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成釉细胞瘤疾病英文名称: ameloblastoma疾病别名: 釉质瘤、釉质上皮瘤疾病概...
养生
疾病名称: 成釉细胞瘤
疾病英文名称: ameloblastoma
疾病别名: 釉质瘤、釉质上皮瘤
疾病概述:
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是常见的颌骨牙源性良性肿瘤,多见于青壮年患者,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5∶1。本病好发于颌骨部位,下颌发病多于上颌,开始无明显症状,随病情发展可出现颌骨膨大,颜面不对称畸形等表现。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本病具有较强的侵袭性,这使得其虽然属于良性肿瘤,但预后往往较差,比较容易复发。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相关
就诊科室: 口腔科、肿瘤科
发病部位: 口腔
常见症状: 颌骨膨大、颜面畸形、疼痛
主要病因: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跟基因突变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CT、磁共振、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开始症状不明显,且预后相对较差,怀疑有本病倾向者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关诊察。
临床分类:
基于肿瘤病理分类。
1、实性或多囊型成釉细胞瘤
此为成釉细胞瘤最常见的表型,约占全部成釉细胞瘤的90%左右,80%发生在下颌骨,大多数患者年龄为30~60岁。肿瘤生长缓慢,但有局部侵袭性,可在骨髓间隙中浸润并可侵及皮质骨。最终将皮质骨板吸收并穿透到邻近组织中,如果切除不彻底则较易复发。根据其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差异又可分为滤泡型、丛状型、基底细胞型、棘细胞型、颗粒细胞型等不同亚型。
(1)滤泡型:滤泡型为实性或多囊型成釉细胞瘤最常见的一种组织学表现。其上皮巢周边排列的是单层柱状细胞,细胞核的极性远离基底膜。
(2)丛状型:丛状型上皮周边也是高柱状细胞,中心是网状层但不如滤泡型明显。
(3)基底细胞型:镜下可见肿瘤细胞较为原始,周边细胞呈明显柱状而中心常为实性细胞团。
(4)棘细胞型:镜下主要为中心星网状细胞鳞状化生,甚至有角化珠形成。
(5)颗粒细胞型:镜下可见滤泡内有大而圆或多边形细胞,细胞界限清楚,细胞核固缩呈偏心位。
2、骨外或外周型成釉细胞瘤
外周型成釉细胞瘤占所有成釉细胞瘤总数1%左右,是最少见的类型。其多发生在牙龈或无牙颌的牙槽黏膜,下颌更为多见。临床上该型成釉细胞瘤为无痛性、外生性肿物,表面光滑,无局部侵袭性,复发率很低。
3、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
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好发于上颌骨前份。肿瘤直径从8.5cm~11cm不等,常沿骨小梁结构向周围骨组织浸润。
4、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作为第二常见的成釉细胞瘤分型,约占所有成釉细胞瘤的5~15%。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发病年龄相对较低,平均约26.1 岁,以下颌骨后份较为多发。其复发率较低,生长模式相对局限,也极少向周围组织浸润,因此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对保守性手术治疗相对敏感。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死亡率:
本病具体死亡率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最多见于青壮年患者,男性稍多,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5∶1。
病因-总述:
目前成釉细胞瘤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可能与XRCC-1、PTCH-1、DNA甲基化转录相关基因、BRAF-V600E等多种基因突变有关。
病因-危险因素:
1、年龄因素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患者。
2、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也可增加本病的患病风险。
症状-总述:
本病发病初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疾病发展可见颌骨膨大、颜面不对称畸形、呼吸不畅、骨质变薄、牙齿缺失或移位等临床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颌骨膨大
随肿瘤的不断生长可见患者颌骨膨大,多向唇颊侧膨胀,舌侧膨胀少见,患者可出现颜面不对称畸形。
2、呼吸不畅
上颌骨病变可侵入上颌窦及鼻腔,引起呼吸不畅。
3、骨质变薄
肿物持续增长可压迫病患部位骨质变薄,变薄区如果刚好是囊变部分还可触及乒乓球样感甚至波动感。
4、牙齿缺失或移位
肿物压迫牙齿可见牙齿缺失或移位,口腔内可见肿物表面有齿痕。
症状-并发症:
本病无特殊并发症。
就医-门诊指征:
1、青壮年患者出现一侧颌骨无痛性膨大,颜面不对称畸形等症状。
2、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到医院诊察。
就医-就诊科室:
1、出现高度疑似本病的症状时,首诊科室为口腔科。
2、后期需要放疗等辅助治疗时可转科至肿瘤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并可能进行CT、磁共振、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等检查辅助确诊,注意放松心态不需紧张。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5、本病一经确诊或者被高度怀疑时,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住院进一步确诊或治疗,请患者合理安排时间,做好住院观察的准备。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可以详细描述一下自己的症状吗?是第一次发作吗?
2、您的面部肿物存在多长时间了?最近包块大小有变化吗?
3、您的面部肿物的发生是否存在什么诱因?
4、您最近饮食是否正常?体重有没有明显变化?
5、您之前有患过类似的疾病吗?
6、您之前是否做过该疾病的手术?
7、您之前有没有用过什么药物?还记得药品的名称吗?
8、您的亲属中有没有患过类似的疾病?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 医生我这得的是什么病?
2、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个疾病?
3、医生我这个病严重吗?会危及生命吗?
4、这个病需要治疗多长时间?能治愈吗?容易复发吗?
5、这个病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需要花多少钱?
6、这个病需要手术吗?需要住院吗?
7、我平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吗?
8、医生这个病会遗传吗?会不会影响到我的子女?
9、我的病可以治愈吗?治疗过程会影响我的生活质量吗?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颌骨膨大、颜面不对称畸形、呼吸不畅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态,怀疑为本病者,会进行X光检查、CT检查、磁共振检查、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等辅助确定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触诊和视诊了解面部肿物的大小、位置、形状、活动度等特征。
检查-病理检查:
1、术前病理
必要时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1) 检查方式:通过细针穿刺病变,吸取病变内容物,从而进行细胞学诊断。
(2)检查结果:可见肿瘤细胞紧密结合,在三维结构上形成簇状或巢状的细胞聚集体,其边缘可以观察到栅栏样排列的细胞。
2、术后病理
医生会在手术中切取部分肿物送至病理科制成石蜡切片,并对肿瘤的分型以及分化程度进行病理诊断,从而确诊本病。成釉细胞瘤大体剖面呈囊性或实性,腔内有黄或黄褐色液体,有时可见闪闪发光的胆固醇结晶。镜下多可见呈滤泡型或丛状型。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临床X线检查确诊成釉细胞瘤较困难。颌骨成釉细胞瘤在普通X线平片上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密度减低区,周边为密度增高的白色线条,无骨膜反应。成釉细胞瘤的X线表现可分为三个类型。
(1)单囊型:如含有牙齿则和含牙囊肿无法区分,稍大者边缘可出现切迹。
(2)多囊型:此类型最常见,约占60%。多囊型者囊形密度减低区大小相差悬殊,大如核桃,小如黄豆或绿豆。也有的大小相差不显著,颇似牙源性角化囊肿。
(3)蜂窝型:此类型由小如绿豆或黄豆粒大小的密度减低区所组成。邻近病变区的牙齿常移位或缺失,也可呈现牙根吸收。如果病变继发感染,周围边界常不清楚或囊腔间的分隔消失。
2、CT检查
CT检查为成釉细胞瘤诊断中的“金标准”。CT检查对于显示病变的形态、结构特征优于普通X线检查。通过CT检查,可以三维地反映病变的范围,对于病变已经突破骨壁侵及软组织和术后复发者CT检查十分重要。颌面部成釉细胞瘤的CT特征为骨质膨隆明显,肿瘤多为多房状、囊实性,边界清楚,增强后囊壁、间隔和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有侵袭征即骨皮质变薄或破坏中断、周围软组织改变、邻近牙根吸收截断、牙移位或牙脱落。
3、磁共振(MRI)
磁共振可以进一步提供肿瘤内及周围的软组织组分构成,这对诊断上颌骨成釉细胞瘤对上颌窦、眼眶及颅骨的浸润有重要价值。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临床及X线表现确诊成釉细胞瘤是很困难的,因为不少颌骨良性肿瘤或瘤样病变均有类似征象。临床诊断中有两点必须要肯定,一是病变确属良性,如必要可在术前作活检或术中作冷冻切片;二是要确定病变所累及的范围,可根据X线片确认,据此决定手术术式和切除范围。正确的定性诊断依赖手术后的组织病理检查。
诊断-诊断依据:
1、青壮年患者出现一侧颌骨无痛性膨大,颜面不对称畸形等症状。
2、X光检查见单房或多房的低密度透射影伴周围骨皮质的膨大变薄。
3、CT与磁共振检查符合成釉细胞瘤特征。
4、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本病者。
诊断-鉴别诊断:
临床上需要和牙源性角化囊性瘤鉴别,从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两方面可鉴别。
1、影像学表现
(1)分房:成釉细胞瘤以多房型多见,牙源性角化囊性瘤以单房型多见,且多呈分叶状;而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则常见于多发者。
(2)形态:成釉细胞瘤颊舌侧的膨胀较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更明显,且更易向唇颊侧膨胀,影像学表现多呈“皂泡样”膨胀;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有典型的沿下颌骨长轴生长的特点。
(3)CT值: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平均CT值多低于成釉细胞瘤。
(4)与牙齿的关系:病灶内含牙多见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成釉细胞瘤含牙少见,多表现为邻牙牙根呈“截断状”吸收,而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极少有牙根吸收,仅在病灶感染时可见。
2、组织病理学检查
可明确肿瘤组织类型,从而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成釉细胞瘤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切除肿瘤,降低疾病进一步发展以及复发的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原则为既要有良好的预后,又要最小的损害功能和面部外形。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暂无特效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目前本病的治疗方式只有外科手术治疗,其术式主要有肿物摘除或刮治术、矩形或部分骨切除术和颌骨切除术。
1、肿物摘除或刮治术
肿物摘除或刮治术适用于局限性、X线表现呈单个囊形透影区的病变,特别是病变位于上领骨的青少年患者。多个大的、界限明确的多囊性病变,患者拒绝颌骨切除者也可考虑刮治。刮治术复发的概率相对大一些,患者术后需每1~2年进行X线复查。一旦确认复发,应据具体情况采取治疗措施。
2、矩形或部分骨切除术
矩形或部分骨切除术适用于下颌骨病变仅限于喙突及牙槽突,而下颌支后缘及下颌体下缘皮质骨完好者,可在正常骨组织内将肿瘤及该区骨切除,保存下颌骨的连续性,使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美容和功能效果。
3.颌骨切除术
巨大的颌骨良性肿瘤或体积不大、X线显示颌骨骨质全部被肿瘤所替换或多囊形透影区呈蜂窝状,都应作颌骨切除术。上颌骨切除后可用赝复体或血管化组织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则应作骨移植或其他代用材料修复。
治疗-放化疗:
必要时成釉细胞瘤患者需要接受放疗治疗。
1、 原理及方法
放射疗法使用辐射性的高能量束,杀死癌细胞。治疗过程如同做影像学检查,一台特殊的仪器在患者周围移动提供能量束。
2、选择条件
成釉细胞瘤一直被认为是对放疗不敏感的一类肿瘤,因此,常规情况下,一般不考虑将放疗作为成釉细胞瘤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是,对于一些单次手术不能完全切除病灶、术后多次复发或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以考虑辅以放疗。
治疗-其他治疗:
必要时患者需要接受靶向治疗。成釉细胞瘤的产生可能与多种基因突变有关,临床上目前也逐渐开始尝试成釉细胞瘤的靶向治疗,但由于成釉细胞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远远没有达到完善,所以成釉细胞瘤的靶向治疗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成釉细胞瘤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其中多囊型成釉细胞瘤与单纯刮治术术后易复发,预后较差;但骨外或外周型成釉细胞瘤则无局部侵袭性,手术预后较好,复发率很低。
预后-危害性:
1、属于损容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疾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可能会影响后代。
3、本病侵袭性较强,较易复发,治疗花费比较昂贵,可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不能自愈,需患者积极就医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预后-治愈性:
本病可通过积极治疗达到临床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根治性:
本病很难根治。
预后-复发性:
实性或多囊型成釉细胞瘤具有较强的局部侵袭性,若治疗不彻底,则复发率很高;但骨外或外周型成釉细胞瘤无局部侵袭性,复发率很低。
日常-总述:
良好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家属应多关心、安慰患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应遵医嘱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口腔卫生,多囊型成釉细胞瘤患者要注意定期复查,防止疾病进展或复发。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本病患者往往可见面部颌骨区膨大,属于损容性疾病,且后期手术治疗也多是在面部手术,患者可能因为对手术的认识缺乏而出现恐惧情绪,也可能担心颜面受损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2)多囊型成釉细胞瘤患者术后较易复发,并且治疗花费比较昂贵,患者可能会对治疗丧失治疗信心,出现抑郁、悲观的心理。
2、护理要点
(1)本病属于颌骨良性肿瘤,在正常的情况下不会对患者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患者需要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了解本病的一般治疗方法、病程、治愈率及预后情况,以消除恐惧和忧虑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2)家属应多与患者交谈,介绍病友,与之沟通思想,互助鼓励,共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鼓励患者看电视、读报、听音乐,分散注意力,转移焦虑情绪,放松心情。
日常-生活管理:
1、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口腔卫生,可一天2次使用漱口液漱口,也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口腔,吞咽功能下降者可使用吸引器吸出冲洗液,但要注意勿碰撞伤口,以免引起疼痛及出血。
2、进行了自体取骨术的患者7天之内不宜下床运动,并且还应经常按摩身体易受压部位,防止引起褥疮。
3、为防止关节强直,患者术后日常生活中还应间歇锻炼张口度,避免过度张口。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出院后如果出现持续低热、局部疼痛肿胀、张闭口困难等症状应及时来医院复诊。若无任何症状可于出院3月后来院复诊拍片,了解术后创口愈合情况。
日常-术后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
本病患者手术多采取气管内麻醉,术后吞咽功能下降,口腔分泌物增多,故常规备吸痰器,随时吸净口鼻分泌物,并要注意防止舌后坠。常规给氧6~8小时,预防缺氧状态。
2、手术切口护理
术后应严密观察切口状态,观察敷料的外观情况有无渗血,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等。
3、疼痛护理
术后1~3天,术区疼痛明显,可采取听音乐、聊天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或根据医嘱应用止痛药。
4、预防感染
术后应用抗生素,防止伤口感染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日常-特殊护理:
1、术后绝对卧床期训练
(1)深呼吸训练: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应慢慢呼出,呼气时口唇并拢,呈“鱼唇状”。
(2)咳痰训练:患者在深呼吸2~3次后,吸气末憋气,用力咳出痰液,或在翻身时叩背配合咳嗽。
2、张口度训练
术后3周开始做咬合练习以锻炼咀嚼肌;术后4周去除钢丝,缓慢进行张口训练;术后5~6周拆除钢钉,张口至正常张口度。
饮食调理:
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应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注重饮食调理有利于患者控制、改善病情,防止复发。
饮食建议:
1、患者术后进食困难,可选择鼻饲7~10天,此时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易消化、富营养的流质饮食。
2、术后1~2周后患者可改为用口进食流质食物,可选择米粥、豆浆等营养高、易消化的食物,平时也可适当进食一些水果、蔬菜(如香蕉、萝卜、冬瓜)等富含维生素、粗纤维的食物来预防便秘。
3、术后6周去除口内钢钉后可由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饮食禁忌:
1、术后6个月内饮食要避免进食干硬、辛辣的食物,避免过度咀嚼牵动伤口。
2、术后患者应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3、尽量不饮酒,不喝浓茶、浓咖啡。
预防措施:
1、目前还没有确定的方法可以有效预防成釉细胞瘤,但家族有类似遗传性疾病或者有其他怀疑为本病的症状时,及早到医院诊察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2、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查体,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时,家族成员进行基因检测也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