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苯丙胺中毒疾病英文名称: amphetamine poisoning疾病概述: 苯丙胺又...
养生
疾病名称: 苯丙胺中毒
疾病英文名称: amphetamine poisoning
疾病概述:
苯丙胺又称苯齐巨林、安非他明、非那明,由人工合成,有较强的中枢兴奋作用。苯丙胺中毒(amphetamine poisoning)为口服或注射过量苯丙胺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平衡失调,从而导致精神症状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为恶心、头痛、兴奋话多、欣快,严重者可有意识模糊、惊厥等表现。大剂量或反复使用苯丙胺,可以成瘾,甚至致人死亡。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报销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恶心、呕吐、口渴、出汗、发热,头痛、兴奋话多
主要病因: 过量或者长期服用苯丙胺类兴奋剂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血生化检查、肌钙蛋白测定、毒物鉴定、血药浓度监测
重要提醒: 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会给滥用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损害,过量使用甚至可致人死亡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发病率暂无权威文献报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无特发人群。
病因-总述:
苯丙胺中毒多因患者过量或者长期服用苯丙胺类兴奋剂,造成药物中毒。服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后,药物作用于脑干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部位,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从而产生神经和精神效应。
症状-总述:
苯丙胺中毒通常是短期大量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后所出现的一种中毒状态,可有恶心、呕吐、头痛、口渴、兴奋话多、欣快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惊厥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躯体症状
大量滥用苯丙胺类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口渴、出汗、发热,头痛,部分患者可出现咬牙、共济失调,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或减慢,严重者出现心律失常、循环衰竭,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2、精神症状
临床特征以类躁狂状态多见,表现为明显的兴奋话多、欣快、激越、失眠、动作增多、性欲亢进、冲动甚至攻击行为。症状较严重者可出现谵妄状态,表现为意识模糊、幻觉、思维松散、逻辑性差、判断能力下降、妄想、注意力涣散、刻板动作或言语等。
症状-并发症:
1、心血管系统病变
苯丙胺类兴奋剂对外周交感神经产生拟交感兴奋作用,血管的急剧收缩和血压的升高会引起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
2、神经系统病变
苯丙胺类兴奋剂有较强的神经毒性,长期使用会出现多巴胺功能缺陷相关的障碍,如肌张力障碍、肌阵挛、共济失调、不自主运动等各类运动障碍。
3、消化系统病变
苯丙胺类兴奋剂可抑制摄食中枢,导致食欲下降、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等。慢性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常出现口干、牙周疾病、龋齿、牙齿磨损等表现,俗称“冰毒口腔”。
4、内分泌系统病变
苯丙胺类兴奋剂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血糖升高,慢性患者可导致糖耐量异常或并发糖尿病。
5、运动系统病变
大剂量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可导致刻板样动作、震颤、抽搐,肌肉过度收缩、高热等会损伤肌细胞膜,引起横纹肌溶解。
就医-急诊指征:
1、服用苯丙胺类药物后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2、突然出现兴奋话多、冲动甚至攻击行为。
3、突然出现幻觉。
4、突然出现惊厥、昏迷、意识障碍等症状。
5、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急诊科范畴,患者可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量用法,方便与医生沟通。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由家属陪同,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多久了?
2、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3、您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是否进行过治疗?具体如何治疗?疗效怎样?
5、您最近有用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这种疾病严重吗?能治愈吗?
3、您觉得我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治疗?
4、治疗周期多久?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治疗后还有可能复发吗?
7、在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8、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头痛、兴奋话多、甚至攻击行为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行体格检查,然后可能建议患者做心电图、毒物鉴定、血药浓度监测、血生化检查、肌钙蛋白测定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然后会检查患者有无神经精神异常。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毒物鉴定
医生会嘱患者留取呕吐物、残余饮料或血、尿等行毒物鉴定,有助于诊断。
2、血药浓度监测
血清中苯丙胺浓度>0.5mg/L即为中毒,浓度>2.0mg/L则可致死。
3、血生化检查
可能有肝肾损害,血清电解质数值异常。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可有轻度升高。
4、肌钙蛋白测定
患者可能会出现肌钙蛋白阳性。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检查:患者在做心电图前不能佩戴手表和手机,以免对结果产生干扰。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露出手腕、脚踝及前胸部,医生将会用酒精棉球擦拭以上皮肤,而后将连有电极的夹子轻轻夹住四肢皮肤,用电极连着的小球放在胸壁上的固定位置后进行测试。心电图可能显示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明确的服用苯丙胺药物病史、临床表现(头痛、兴奋话多、幻觉),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毒物鉴定、血药浓度监测等)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除外精神分裂症、热射病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精神分裂症
两者均可导致情绪激动、幻听、幻视及类偏执狂、妄想等症状,但苯丙胺中毒患者,有明确的应用苯丙胺药物病史,并且在停药后短期内可恢复正常。
2、热射病
热射病会引起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的损害,各种症状表现的发生没有明确的时间顺序,但最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的损害,早期即可出现意识模糊、谵妄等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表现。热射病患者一般有高温环境、长时间运动或劳累病史,而苯丙胺中毒患者一般有明确的服用苯丙胺药物病史。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苯丙胺中毒的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轻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主要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口服中毒者,应予控制惊厥、洗胃、导泻治疗,此外,还需保持呼吸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治疗-对症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给氧,昏迷病人可考虑气管插管,使用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镇静
防惊厥发生,过度兴奋病人,医生会控制中枢神经兴奋及惊厥,使用地西泮或苯巴比妥钠。
3、降压
血压过高者,医生会适当降压,例如选用硝苯地平或利血平等降压药物。
4、减少环境刺激
保持安静,减少环境刺激,给予充分安慰、支持,减轻因幻觉、妄想所导致的紧张不安和行为紊乱。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特效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硫酸镁、氯化铵、地西泮、苯巴比妥钠、硝苯地平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对于严重中毒者,医生可使用腹膜透析或者血液透析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苯丙胺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轻者症状不明显,可通过不再口服或者注射苯丙胺彻底去除病因、减缓病情发展速度,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较好;重者可能出现伴危急心血管衰竭的拟交感神经危象,若延误治疗会有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死亡。
预后-危害性:
1、持续滥用苯丙胺会引起神经化学紊乱,会产生成瘾等后果。并且在大量应用或长期使用后,突然停用苯丙胺可引起戒断综合征(表现如烦躁不安、快感缺乏、乏力、睡眠增多、失眠、激越状态、焦虑、药物渴求以及食欲增加等)。
2、病程迁延、反复,极易影响患者心理健康,降低生活质量。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不可自愈。
预后-治愈性:
本病一般可通过积极治疗,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苯丙胺中毒患者,身心均会有所损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加关注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日常-心理护理:
如果长期使用苯丙胺药物,较易产生成瘾性,病程迁延、反复,从而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
日常-生活管理:
1、适量运动,可参加愉快的、非竞争性的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
2、患者禁止接触管制刀具、剪刀、指甲钳、标签不明的药品等危险物品,根据病情需要,患者家属在日常需要细心陪护。
3、保证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睡眠充足,饮食健康。
4、居住环境应保持安静,避免嘈杂。
饮食调理:
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保证营养的摄入量,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
饮食建议:
1、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补充优质蛋白质,可多吃瘦肉、牛奶。
2、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多种维生素。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4、少食多餐。
5、对食欲欠佳者,可根据患者平时饮食习惯,选择喜爱吃的食物。
饮食禁忌:
1、戒烟戒酒,忌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2、忌高盐高脂、油腻饮食。
3、避免暴饮暴食。
预防措施:
严格遵医嘱使用苯丙胺类药物,不能擅自大量或长期应用,可避免中毒或成瘾。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