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鼻咽癌疾病英文名称: carcinoma of nasopharynx疾病概述: 鼻咽癌...
养生
疾病名称: 鼻咽癌
疾病英文名称: carcinoma of nasopharynx
疾病概述:
鼻咽癌是指好发于鼻咽顶前壁和咽隐窝的恶性肿瘤,是我国的高发肿瘤之一。常见临床症状为涕中带血、鼻塞、耳鸣、听力下降、头痛及复视等。其发生主要与感染、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因素有关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肿瘤科
发病部位: 鼻、咽喉
常见症状: 涕中带血、鼻塞、耳鸣、听力下降、颈淋巴结肿大、头痛、复视等
主要病因: 遗传因素、EB病毒、环境因素
检查项目: 颈部触诊、EBV血清学检查、CT、MRI、活体组织检查
重要提醒: 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回吸性涕中带血、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检查。
临床分类:
鼻咽癌的病理分型迄今国际尚无统一标准,1988年国内制定的“鼻咽癌诊治规范”将其分为:原位癌、微小浸润癌、鳞状细胞癌、泡状核细胞癌、未分化癌、腺癌。其中低分化鳞癌最常见。
流行病学-发病率:
鼻咽癌是我国的高发肿瘤之一,占头颈部肿瘤发病率的首位。
流行病学-死亡率:
据2016年梁锌等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群的鼻咽癌死亡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位居全球鼻咽癌死亡的第23位。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鼻咽癌好发于40~50岁人群,男性多见。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鼻咽癌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现,尤其多见于非洲、东南亚(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也是鼻咽癌的最高发地区之一,其中以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更为常见。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在中国,老年鼻咽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式的愈发严峻,发病人数逐渐呈上升趋势。
病因-总述:
目前研究认为,鼻咽癌的发病与家族遗传、病毒因素(主要为EB病毒)、不良的饮食习惯、居住环境、地域等有关。在日常生活中,嗜食腌制食品、吸烟等不良习惯可增加其发病风险。
病因-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鼻咽癌患者具有种族及家族聚集现象,某些遗传因素和鼻咽癌的发病密切相关。
2、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
感染EB病毒会引发鼻咽癌。
3、不良饮食习惯
我国鼻咽癌高发区居民多有食用咸鱼、腊味等腌制食品的习惯,这些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研究表明亚硝胺类化合物可能会导致鼻咽癌的发生。
4、环境因素
(1)鼻咽癌高发地区的大米和水中微量元素镍含量较高,实验证实镍可以促进亚硝胺诱发鼻咽癌。
(2)厨房油烟聚积物具有间接的致突变作用和细胞遗传毒性,特别是在室内空气流动性较差的情况下,危害更严重。
病因-危险因素:
有家族遗传史、嗜食腌制食品、吸烟等因素可增加鼻咽癌的发病风险。
症状-总述:
患者早期常出现回吸性涕中带血、鼻塞等鼻部症状;肿瘤影响耳部可致耳鸣、听力下降等。此外,还可出现头痛、复视等脑部症状,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鼻部症状
(1)涕血和鼻出血:病灶位于鼻咽顶后壁者,用力向后吸鼻腔或鼻咽部分泌物时,轻者可引起涕中带血,重者可致鼻出血。
(2)鼻塞:位于鼻咽顶前壁的肿瘤易引发鼻塞,若肿瘤浸润至后鼻孔区也可导致机械性鼻堵塞。
2、耳部症状
肿瘤压迫咽鼓管咽口,可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类似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
3、头部症状
头痛是鼻咽癌的常见症状,临床表现为单侧持续性疼痛,部位多在颞、顶部。
4、颈部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为大多数鼻咽癌患者出现的首发症状。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无压痛,早期可活动,晚期常固定。
5、眼部症状
鼻咽癌晚期可侵犯眼部,从而引起视力障碍、视野缺损、复视、眼球突出及活动受限等症状。
6、脑神经症状
肿瘤压迫脑神经可出现软腭瘫痪、呛咳、声嘶、伸舌偏斜等症状。
症状-并发症:
1、恶病质
鼻咽癌进展到后期,可出现一种以虚弱、进行性体重减轻、脂肪减少、肌肉消耗为特征的消耗综合征(即恶病质)。
2、皮肌炎
皮肌炎是一种严重的结缔组织疾病,临床研究显示,鼻咽癌患者常合并皮肌炎。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原因不明的鼻涕带血、鼻塞、头痛、耳鸣等症状。
2、手能触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3、家人有鼻咽癌史。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耳鼻喉科
本病发病部位是鼻咽部,一般首诊科室为耳鼻喉科。
2、肿瘤科
本病属于鼻咽部恶性肿瘤,如需手术或放化疗可去肿瘤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保持口腔清洁,可能会取咽喉部组织进行检查,就诊前不要食用刺激性食物或液体。
3、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自从您发现涕中带血以来,一共出现过多少次,出血量有没有增加?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正在吃药吗?是什么药?
8、您经常食用腌制品吗?
9、您本人有吸烟的习惯吗?周围有人经常吸烟吗?
10、您居住地环境如何?空气环境怎样?
11、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我应该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需要手术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多久能好?会复发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若出现回吸性涕中带血、淋巴结肿大等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在详细询问病史后,会对患者进行颈部触诊,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患者做EBV血清学检查、CT、MRI、活体组织检查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排除其他疾病。
检查-体格检查:
颈部触诊:医生会用手触碰患者颈部,并稍用力按压,以检查颈上深部是否有质硬、活动度差或不活动、无痛性肿大的淋巴结。
检查-实验室检查:
EBV(人类疱疹病毒)血清学检查:可以作为鼻咽癌诊断的辅助指标。
检查-病理检查:
活体组织检查:可在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的辅助下,用活检钳咬取表浅的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该检查有助于鼻咽癌的确诊,若一次活检阴性,还可重复再取。为排除肿瘤细胞转移,还可能同时作鼻腔、鼻窦口、口咽、喉及气管的检查。活体组织检查虽无严格的禁忌证,但如果患者出现血压过高、血小板过低、有明显出血倾向或感染症状明显、体温超过39℃等情况时,应暂缓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1、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根据瘤体密度略高于周围组织,查看是否有肿瘤、瘤体边界的清晰度以及是否呈浸润生长。CT还能显示颅底骨质的破坏情况,对指导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有重要意义。
2、MRI(磁共振成像)
MRI对软组织的观察与分辨优于CT,可用于确定肿瘤的部位、范围及对邻近结构的侵犯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就诊时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涕中带血、鼻塞、耳鸣、颈上深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警惕鼻咽癌的可能。为明确诊断,医生可能建议患者做EBV血清学检测、鼻咽部活体组织检查、CT、MRI等检查。此外,还需与鼻咽恶性淋巴瘤、鼻咽结核等相似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鼻咽癌常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需与其他具有相同临床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
1、鼻咽结核
本病以颈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鼻咽顶壁结节或增生多见。与鼻咽癌难以肉眼区别,只能进行病理活检才能确诊。
2、鼻咽增生性结节
本病在鼻咽镜下可见独立的单个结节或多个结节,表面黏膜呈淡红色,与周围正常黏膜相同。囊性结节病变用活检钳头部轻压时可呈现脐形凹陷,破溃后有液体流出。
3、鼻咽纤维血管瘤
本病好发于青年男性,临床表现为反复大量出血,伴有鼻塞、听力下降、头痛等症状。临床检查可见鼻咽肿瘤呈红色或淡红色,表面光滑为黏膜覆盖,肿瘤外面一般无坏死或溃疡。
4、鼻咽恶性淋巴瘤
鼻咽恶性淋巴瘤也有颈淋巴结转移,而且镜下的瘤体形态与鼻咽癌类似,肉眼无法区别,只有依靠病理活检才能做出明确诊断。
5、颈淋巴结结核
本病好发于青年人,常伴有周围炎症、低热或潮热,也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且该病常与癌症共存,故需通过辅助检查手段,排除鼻咽癌、扁桃体癌等疾病。
治疗-治疗原则:
鼻咽癌大多属于低分化鳞癌,对放射治疗较敏感,因而放疗常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其次为化疗,少数情况下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可以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或杀死癌细胞,常作为本病的辅助治疗手段。临床常用药物有:
1、紫杉醇
紫杉醇是一种天然植物类抗肿瘤药物,通过阻滞细胞分裂和增殖,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2、吉西他滨
吉西他滨可以破坏细胞复制,并具有放疗增敏作用。
3、多西紫杉醇
多西紫杉醇具有广泛的抗癌作用,近年来发现对晚期头颈部肿瘤有较好的疗效。
4、其他化疗药物
常用于治疗鼻咽癌的化疗药物还有顺铂、5-氟尿嘧啶等,这些药物与放疗联合应用之后,也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治疗-相关药品:
紫杉醇、吉西他滨、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
治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并非主要的治疗方法,仅在少数情况下应用,其适应证包括:鼻咽部局限性病变经过放疗不消退或复发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放疗后不消退,且鼻咽部原发灶已控制者,可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治疗-放化疗:
1、放射治疗
鼻咽癌有向周围组织浸润的特点,靶区一般设计较大、且不规则。目前,多数医疗单位已采用IMRT(调强放疗技术),它能最大限度将放疗剂量集中在靶区内,既可杀灭肿瘤细胞,又能减少对邻近组织的损伤,有助于提高总生存率。
2、化疗
鼻咽癌化疗的疗效不高,但采用诱导化疗与同期放化疗可以增强放疗敏感性,有效药物有顺铂、5-氟尿嘧啶、紫杉醇等。
治疗-其他治疗:
免疫治疗:主要通过激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控制和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过继性T细胞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肿瘤疫苗等。
治疗-治疗周期:
鼻咽癌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鼻咽癌的具体治疗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鼻咽癌的预后与发病部位、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是否及时等多种因素有关。经过积极治疗可改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预后-危害性:
1、鼻咽癌可侵犯眼部、耳部、脑神经等,从而引起视力障碍、听力下降、头痛、伸舌偏斜等多种不适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后期还可进展为恶病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2、本病有复发的可能,加之与遗传因素有关,故患者和家属会有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而产生焦虑、抑郁、恐慌等不良情绪。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应积极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预后-治愈性:
鼻咽癌早期可通过放疗、手术等治疗手段达到有效控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鼻咽癌晚期或已发生远处转移者,则很难治愈。
预后-治愈率:
本病治愈率低。
预后-复发性:
随着IMRT(调强放疗技术)为代表的精确治疗应用于临床以来,鼻咽癌的治疗效果越来越令人满意,但仍有19%~56%的患者在放疗后5年内发生局部复发,特别常见于晚期鼻咽癌患者。
日常-总述:
鼻咽癌需要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及手段,其治疗周期和康复过程相对较长,不可能长年住院,大部分时间需在家中度过,因此应加强日常护理。还要保持心情愉快,防止抑郁的发生。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鼻咽癌所在部位隐蔽,早期诊断率低,若治疗不及时有致死的风险,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充分体谅患者,耐心疏导,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尤其对晚期病人,应及时观察其心理变化,以防患者出现悲观、厌世等情绪。
(2)患者可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了解疾病的基本情况及治疗成功的案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也可通过听音乐、下棋等方式放松心情,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日常-生活管理:
1、环境护理
睡觉时关好门窗,避免噪声。保持房间清洁,根据不同季节选择适宜的通风时间,禁止在室内吸烟,以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房间的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为50%~60%为宜。
2、皮肤护理
放疗后皮肤生理功能下降,抵抗力下降,一旦皮肤发生溃烂,容易感染,经久不愈。所以要避免衣领、袖口、裤脚等处的摩擦,尽量选择全棉内衣。局部禁止抓挠,禁用热水浸泡,避免日光照射。
3、体育锻炼
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4、口腔护理
放疗后要加强对口腔和牙齿的护理,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行口腔检查。饭后盐水漱口,早、晚刷牙,刷牙要用含氟牙膏及软毛牙刷。放疗结束后3年内不可拔牙,牙周若出现红肿、疼痛,应及时去找专科医生诊治。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如做鼻咽部CT、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测等。
饮食调理:
食物应尽量做到多样化,多吃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要注意荤素搭配,以保证营养均衡。少吃熏、腌、烤或油炸的食品,不吃变质或刺激性的食物。
饮食建议:
1、增加食欲,防止呕吐,提倡少量多餐,注意增加食物的色、香、味,可吃一些清淡爽口的生拌凉菜。此外,在饮食中适当加入生姜,有助于止呕。
2、如出现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减少、消化道黏膜溃疡、脱发等症状,宜补充高蛋白质食品,如奶类、瘦肉、鱼等。还可食用香菇、猴头菇、木耳等食品,以提高免疫功能。
3、为防止化疗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等下降,宜多食瘦肉、蛋黄、鱼、鸡、大枣、桂圆等。
4、为避免化疗中产生的便秘症状,应多吃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及其他一些有助于抗癌的食物,如芦笋、海带、海藻、蘑菇等。也可服用润肠通便的食疗方,如地瓜粥、杏仁粥等。
饮食禁忌:
建议患者减少或戒除含亚硝酸盐的食物,例如咸鱼、腊味等腌制食品。忌暴饮暴食、忌油腻食物;戒烟戒酒。
预防措施:
1、减少食用腌制食品,如腌鱼、咸虾酱等。
2、注意鼻腔卫生,不乱用不洁净的擦拭物擦鼻。
3、改变随意用手指抠鼻的不良习惯。
4、加强室内通风,日常烹调时打开抽油烟机。
5、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6、戒烟酒。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