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斑秃疾病英文名称: alopecia areata疾病别名: 鬼剃头疾病概述: 斑秃(a...
养生
疾病名称: 斑秃
疾病英文名称: alopecia areata
疾病别名: 鬼剃头
疾病概述:
斑秃(alopecia areata,AA)俗称“鬼剃头”,为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脱发,脱发区边界清楚、无瘢痕、无炎症反应。目前多认为与情绪应激、内分泌、遗传和自身免疫等有关。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直系亲属有人患斑秃,则本人发病风险增大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头部
常见症状: 局限性斑块状脱发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情绪应激、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毛发轻拉试验、显微镜检查
重要提醒: 脱发区头发多可再生,但有可能复发
相关中医疾病: 油风、鬼舔头
临床分类:
1、根据毛发受累范围分类
(1)局限性斑状斑秃(AAP):发生在某一部位,边界清楚的斑片状脱发。
(2)全秃(AT):头发迅速全部脱失。
(3)普秃(AU):头发、胡须、眉毛、睫毛、腋毛、阴毛和全身毳毛(毳毛在医学上指除头发、阴毛、腋毛以外,其他部位所生的细毛)全部脱落。
2、根据脱发区形状和分布部位分类
(1)斑片状斑秃:这是最常见的斑秃类型,可以单发,也可能多发。
(2)网状型斑秃:当斑片不断增多,脱发区和有毛发区融合成了密集、多发的秃发斑,可形成网状。
(3)带状型斑秃(也称为匐行型斑秀):脱发区域主要是沿着枕部发际线分布,看上去是枕部的发际线上移,还可以累及额部发际线和鬓角。
(4)中央型斑秃:秃发区域主要集中在头顶和上枕部,与带状型斑秃正好相反。
(5)弥漫型斑秃:全头皮的弥漫性脱发,均匀分布或者不均匀分布,但很难发现明显的秃发斑。急性弥漫型斑秃可在一周至数周内发展至全秃。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有研究显示,正常人群中斑秃的发病率大概在1.7%左右,在这当中,又会有 7%~10%的患者表现为极其严重的斑秃。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壮年多见。
2、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病因-总述:
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情绪应激、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约25%患者有家族史,神经精神因素被认为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病因-基本病因:
1、免疫功能紊乱
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识别和抵抗外界微生物的侵袭。但在某些情况下,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不能分辨正常细胞,攻击毛囊,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破坏正常毛囊的结构,导致毛发生长异常、色素产生减少和斑状脱发。
2、遗传
有研究显示,25%的斑秃患者有家族史。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其同时患斑秃的几率远远大于异卵双胞胎,这些都提示其与遗传有关。
症状-总述:
斑秃发生时,通常没有特殊感觉,头皮外观也没有红肿、脱屑等炎症反应。一般都是无意中偶然发现的,如理发时被理发师发现,或者梳头时,自己突然发现头皮某块区域内的毛发快速、大量地脱落,或头皮上出现一个或数个圆形或椭圆形的秃发斑。有时,在胡须、眉毛、睫毛等处也可见这种情况发生。秃发斑周围的头发通常容易松动、脱落,从而逐渐扩大,有时在秃发斑内,能看到几根残存的毛发。
症状-典型症状:
1、脱发区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10cm,数目不等,边界清楚,范围不等,有的患者甚至毛发全部脱落。
2、患处皮肤光滑,无炎症,无鳞屑,无瘢痕。
3、边缘毛发松动,很易拔出。
4、病程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多数能再生,但也能再次发生。
症状-病情发展:
斑秀的发生发展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进展期、静止期、恢复期。
1、进展期
秃发斑面积进一步扩大,也可能出现新的秃发斑。此时,脱发区周围,看起来正常的头发,轻轻拉扯后即可脱落。这就是在就诊时,医生经常会做的“拉发试验"阳性的表现。
2、静止期
此时没有新的秃发斑出现。梳头、洗头时,脱发的数量恢复至正常。脱发区边缘头发不再松动,3~4个月后进入恢复期。
3、恢复期
脱发区内有新的毛发长出,开始为淡黄色的细软毛发,然后逐渐变黑、增粗,变为外观正常的毛发。
症状-并发症:
部分患者可能会合并存Down综合征、甲状腺病、白癜风等疾病。
症状-伴随症状:
1、部分患者出现头发、眉毛、睫毛、腋毛、阴毛和全身毳毛全部脱落的普秃。
2、伴随指甲病变,表现为指(趾)甲凹凸不平、粗糙或脱落,儿童常见。
就医-门诊指征:
1、突然一个或多个斑块状、边界清晰的脱发区;
2、脱发斑块有扩大趋势;
3、头发全部脱落;
4、眉毛、睫毛等毛发也脱落;
5、伴情绪、心理异常;
6、伴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首诊科室为皮肤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检查头部了解脱发情况,注意提前取下假发、帽子,避免影响检查。
3、必要时还可能需行血常规、激素等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曾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脱发症状是何时出现的?近期脱发情况有加重吗?
2、您的脱发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突然出现的?
3、您以前有过脱发症状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4、您除脱发,是否还存在头皮瘙痒、脱屑等症状?
5、您使用过药物或洗护产品治疗脱发吗?有哪些?
6、您的父母、兄弟姐妹中有人存在脱发情况吗?
7、您曾经或目前是否患有甲亢、贫血、头癣等疾病?
8、您脱发期间是否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癌药、抗凝药物等?
9、您有频繁烫发、染发或扎发过紧等情况吗?
10、您近期精神状态和休息情况如何?有无压力过大、长期失眠等情况?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出现斑秃的原因有哪些?
2、我的脱发能治好吗?
3、我现在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4、我目前应该如何进行治疗?需要住院吗?
5、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6、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7、治好后脱发症状还可能复发吗?
8、我回家后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观察脱发区的形状,并检查患者的头皮。医生可能轻轻地拽几根头发或者拔一些头发。如果脱发的原因不明,医生可能会做一些检查来寻找可能导致脱发的疾病。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检查时应注意秃发的分布和部位;头皮有无炎症、瘢痕、萎缩或鳞屑;毛发有无折断、光泽消失或结构异常等。
2、头发牵拉试验
医生会进行轻拉试验,轻拉脱发区毛发。斑秃患者脱发区域边缘头发松动,很容易拔出,轻拉试验为阳性。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显微镜检查
脱发边缘拔出的头发,镜下可见头发下端萎缩,呈上粗下细的“!”样,称感叹号状发。
2、血液检查
对原因不明脱发者,可能需要抽血化验来寻找病因。如怀疑甲状腺疾病者,需要检查甲状腺功能等。
检查-其他检查:
皮肤镜检查;把毛发镜探头放在需要检查的头皮上,通过光学放大作用,医生可以细致地观察头皮、头皮血管、色素、毛根、毛干等。患者在检查时只需放松并保持不动,听从医生要求,露出需要检查的部位即可。皮肤镜下,斑秃患者可发现有黑点征、断发征、感叹号样发、黄点征、毒毛(细毛)等表现。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推测患者的一些患病原因,然后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化验等来诊断斑秃。
诊断-鉴别诊断:
1、假性斑秃
脱发区皮肤萎缩凹陷、光滑而带有光泽,无正常的毛囊口,边缘无上粗下细的“感叹号”样毛发。
2、先天性秃发
先天性局限性禿发常与表皮痣、表皮发育不良、非瘢痕性局限性秃发等疾病有关,还可表现为顶部秃发、颅缝秃发、三角形秃发等类型。先天性全秃常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头发多在出生后1~6个月内脱落,并不再有毛发生长;有些则出生时即无头发。有些患者可同时有甲、牙齿、骨骼的发育缺陷等先天性异常。
3、生长期秃发
多与X线照射、化疗或重金属中毒等有关,头发呈弥漫性无模式性的脱落,发病往往较急,进展较快。
4、黏蛋白性秃发
脱发斑为非炎症性鳞屑斑或炎症性红斑,其上有群集性毛囊性丘疹,有时可从毛囊性丘疹中挤出黏蛋白,组织病理早期可见外毛根鞘内黏蛋白沉积,后期可见毛囊内大的黏蛋白充盈性囊性间隙。
5、头癣
头白癣为灰白色鳞屑性斑片,头发距头皮2~4mm折断,外围白色菌鞘,真菌检查阳性,多见于儿童。黑点癣,头皮损害类似头白癣,但损害小而数目多,常伴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病发往往露出头皮即行折断,非脱发,真菌检查阳性。黄癣秃呈萎缩性瘢痕,其上稀疏散在残存毛发,有时尚见有黄癣的典型症状。
6、拔毛癖
患者有精神异常,常不自觉地频频拔除毛发,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可以鉴别。
7、麻风脱发
脱发由发际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仅沿血管径路有片状或线状的毛发残留。他处头发均完全脱落,除脱发外兼有麻风其他损害及感觉异常。
8、秃发性毛囊炎
先发生毛囊化脓性炎症,愈后呈萎缩型瘢痕,易反复再发。
9、梅毒性脱发
有梅毒病史或不洁性交史。脱发呈虫蚀状,不规则分布,脱发区脱发也不完全。多见于枕颞侧,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
治疗-治疗原则:
斑秃治疗的目的是阻止疾病的发展,减缓脱发症状并促进生发。一般选用局部或系统药物治疗,还可进行光电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尽量寻找可能的病因及诱发因素并去除。如积极治疗糖尿病、神经衰弱、感染等,去除诱发因素。
2、保持心情愉悦舒畅,解除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了解病程及预后,树立治疗信心。
3、对有严重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的患者,可酌情服镇静剂、神经调节剂等。
4、饮食调整,补充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
治疗-药物治疗:
1、局部药物治疗
(1)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毛囊周围炎症,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疼痛、皮肤萎缩及色素脱失,且当治疗中断后复发率较高。
(2)外用糖皮质激素: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已广泛用于治疗儿童斑秃或脱发面积< 50%的成人斑秃,毛囊炎是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3)外用米诺地尔:临床上常与其他方法联用治疗斑秃,具有扩张局部血管、促进毛发从休止期进入生长期、加速毛发再生等作用。
(4)外用地蒽酚(蒽林):蒽林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病程长的成人或儿童斑秃患者。其不良反应包括毛囊炎、接触性皮炎、局部淋巴结肿大等。
(5)外用接触致敏剂:在斑秃皮损上使用致敏剂,从而诱发人工性接触性皮炎,后者可使局部毛发再生。二苯环丙烯酮是目前治疗斑秃最常用的接触致敏剂。
2、口服药物治疗
(1)镇静剂:对于精神紧张、焦虑、失眠的患者可给予镇静剂,如地西泮等。
(2)免疫调节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等,
治疗-相关药品:
糖皮质激素、米诺地尔、地蒽酚、二苯环丙烯酮、环孢素A、养血生发胶囊、乌鸡白凤丸、六味地黄丸、元康胶囊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须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照射、准分子激光、光动力疗法、低能量激光及点阵二氧化碳激光等均对斑秃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治疗-治疗周期:
斑秃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0-30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1、中医内治
(1)辨证论治:中医认为肾主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毛发生长依赖精血的充养,故认为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是斑秃的基本病机,逐渐趋于以肾虚、血虚、血瘀论治,治疗上多以补益肝肾、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为主。有的学者将斑秃分为血热风燥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肝肾不足证四型,分别以凉血消风散、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八珍汤、七宝美髯丹为基础加减治疗。
(2)中成药 :许多具有免疫调节、活血化瘀或调节内分泌的作用的中成药,也可用于治疗斑秃,如养血生发胶囊、乌鸡白凤丸、六味地黄丸、元康胶囊等。
(3)其他:有研究表示,何首乌、款冬花、女贞子、锁阳、三七叶等也可以单味水煎治疗斑秃,但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2、中医外治
(1)中药外治:中药可以制成酊剂、霜剂、溶液剂等,用于外搽、外洗、熏蒸、湿敷。其中酊剂是将药材用一定浓度乙醇提取或溶解而成的澄清液体制剂,是斑秃中药外治最为常用的剂型。常用的市售成药有5%~10%斑蝥酊、20%补骨脂酊、10%~25%川椒酊等。另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制药技术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皮下注射或肌注,如复方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何首乌注射液。
(2)针灸治疗:主要有梅花针、毫针、七星针、火针、耳针、电针、灸法、穴位注射、穴位刺血等。梅花针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促进皮损处的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瘀生新,改善头皮局部营养代谢,促进头发新生。艾灸温经散寒、祛风通络,通过升高患部皮温,使血管扩张、皮肤充血,从而改善脱发区的血液循环,使毛囊营养增加,加快脱发区的毛发生长。
预后-一般预后:
多数斑秃患者仅有一片或数片脱发区,病程持续数月,少数患者可反复发生或边长边脱落。 重者持续进行,脱斑区域彼此融合,渐渐形成大片的脱发,病程长达数年。
头皮边缘部位(特别是枕部)毛发较难再生。匐行性斑秃、伴甲损害、儿童期发病、具有特应性体质以及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1、影响外观,患者可能自卑,而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
2、斑秃易复发。
3、部分患者很难治愈。
预后-自愈性:
1、斑秃可以自然痊愈,通常 40%~70%局限性斑状脱发的患者可完全恢复。
2、受累面积越大,毛发全部再生的几率越小,越容易迁延不愈。
3、急性泛发性全秃例外,其脱发进展很快,但是自愈的几率很高。
预后-治愈性:
1、病情轻者预后较好,可自愈或治愈。
2、病情重者很难治愈。
预后-治愈率:
大多数患者可自愈或治愈。
预后-根治性:
斑秃很难根治。
预后-复发性:
斑秃易复发,初发于儿童者复发较多,儿童的全秃患者很难恢复。
日常-总述:
斑秃,尤其是全秃和普秃,严重影响外观,使患者心理压力增大,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及时治疗、有效的日常护理及预防至关重要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斑秃影响了人的外观,患者会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影响社会交往和正常生活。
(2)脱发时间较长的患者,往往经过多种方法的治疗均没有效果,从而对治疗失去信心。
(3)患者可能因为疾病的时间较长,不易治愈或脱发影响外观形象等问题导致心理压力过大。斑秃病情越严重,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就越大,患者较正常人更容易发生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精神症状又会成为诱因进一步诱发斑秃加重,进入“病情加重—负性情绪—病情恶化”的恶性循环。
2、自我调节
患者应学习和了解疾病,保持乐观态度,消除负面情绪及精神负担,对治疗树立信心,积极遵医嘱治疗和护理。调节情绪的小技巧包括深呼吸、冥想、静坐、听音乐、运动等。
3、家属和陪护人员
应做到热情细心,在日常生活中全方位关注患者身心情况,了解患者情感动向,及时消除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建立患者治愈信心。对内向或有不良情绪不愿倾诉的患者更应给予足够的耐心,同时运用倾听、共情、安慰与开导、解释、暗示、建议和指导等方法,积极引导患者敞开心扉,战胜不良情绪。
日常-用药护理:
1、使用外用药
(1)注意掌握正确的外用药使用方法。比如有的外用药,使用时应保证头皮清洁干燥。且应遵医嘱足量足疗程应用,不随意中断。
(2)注意观察涂抹部位有无瘙痒、红斑、水疱、丘疹等疑似过敏的情况,一旦发现,立即停药,清洁干净并就医咨询换药。
2、口服激素者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可能出现肥胖、血压异常、血糖异常。日常应注意监测。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心情舒畅,保证睡眠充足,不熬夜。
2、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头发及头皮的清洁,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发水,避免烫染头发,尽量不使用吹风机。
3、进行光电治疗者要注意防晒。
饮食调理:
饮食无特殊禁忌,主要应注意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充足均衡。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多摄入植物蛋白和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大豆、黑芝麻、蛋类、禽类、带鱼、虾、熟花生、菠菜、鲤鱼、香蕉、 胡萝卜、马铃薯等。
2、适量补充碘元素和维生素E 。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饮食禁忌:
1、避免烟、酒。
2、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葱、蒜、韭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
3、忌油腻、燥热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 。
4、忌过食糖和脂肪丰富的食物。
预防措施:
斑秃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但可以从避免风险因素方面预防疾病发生。
1、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精神压力过大时,可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减压,如松弛体操、散步、深呼吸等。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3、劳逸结合,作息规律。
4、保证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的摄入,多食水果蔬菜,少食辛辣刺激类食物,少饮酒。
5、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碱性过强的肥皂洗头。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