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疣目疾病英文名称: warts疾病别名: 千日疮、瘊子疾病概述: 疣目,中医病名。是人类...
养生
疾病名称: 疣目
疾病英文名称: warts
疾病别名: 千日疮、瘊子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常见症状: 独立的坚实丘疹,表面有粗糙角化物,无自觉症状
主要病因: 肝经血燥或外感毒邪
相关中医疾病: 寻常疣
病因-基本病因:
1、肝经血燥
肝经血燥,血不养筋,筋气不荣复感风热邪毒,凝聚肌肤所致。
2、外感毒邪
皮肤外伤染毒,或为搔抓导致毒行而发。
症状-典型症状:
1、皮损可以发生在皮肤的任何部位,但以手足背、手指、足缘或甲廓等处常见,亦可见于头面部。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压痛。
2、初起为孤立的粟粒至绿豆大小半球状角质性丘疹,数周或数月后,逐渐增大至豌豆大或更大,皮色灰褐、黄褐或正常,表面呈乳头瘤状增生,粗糙不平,或有裂隙,触之坚硬,周围无炎症。摩擦或撞击时易出血。初起时多为单个,可因自身接种而增多至数个或更多。
3、本病病程缓慢,有自限性,可自愈,愈后不留痕迹。本病尚有以下特殊类型
(1)丝状疣,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起,长约1cm,正常皮色或棕灰色,好发于眼睑、颈、颊等处,一般无自觉症状。
(2)指状疣,为在同一个柔软的疣基础上发生的一簇指状角质性突起,可互相合拢,形如菊花心,好发于头皮、趾间,经久不消。
检查-实验室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1、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2、好发于手背、手指、足、甲缘等处。
3、皮损针头至豌豆大小,半圆形或多角形丘疹,表面角化粗糙,质地坚硬,呈灰褐色。或正常皮色,顶端可呈乳头样增生。
4、大多无自觉症状,偶有压痛,撞击或摩擦时易出血。
诊断-诊断依据:
1、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2、好发于手背、手指、足、甲缘等处。
3、皮损针头至豌豆大小,半圆形或多角形丘疹,表面角化粗糙,质地坚硬,呈灰褐色。或正常皮色,顶端可呈乳头样增生。
4、大多无自觉症状,偶有压痛,撞击或摩擦时易出血。
诊断-鉴别诊断:
1、疣状痣
幼年开始发病,疣状角化皮疹呈线状排列,多与神经分布一致。
2、鼠乳
皮损为半球状隆起,表面呈蜡样光泽,中央有脐状凹陷,可查见软疣小体。
3、疣状鸭陷疮
不规则的疣状斑块,四周绕以红晕,表面裂隙,压之则有少量脓汁外溢,结核菌素试验常为阳性。
治疗-其他治疗:
1、药物外洗
选用香木水洗剂,或木贼草、香附、生牡蛎各30g,蜂房10g,每日1剂,水煎擦洗患处,每次20-30分钟。
2、药物点涂
可选用千金散、鸭蛋子油、斑蝥膏、水晶膏等,外点疣体上,但注意保护周围健康皮肤,2-3日外点1次,直至疣体完全脱落。
3、结扎疗法
对头大蒂小的疣或丝状疣,可用丝线或头发丝结扎,逐渐收紧,可使疣体脱落。
4、椎疣法
在疣体根部,用棉棒或刮匙(刮匙头部用棉花包裹),与皮肤呈30°,向前均匀用力推之。若疣体立即推除,表面压迫止血,并用纱布加压包扎;若残留少许疣体经过1个月后再推1次。
预防措施:
避免对皮损摩擦和撞击,以防出血和继发感染。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