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滞颐疾病别名: 流涎、流口水疾病概述: 滞颐,中医病名。指儿童口涎不自觉地从口内流溢出来...
养生
疾病名称: 滞颐
疾病别名: 流涎、流口水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小儿科
常见症状: 小儿涎液增多,自动流出口外
主要病因: 脾胃实热,脾胃虚寒
相关中医疾病: 流涎症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病因-基本病因:
1、脾胃实热
涎为脾之液,廉泉为津液的道路,由于脾胃实热热盛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廉泉开则不能制约唾液,故口涎外流。
2、脾胃虚寒
多因过服峻剂或久病脾胃虚寒,脾虚则不能收摄津液,涎不归原故涎自出。
治疗-其他治疗:
1、白附子捣烂,用米醋或面粉做成薄饼一块,在临睡时敷在双脚的涌泉穴,再用绷带固定,早晨拿去。
2、每日临睡时,取热水一盆,加入白矾一勺,溶化后,泡洗双足。
3、属小儿吞咽唾液的能力低下,可示范小儿作反复吞咽动作也可帮助减少流涎。
4、吴萸适量,研为细末,加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附子、或天南星、或肉桂亦可。
5、吴萸、益智仁、胆南星各等量,研为细末,米醋调为稀糊状如上法外敷。
6、明矾15-20g,研为细末,用开水化开,再加温水适量降至38-40℃左右时,水量以浸没足背为佳(浸脚容器不宜过大,以恰好容下双足为佳)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连续3天。
预防措施:
1、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清洁口腔。
2、积极治疗引起流涎的原发病如面神经麻痹、脑炎后遗症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