头MRI可正常,部分患者可见轻度脑白质病变,胼胝体略变薄、小脑轻度萎缩等,但一般不具特异性。头MRI检查更多是为了除外其他引起痉挛性截瘫的脑部疾患。
2.脊髓MRI
HSP4型脊髓MRI一般无异常信号,部分患者可见脊髓轻度变细。脊髓MRI更多是为了除外其他引起双下肢痉挛性截瘫的颈髓(包括延髓颈髓交界处)、胸髓疾病,如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等。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家族史、儿童期发病、缓慢进行性双下肢无力、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剪刀样步态,伴有下肢远端轻度的振动觉减退,排除其他疾病可以诊断;根据是否伴有其他症状,进一步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基因检测发现SPAST基因致病性缺陷可确诊,并进行分型。
诊断-鉴别诊断:
1、脑性瘫痪
因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和脑性瘫痪均有双下肢痉挛性瘫痪而需鉴别,但脑性瘫痪常有早产、宫内窘迫、难产、窒息的病史,在出生时就有症状,随年龄增大症状逐渐稳定或略有好转,多无家族史可与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相鉴别。
2、原发性侧索硬化症
因有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阳性而需与遗传性痉挛性截瘫鉴别,但原发性侧索硬化症多在中年发病,不伴有运动协调障碍,无弓形足等可与之鉴别。
3、脊髓压迫症
特别缓慢生长的脊髓或枕骨大孔区的肿瘤需与遗传性痉挛性截瘫鉴别,CT和MRI检查易与之区别。
4、其他
多发性硬化、颈椎病、Arnold-chiari畸形等也需与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相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来治愈本病,主要是通过对症处理来缓解、控制患者的症状。主要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根据下肢痉挛症状,给予口服巴氯芬等药物降低双下肢僵硬程度,改善活动能力。如口服治疗效果欠佳,可考虑持续硬膜内巴氯芬泵入治疗。
2、肉毒毒素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双下肢痉挛症状。
3、对于排尿障碍,应行尿流动力学评估,根据病情加用抗胆碱能药物,帮助控制尿失禁。
治疗-相关药品:
巴氯芬、肉毒毒素
治疗-治疗周期: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治疗周期一般为2~5年,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HSP4型通常发展缓慢,预后相对良好。
预后-危害性:
一些患者随着病情发展,最后可能因下肢严重无力而无法行走。
预后-治愈性:
经积极有效治疗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总述:
日常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安慰与照顾;日常注意保暖,适当进行体育活动,避免外伤了;长期卧床的患者应警惕褥疮的发生。
日常-心理护理:
疾病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各种不利影响,可导致患者产生消极、悲观、抑郁的情绪,家属应多关心患者,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在生活上相应的帮助,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使患者积极面对病情,配合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生活环境安静、整洁,经常通风换气。
2、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4、适当进行功能锻炼,延缓病情进展。
5、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应经常进行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
饮食建议:
日常应注意饮食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使用新鲜的瓜果蔬菜。
饮食禁忌:
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
饮食-其他注意:
注意少食多餐。
预防措施:
开展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以防止患儿出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