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耵聍栓塞疾病英文名称: ceruminal impaction疾病别名: 外耳道耵聍栓塞...
养生
疾病名称: 耵聍栓塞
疾病英文名称: ceruminal impaction
疾病别名: 外耳道耵聍栓塞
疾病概述: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分泌物称耵聍,即日常所说的“耳屎”“耳垢”。耵聍栓塞(ceruminal impaction)是指耵聍腺分泌旺盛或耵聍排出障碍而致耵聍积聚过多,形成较硬的团块,阻塞外耳道,可影响听力。将耵聍取出后,患者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发病部位: 耳
常见症状: 耳痛、耳闭塞感、听力下降、耳鸣、眩晕、咳嗽
主要病因: 尘土杂物进入外耳道、耵聍分泌过多、外耳道畸形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CT检查、耳镜检查、听力检查、视力检查
重要提醒: 耵聍栓塞可导致听力下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应尽早就诊,将耵聍取出。
相关中医疾病: 耵耳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在正常成年人中耵聍栓塞的发病率为3%~6%,在儿童中可达到10%,在智力低下,或神志异常的成人及老年人中,发病率高达22%~36%。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好发于儿童及老年人。
2、好发于智力低下者。
病因-总述:
在外耳道软骨部的皮肤内有耵聍腺,其分泌的分泌物称耵聍。在我国大部分人是干性耵聍,成片状,这种耵聍可随头位的改变或运动,以及下颌关节的活动向外脱落。另有部分人的耵聍黏稠,称油性耵聍,不易脱出。正常情况下,耵聍对外耳道和鼓膜有保护作用。如尘土杂物进入外耳道、耵聍分泌过多、外耳道畸形等,耵聍在外耳道内堆积,凝结成块,堵塞外耳道,就成为耵聍栓塞。
病因-基本病因:
1、尘土杂物进入外耳道构成耵聍的核心,逐渐堆积形成耵聍栓塞。
2、外耳道因各种刺激导致耵聍分泌过多。
3、外耳道畸形、狭窄、瘢痕、肿瘤、异物等妨碍耵聍向外脱落,而在外耳道内堆积。
4、油性耵聍,不易脱落。
5、耵聍变质,导致耵聍不易排出。
6、老年人肌肉松弛,下颌关节运动无力,外耳道口塌陷。老年男性外耳道外端的耳毛变得更粗更大,影响耵聍向外脱落;而且老年人耵聍腺萎缩,耵聍变干燥,不易脱落。
7、有文献报道智力低下者也易患耵聍栓塞。
症状-总述:
耵聍块小而无阻塞者可无症状。完全阻塞外耳道时,可有耳痛、耳闭塞感及听力下降。耵聍压迫鼓膜时可引起耳鸣或眩晕,若刺激外耳道后壁迷走神经耳支,可引起反射性咳嗽。水进入外耳道,耵聍膨胀,症状加重。
症状-并发症:
外耳道皮肤感染:耵聍栓塞若未及时治疗,耵聍反复刺激外耳道,可引发外耳道皮肤感染,可出现红肿、脓液、疼痛等症状。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耳痛、耳闭塞感、听力下降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2、出现眩晕、耳鸣症状。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可以到耳鼻喉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都出现什么异常表现?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耳痛?
2、除了耳痛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如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3、您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疗效怎样?
5、您有其他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需要做哪些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3、情况严重吗?需要住院么?
4、需要做什么治疗?治疗过程中有什么风险吗?
5、需要治疗多长时间?能治好吗?治好后会复发吗?
6、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7、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耳痛、耳闭塞感及听力下降时,应及时就诊。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情况,然后可能建议做CT检查、耳镜检查、听力检查、视力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患者侧坐,耳廓朝向医生;医生将额镜反光的焦点先投射到患者的外耳道口处,以检查外耳道是否有异物、损伤。
检查-其他检查:
1、耳镜检查
外耳道内有棕黑色团块,触之很硬,与外耳道壁可无间隙。如伴发感染外耳道皮肤红肿,可有脓液。
2、听力检查
听力下降的患者可表现为传导性听力损失。
3、视力检查
如伴有眩晕者可见自发性眼震。
检查-影像学检查:
CT检查:当外耳道狭窄较难看到内部情况时,可行CT检查,用于帮助医生了解耵聍栓塞程度及鼓室的变化。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耳闭塞感、听力下降、耳鸣),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耳镜检查、听力检查等)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外耳道胆酯瘤、外耳道异物、外耳道疖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外耳道胆酯瘤
外耳道损伤后,或皮肤的炎症使生发层的基底细胞生长旺盛,角化上皮细胞加速脱落,且排出受影响,在外耳道内堆积过多形成胆酯瘤。无继发感染的小胆酯瘤可无明显症状,胆酯瘤较大者,可出现耳内闭塞感、耳鸣、听力下降。一旦继发感染则有耳痛,可放射至头部,剧烈者夜不成眠,耳内流脓或脓血,有臭味。查体也表现为外耳道内栓塞性病变,但病灶内有大量的白色上皮样栓塞物,可与普通的耵聍栓塞相鉴别。
2、外耳道异物
外耳道异物种类繁多,诊断并不困难,但位于外耳道底部深处的小异物容易被忽略;或因异物存留时间过长,并发中耳、外耳道炎症;或局部分泌物较多,被耵聍包绕。临床表现则可依异物的大小、形状、位置和种类不同而异。
3、外耳道疖
为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毛囊或皮脂腺被葡萄球菌感染所致。以剧烈耳痛为主,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张口、咀嚼、打呵欠时疼痛加剧。如疖肿堵塞外耳道则可影响听力。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方法是将耵聍取出,由于外耳道较为弯曲,耳部皮下组织少,治疗过程中容易导致疼痛,操作不当还可损伤外耳道和鼓膜。因此,取耵聍应细致耐心,以减轻患者的疼痛,避免损伤外耳道及鼓膜。
治疗-药物治疗:
1、耳道皮肤已经存在明显继发性感染而疼痛剧烈者,应先应用抗生素以控制急性感染,待感染症状缓解后再行耵聍取除操作。一般予以口服抗生素即可,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拉定等。个别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胃肠外途径给药,如青霉素G肌内注射。
2、取出耵聍后,外耳道皮肤存在明显炎症反应,或已经表现继发性感染者,一般应予以口服抗生素处理,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拉定等。
治疗-相关药品:
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拉定、青霉素G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软化消除
对于非常坚硬的耵聍团块,应将其软化后才能安全取出。可以应用5%碳酸氢钠溶液或液状石蜡滴耳,每天滴4~6次,连续用药2~3天,然后进行外耳道冲洗,或以器械取出之。
2、生理盐水冲洗
应用软化耵聍的药物后,耵聍已变得非常稀软者,可以用温生理盐水进行外耳道冲洗,利用冲洗液的冲力将外耳道内积留的耵聍冲出。冲洗时应注意,注入水流应朝向外耳道后上壁,以充分利用水的回流力量将耵聍冲出。当外耳道皮肤有继发性感染时,忌用此法。
3、抽吸
对于本身为稀软性质的油状耵聍,或是已用药物充分软化的糊状耵聍,可以应用小号吸引器头进行外耳道抽吸,能够有效清除外耳道耵聍。如能够在显微镜下操作,则更为安全可靠。操作应在明视下进行,吸引器压力不宜过大,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4、其他
耵聍较深难以取出或儿童等配合欠佳者,可在充分软化耵聍后在耳内镜辅助下清理,以便充分清理外耳道耵聍,避免损伤外耳道及鼓膜。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1~2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将耵聍取出后,患者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导致听力下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2、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外耳道皮肤感染。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需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经积极治疗,一般可痊愈。
预后-治愈率:
大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可痊愈。
日常-总述:
日常应注意保持外耳道清洁,避免感染。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可能会有耳痛、听力下降等不适症状,影响日常生活,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患者可通过多和医生沟通交流了解该病的特点,从而了解自己的病情,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家属在患者生病期间要多鼓励、包容患者,对于听力下降明显的患者,说话时尽量大声或多重复几遍,不要对患者表现出不耐烦的情况。
日常-生活管理:
1、洗澡及游泳时,要防止耳内进水,避免耳道感染。
2、不要使用头端很粗大的棉签,以免将耳道中的耵聍顶至更深处。
3、避免用挖耳勺暴力取出耵聍。
4、保持外耳道清洁。
饮食调理:
饮食对于本病并无较大的影响,患者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尽量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饮食建议:
1、患者平时应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丝瓜、苦瓜、豆腐、豆角、豆制品等。
2、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如雪梨、香蕉、苹果、葡萄等。
饮食禁忌:
1、少食辛辣刺激、助阳生燥热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咖喱牛肉、咖喱、狗肉、油炸花生、油炸蚕豆等。
2、少食生冷寒凉肥腻腥味的食品,如肥猪肉、鲮鱼等。
预防措施:
1、保持外耳道清洁是防止耵聍栓塞的首要条件。如果有耵聍屑,感觉外耳道发痒,可用棉签沾医用酒精轻轻擦拭,这样不但止痒而且有消毒防止感染的作用。
2、游泳之前最好由医生检查一下,先把耵聍屑取出,以防进水膨胀后形成栓塞。若水进入外耳道后,症状可加重,常有耳痛。
3、一旦耵聍诱发了炎症,应先积极消炎,并尽快取出栓塞,以防引流不畅,致使炎症向内扩散。
4、不要随便掏耳朵。勿经常用硬物挖耳。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