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异位妊娠疾病别名: 宫外孕疾病概述: 异位妊娠,是指凡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
养生
疾病名称: 异位妊娠
疾病别名: 宫外孕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产科、妇科
常见症状: 停经、下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
主要病因: 冲任不畅、少腹血瘀
病因-基本病因:
1、胎元阻络
素性抑郁,或忿怒过度,肝气不疏,血行不畅;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房事不节;或感染邪毒,邪与余血相搏结,致瘀血阻滞冲任;或先天肾气不足或气虚运送无力,致孕卵不能运达子宫。此证发生于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的早期。
2、胎瘀阻滞
胎元停于子宫外,继而自殒,与余血互结而成瘀,但未破损。此证发生于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的晚期。
3、气血亏脱
胎元停于子宫外后渐长,致脉络破损,血液离经妄行,血亏气脱而致厥脱。此证发生于输卵管妊娠已破损期。
4、正虚血瘀
胎元停于子宫外,继而自殒,阴血外溢但量较少,气随血泄,离经之血积聚少腹。此证发生于输卵管妊娠已破损期。
5、瘀结成癥
胎元停于子宫外,自殒日久,离经之血与胎物互结成瘀,久积少腹成癥。此证发生于输卵管妊娠已破损期的晚期。
诊断-诊断原则:
1、病史
(1)既往可有盆腔炎性疾病、不孕症、异位妊娠等病史。
(2)多有停经史。
2、症状
(1)下腹痛
早期可有一侧下腹隐痛;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突感一侧下腹疼痛或撕裂样剧痛,持续或反复发作,常伴有恶心呕吐、肛门坠胀和排便感。
(2)阴道流血
阴道有不规则流血,量少,亦有阴道流血量较多者,可同时排出蜕膜样组织。
(3)晕厥与休克
由腹腔内急性出血和剧烈腹痛引起,初始或轻者出现晕厥,严重者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休克程度与腹腔内出血的速度及血量成正比,但与阴道流血量无明显关系。
(4)腹部包块
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所形成的血肿时间较久者,由于血液凝固并与周围组织或器官发生粘连,形成包块。
3、检查
(1)全身检查
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腹腔内出血较多时,出现面色苍白,脉数而细弱,血压下降等;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以患侧为甚,但腹肌紧张不明显;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
(2)妇科检查
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有宫颈举摆痛;子宫略增大,小于孕月,质稍软;一侧附件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可扪及质软有压痛的包块。若输卵管妊娠破损内出血较多时,阴道后穹窿饱满,宫颈举摆痛明显,子宫有漂浮感;一侧附件区或子宫后方可触及质软肿块,边界不清,触痛明显。陈旧性输卵管妊娠时,可在子宫直肠窝处触到半实质性压痛包块,边界不清楚。
4、辅助检查
(1)血HCG测定
常低于同期的正常宫内妊娠水平,动态监测其上升幅度也常小于同期的正常宫内妊娠的升幅。
(2)B超检查
宫内未见妊娠囊,一侧附件区出现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包块,包块内或可见原始心管搏动。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时可见盆腔、腹腔积液。
(3)诊断性刮宫
刮出的宫内组织物病理检查未见绒毛等妊娠组织物。
(4)阴道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
腹腔内出血较多时,可经阴道后穹窿或腹腔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血。
(5)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
可见患侧输卵管局部肿胀增粗,表面紫蓝色;或患侧输卵管管壁见破裂口,破口处活动性出血;或患侧输卵管伞端血块附着,或活动性出血,腹腔内或可找到妊娠组织物。
本病的诊断需根据上述病史、症状和检查综合考虑。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1)既往可有盆腔炎性疾病、不孕症、异位妊娠等病史。
(2)多有停经史。
2、症状
(1)下腹痛
早期可有一侧下腹隐痛;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突感一侧下腹疼痛或撕裂样剧痛,持续或反复发作,常伴有恶心呕吐、肛门坠胀和排便感。
(2)阴道流血
阴道有不规则流血,量少,亦有阴道流血量较多者,可同时排出蜕膜样组织。
(3)晕厥与休克
由腹腔内急性出血和剧烈腹痛引起,初始或轻者出现晕厥,严重者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休克程度与腹腔内出血的速度及血量成正比,但与阴道流血量无明显关系。
(4)腹部包块
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所形成的血肿时间较久者,由于血液凝固并与周围组织或器官发生粘连,形成包块。
3、检查
(1)全身检查
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腹腔内出血较多时,出现面色苍白,脉数而细弱,血压下降等;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以患侧为甚,但腹肌紧张不明显;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
(2)妇科检查
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有宫颈举摆痛;子宫略增大,小于孕月,质稍软;一侧附件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可扪及质软有压痛的包块。若输卵管妊娠破损内出血较多时,阴道后穹窿饱满,宫颈举摆痛明显,子宫有漂浮感;一侧附件区或子宫后方可触及质软肿块,边界不清,触痛明显。陈旧性输卵管妊娠时,可在子宫直肠窝处触到半实质性压痛包块,边界不清楚。
4、辅助检查
(1)血HCG测定
常低于同期的正常宫内妊娠水平,动态监测其上升幅度也常小于同期的正常宫内妊娠的升幅。
(2)B超检查
宫内未见妊娠囊,一侧附件区出现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包块,包块内或可见原始心管搏动。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时可见盆腔、腹腔积液。
(3)诊断性刮宫
刮出的宫内组织物病理检查未见绒毛等妊娠组织物。
(4)阴道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
腹腔内出血较多时,可经阴道后穹窿或腹腔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血。
(5)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
可见患侧输卵管局部肿胀增粗,表面紫蓝色;或患侧输卵管管壁见破裂口,破口处活动性出血;或患侧输卵管伞端血块附着,或活动性出血,腹腔内或可找到妊娠组织物。
本病的诊断需根据上述病史、症状和检查综合考虑。
诊断-鉴别诊断:
1、未破损期与胎动不安鉴别
两者均可有停经史,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及下腹痛,血HCG阳性。常需根据动态测定血HCG、B超检查等进行鉴别。
2、已破损期的鉴别诊断
已破损期需与流产、急性输卵管炎、急性阑尾炎、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破裂相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的主要证候是“少腹血瘀”之实证或虚实夹杂,治疗始终以化瘀为主。本病的治疗应随着病程发展动态观察,根据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恰当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或手术治疗等措施。中医治疗只适用于输卵管妊娠的某些阶段,有其明确的适应证。并要在有输液、输血及手术准备的条件下进行。
治疗-其他治疗:
1、中药外敷
以侧柏叶、大黄、黄柏、薄荷、泽兰等研末,加适量蜂蜜调敷患侧下腹部,可活血化瘀消癥,促进包块吸收。每天1次。
2、中药保留
灌肠以毛冬青、败酱草、忍冬藤、大黄等煎液保留灌肠,可促进包块吸收。每日1次,每次l00mL。适用于胎瘀阻滞证和瘀结成癥证。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