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疾病英文名称: mesentericischemia疾病别名: 肠系...
养生
疾病名称: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疾病英文名称: mesentericischemia
疾病别名: 肠系膜血管缺血综合征
疾病概述: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是由各种原因所致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足、回流受阻而引发肠壁缺血性坏死和肠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凡是全身血液循环动力异常、肠系膜血管病变以及其他全身或局部疾病所导致的肠壁缺血均可引发本病。不同患者的症状也不相同,其中常见腹痛、呕吐、腹泻、血便等。本病可通过支持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胃肠外科
发病部位: 肠
常见症状: 剧烈的腹部绞痛、呕吐、腹泻、血便等
主要病因: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静脉损伤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腹腔穿刺、腹部X线平片、肠系膜血管造影、磁共振血流成像、超声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患者应及时就医,查明病情,尽早治疗,避免不良预后发生。
相关中医疾病: 血证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不同类型的疾病可能好发人群也不完全相同,通常年龄大的患者发病风险高。
病因-总述:
全身血液循环动力异常、肠系膜血管病变以及其他全身或局部疾病所导致的肠壁缺血均可引发本病,包括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静脉的外伤或医源性损伤等。
病因-基本病因:
1、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栓子多来自心脏,如心肌梗死后的壁栓,心瓣膜病、心房纤颤、心内膜炎等,也可来自主动脉壁上的粥样斑块。栓塞可发生在肠系膜上动脉自然狭窄处。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可使肠系膜上动脉血供突然减少或消失,导致肠壁平滑肌功能障碍,肠壁急性缺血、坏死。
2、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大多在动脉硬化性阻塞或狭窄的基础上发生,常涉及整个肠系膜上动脉。
3、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可继发于腹腔感染、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血流淤滞以及真红细胞增多症、高凝状态等。
4、肠系膜静脉的外伤性或医源性损伤。
症状-总述:
不同患者发生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种类不同,肠系膜血管阻塞的性质、部位、范围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差别,一般阻塞发生过程越急、范围越广,临床表现就越严重。其中常见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一般发病急骤,早期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剧烈腹部绞痛,难以用一般药物所缓解,呈全腹性或局限性。恶心、呕吐频繁,呕吐物多呈血性。部分患者有腹泻,并排出暗红色血便。
2、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
常先有慢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征象。临床表现为饱餐后腹痛,以致患者不敢进食而日渐消瘦,并伴有慢性腹泻等肠道吸收不良的症状。当血栓形成突然引起急性完全性血管阻塞时,则表现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相似。
3、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症状发展较慢,多有腹部不适、便秘或腹泻等前驱症状。数日至数周后可突发剧烈腹痛、持续性呕吐,但呕血和便血更为多见,并出现腹胀和腹部压痛,肠鸣音减弱。
症状-并发症:
1、节段性肠缺血坏死是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2、患者可因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引起的血管闭塞等原因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3、患者可出现坏疽导致肠穿孔,甚至引起腹膜炎、休克等。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紧急者,可前往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可至消化内科就诊。
3、需手术者,可至胃肠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腹部检查等,为了便于检查建议患者着宽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症状严重、年老体弱、未成年的患者,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什么时候发现的?症状持续多久了?
2、有没有加重或减轻的迹象?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缓解?
3、有肛门有排气排便吗?
4、以前有发生过这种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5、腹部有受过什么外伤或做过什么手术吗?
6、平时生活习惯怎么样?有没有暴饮暴食、进食刺激性食物的习惯?
7、平时抽烟喝酒吗?抽烟/喝酒多久了?每次的量有多少?
8、发病以来、饮食、睡眠怎么样?大小便怎么样?
9、有确诊过其他疾病吗?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出现这些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诊断是什么病呢?需要我怎么配合?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剧烈的腹部绞痛、呕吐、腹泻、血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腹腔穿刺、腹部X线平片、肠系膜血管造影、磁共振血流成像、超声检查等了解患者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初步检查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情况。然后进行腹部查体,检查腹部柔软度、有无压痛、有无肠鸣音、是否可触及包块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并有血液浓缩和代谢性酸中毒表现。
2、腹腔穿刺
是有创检查,医生会在患者腹部进行穿刺,可抽出血性液体。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腹部X线平片
在早期仅显示肠腔中等或轻度胀气,当有肠坏死时,腹腔内有大量积液,平片显示密度增高。
2、肠系膜血管造影
是有创检查,医生会向患者体内注射试剂,然后进行检查,医生可以更好地观察患者的血管情况,可帮助判断患者栓子位置。
3、磁共振血流成像
是一种无创伤性,不需用插管及对比造影剂的血管成像方法,可较为明确地判断患者栓子位置。
4、超声检查
也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缺血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病情变化情况,还会了解患者既往有无肠道手术、外伤等经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体格检查、血常规、腹腔穿刺、腹部X线平片、肠系膜血管造影、磁共振血流成像、超声检查等综合进行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穿孔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后,表现为上腹部剧痛并迅速遍及全腹伴腹肌板样强直,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肠浊音界缩小或消失。X线显示膈下、腹腔内有游离气体;患者既往多有溃疡病史,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2、急性肠梗阻
表现为腹部膨隆,腹痛剧烈呈阵发性加剧,体检可见肠型或逆蠕动波,肠鸣音亢进呈气过水声或金属音调;麻痹性肠梗阻时,则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部X线透视或平片检查可见肠腔内有多个阶梯状液平面。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3、急性胰腺炎
由于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胆囊炎的疼痛部位与本病疼痛性质有相似之处,故二者的鉴别也甚为重要。一般而言,急性胰腺炎的疼痛更加剧烈,呈刀割样痛者较多见。疼痛部位除上腹部外,还可位于中腹部和左上腹,疼痛可以向腰背部放射,血、尿淀粉酶升高较急性胆囊炎更显著。B超检查可发现胰腺呈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大,胰腺内部回声减弱,胰管扩张等征象,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4、卵巢囊肿蒂扭转
无溃疡病史,疼痛常突然发生,呈持续剧烈性痛,疼痛部位常于下腹部,少数患者可因疼痛剧烈而发生休克,妇科检查及B超、CT等检查可帮助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包括支持疗法、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由于患者疾病类型不同,治疗方式也可能不同,具体请以医嘱为准。
治疗-对症治疗:
本病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必须对其处理,改善心功能,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以利解除动脉痉挛,改善肠管血供。
治疗-一般治疗:
应对患者立即进行支持治疗,包括纠正电解质乱、酸碱平衡紊乱和低血压、休克等。还包括吸氧禁食、留置胃肠减压、镇静止痛和尽早使用广谱抗生素等。
治疗-药物治疗:
1、血管扩张剂
常用药物有胰高血糖素、罂粟碱、妥拉苏林等,血管扩张剂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轻症患者局部血运不足的情况。
2、抗凝剂
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恢复肠管血运,可以和手术协同进行。此外还可在术后应用,防止血栓复发。常用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等。
3、溶纤药物
促进体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力,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活性的纤维蛋白溶酶,引起血栓内部崩解和血栓表面溶解,对于本病的治疗有较大帮助。常用的溶纤药物主要有尿激酶和链激酶。
治疗-相关药品:
胰高血糖素、罂粟碱、妥拉苏林、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尿激酶、链激酶
治疗-手术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手术方式,治疗目的为尽早解除肠系膜血管栓塞或狭窄,重建血运,避免肠坏死,提高生存率,具体请以医嘱为准。
1、开放式手术
(1)取栓术:医生直接打开患者腹腔,在直视下将堵塞的肠系膜血管切开,取出栓子,解除阻塞。
(2)血栓内膜剥除术:对于直接管腔存在明显缩窄的患者,可行血栓内膜剥除术将狭窄段血管内膜剥离,解除栓塞。
(3)肠切除术:如肠管确已坏死,则需行肠切除术,予以胃肠外营养支持。
(4)自体静脉补片移植:如累及肠管范围广,在取栓并取出远侧血凝块后不能确定肠管是否确已坏死(即使肠管充血、紫绀也未必一定坏死)时,若上下段来血满意,可用自体静脉补片移植关闭动脉切口。
(5)搭桥吻合术:累及肠管范围广,在取栓并取出远侧血凝块后不能确定肠管是否确已坏死时,若上段无血或来血很少。可用自体大隐静脉在腹主动脉或髂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间做搭桥吻合术。
2、介入手术
(1)导管吸栓术:通过介入导管置入肠系膜血栓处,吸除血栓,恢复局部血供。
(2)置管溶栓术:通过介入方式将导管植入到肠系膜血管,然后通过导管泵入血栓溶解药物,如尿激酶或链激酶,使得血栓溶解。
(3)支架植入术:将球囊送入肠系膜血管狭窄处扩张血管,然后置入支架解除血管阻塞。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预后与患者的病情、治疗时机有关,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缓解,避免死亡。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发生广泛的肠缺血、坏死,预后凶险,可导致患者死亡。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腹部绞痛、呕吐、腹泻、血便等,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肠穿孔、肠坏死、腹膜炎等情况,可导致患者死亡。
预后-治愈性:
经过积极的治疗,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可能会死亡。
日常-总述:
术后患者要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避免感染,遵医嘱禁食;出院后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进行运动,保持大便通畅,遵医嘱复诊,有利于促进疾病早日恢复。
日常-用药护理:
1、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私自停药、换药或加大药量。
2、使用抗凝剂时需关注是否有出血征象,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日常-生活管理:
1、规律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
2、病情允许时患者可以适当的进行运动,有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
3、便秘者应注意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等方法保持大便通畅。无效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缓泻剂,以避免用力排便。
日常-术后护理:
1、建议患者遵医嘱尽早下床活动,如深呼吸、屈伸肢体等,以便促进肠胃功能恢复,并且可以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2、手术切口处要保持清洁,观察敷料有无渗湿和血迹,及时更换处理。
饮食调理:
手术患者术后应禁食2~3天。之后进食也以流食和半流食为主,以易消化为首选。进食后观察有无不适症状,若是进食出现呕吐,要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建议:
1、患者平日的饮食尽量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主,尤其是术后的患者,可以给予鱼汤、蔬菜汤等,以促进伤口快速恢复。
2、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进食不洁的食物。
饮食禁忌:
1、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少食年糕和糯米等容易粘黏的食物以及坚果等比较坚硬的食物。
3、避免进食甜品,影响消化。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出现异常及时干预可降低本病发病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