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鼻红粒病疾病英文名称: granulosis rubra nasi疾病概述: 鼻红粒病(...
养生
疾病名称: 鼻红粒病
疾病英文名称: granulosis rubra nasi
疾病概述:
鼻红粒病(granulosis rubra nasi)是一种发生于儿童鼻部的局限性红斑、丘疹性皮肤病。本病临床少见,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多发生于儿童。主要表现为鼻尖多汗、鼻部红斑、丘疹等。本病大多持续至青春期可自行消退,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材、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小儿科、皮肤科
发病部位: 鼻
常见症状: 鼻尖多汗、鼻部红斑、丘疹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因此家族中有患此病的人应多加注意,出现鼻尖多汗、鼻部红斑、丘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临床少见,具体发病率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好发于儿童,男女均可发病,发病高峰期为7~12岁,但也可在青春期或成人期发病。
2、有本病家族史的人。
病因-总述:
本病病因不明,多数患者往往有家族史,但遗传机制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本病是血管舒缩神经发生障碍时引起的局限性多汗症,但尚未得到证实。
症状-总述:
鼻红粒病的患者大多无自觉症状,偶有瘙痒和发凉。患处的皮损主要表现为鼻尖多汗、鼻部红斑、丘疹,部分患者可能有脓疱、水疱等。患者多数伴有手掌和脚掌多汗,可能有冻疮或手足发绀。
症状-典型症状:
1、鼻尖多汗
开始表现为鼻尖多汗,可持续多年,数年后出现其他症状,但多汗仍可贯穿整个发病期。
2、鼻部红斑
为边界不太明显的一片弥漫性红斑,多出现在鼻尖和鼻翼,也可蔓延至上唇、脸颊和额头,整个红斑区域均出汗明显。
3、丘疹
为红斑处的针尖大小或稍大的圆形柔软丘疹,呈淡红色或暗红色,无脱屑,不会破溃,不会形成瘢痕,相邻丘疹不会融合。部分患者可能丘疹很少或不太明显。
4、其他
部分患者可能有串珠状水滴的表现,少数患者红斑处可能有小脓疱和小水疱。患处多无自觉症状,偶有瘙痒和发凉,但无疼痛。
症状-并发症:
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症状-伴随症状:
患者多数伴有手掌和脚掌多汗。部分患者伴有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可能导致冻疮或手足发绀。
就医-门诊指征:
出现反复或持续的鼻尖多汗、鼻部红斑、丘疹等症状时须前往门诊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一般就诊于儿科或皮肤科即可。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穿着宽松的衣服,方便医生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最好在家属陪同下就医。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或使用一些外用药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物。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里不舒服?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这些症状什么时候会加重?什么时候会缓解?
3、除了您之前说的不舒服外,还有什么其他地方不舒服吗?
4、您之前有出现过这些症状吗?
5、您之前还有去哪里看过这个病吗?效果怎么样?
6、您的家人中有人有类似的症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得的是什么病?严重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会有疼痛吗?
3、我需要住院吗?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多久可以治好?
4、这个病的治疗费用高吗?医保报销吗?
5、这个病治好后会复发吗?皮肤表面会留疤吗?
6、我平时应注意什么?有什么不能吃的吗?
7、我以后还要来复查吗?
8、这个病会遗传吗?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鼻尖多汗、鼻部红斑、丘疹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首先会询问病史,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观察患者是否有异常体征,其次会建议做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排除其他疾病。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会观察患者鼻部的皮肤,患者会有鼻部的水滴、红斑、丘疹,还可能有脓疱、水疱等。
2、触诊
医生会用棉签触碰患者的鼻部,棉签上会有水迹。医生可能会用玻片轻压丘疹,可以看到丘疹消失。
检查-病理检查:
丘疹处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真皮血管和淋巴管扩张,以及汗管扩张可呈囊性,汗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表皮、结缔组织和毛囊皮脂腺正常。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幼年发病,皮疹大多局限于鼻部,表现为鼻部红斑和多汗,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诊断。医生在诊断该病时需要排除酒渣鼻、寻常痤疮、红斑狼疮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酒渣鼻
多见于中年人,有反复的丘疹和脓疱,无局部多汗现象,常伴皮脂溢出,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明显。组织病理检查可见毛囊或皮脂腺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根据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检查可以鉴别两者。
2、寻常痤疮
好发于青春期,皮损好发于面颊、额头和下颌,典型皮损为圆锥形丘疹,顶端呈黄白色,或顶端为米粒至绿豆大小的脓疱,炎症进展可有结节或囊肿形成。根据两者临床表现的不同可以鉴别。
3、红斑狼疮
常发生于中老年女性,典型皮损为对称分布于面部和鼻梁部的蝶形红斑,可伴有明显的面部肿胀,实验室检查多有异常。鼻红粒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有助于两者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鼻红粒病的治疗目的是使多汗、红斑、丘疹等症状减轻或消失。本病至青春期大多可自行消退,通常不需特殊处理,也可以使用一些角质促成剂、抗炎剂以缓解症状,必要时采用液氮冷冻疗法以消除症状。
治疗-一般治疗:
鼻红粒病的患者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冬天时注意保暖,防止冻伤。
治疗-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剂
如吲哚美辛洗剂或霜剂,对于缓解症状有一定效果。
2、保护剂
患处多汗或红斑明显者,可用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复方硫磺洗剂,以减少摩擦,缓解对皮肤的刺激,同时有一定的保持局部干燥的作用。
3、角质促成剂
丘疹明显者可外用硫磺霜或鱼石脂软膏,可以收缩血管、减轻渗出和浸润,有一定的收敛丘疹的作用。
治疗-相关药品:
吲哚美辛、炉甘石洗剂、硫磺霜、鱼石脂软膏
治疗-手术治疗:
鼻红粒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液氮冷冻治疗
有条件的鼻红粒病患者可试用液氮冷冻疗法。冷冻疗法是利用制冷剂产生低温使病变组织坏死以达到治疗目的。液氮冷冻疗法时,医生会用蘸液氮压迫患处,可见患处苍白结冰,半日后结痂,两个月后红斑、丘疹及多汗均消失。不良反应有局部疼痛、继发感染、色素改变等。
2、光子嫩肤治疗
光子嫩肤治疗是选用特定波长的强光照射皮肤,可以去除扩张的毛细血管,起到消除红斑的作用,但需多次治疗及维持治疗,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试用此种方法。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大多持续至青春期可自行消退,预后良好,少数可良久不退。
预后-危害性:
本病主要是影响美观,但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有家族史的患者须注意是否出现鼻部红斑和多汗的症状,并及时就医。
预后-自愈性:
多数患者可自愈。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治疗后一般可以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根治性:
经积极治疗后,本病通常可以根治。
日常-总述:
良好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家属应多关心、安慰患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注意休息,保持适当的锻炼,避免刺激皮肤,注意保暖,防止冻伤。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有皮肤损害的患者可能伴有心理障碍,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和皮损部位有关。由于该病皮肤损害发生在鼻部,且有多汗的症状,患者会有不适感,可能会有焦虑、烦躁不安、易怒等情绪。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多关心、照顾患者,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稳定患者情绪。
(2)不良情绪会影响治疗效果,患者可以积极了解有关疾病的治疗方法,用药注意事项及日常自我保健护理措施,并且积极配合治疗。
(3)患者应多了解治疗效果好的病例,有助于帮助建立治病信心,有良好的的心态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日常-用药护理:
1、硫磺霜使用后有瘙痒的不良反应,且局部大量应用可以被吸收,严重者可致死亡。故婴幼儿使用时应严格遵医嘱,注意用量。
2、吲哚美辛涂药部位偶有发疹、发红、瘙痒、刺痛感、干燥感,如不适感强烈应及时就医。吲哚美辛不可长期连续使用,若症状未缓解,应咨询医生。
3、外用药物使用时应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避免刺激,儿童须在家长监护下使用。
日常-生活管理:
1、患处避免机械性刺激和挤压。
2、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冻伤。
3、生活要规律,坚持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日常-病情监测:
患者应注意患处皮损有无范围、颜色、性质的变化,注意有无感染,发现异常变化应及时就医。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有利于辅助缓解局部的症状,有利于防止皮损更为严重、继发感染,有利于身心康复。
饮食建议:
1、饮食宜清淡,可以用橄榄油、花生油等植物油炒菜。
2、营养均衡,食物应多样化,尤其是婴幼儿成长发育时期,应保证摄入足够的碳水和蛋白质,如米饭、面条、瘦肉等。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苹果、西红柿、猕猴桃、黄瓜、火龙果等。
4、多喝牛奶,补充钙质。
饮食禁忌:
1、不要暴饮暴食。
2、少吃油炸、高糖、高脂肪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肥肉、饮料、膨化食品等。
预防措施:
由于本病病因不明,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