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非洲锥虫病疾病英文名称: African trypanosomiasis疾病别名: 睡眠...
养生
疾病名称: 非洲锥虫病
疾病英文名称: African trypanosomiasis
疾病别名: 睡眠病、昏睡病
疾病概述:
非洲锥虫病(African trypanosomiasis)亦称睡眠病,由罗得西亚锥虫或冈比亚锥虫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流行于非洲。早期临床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全身淋巴结炎,晚期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有严重头痛、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死亡。病变未累及中枢系统前,早期接受正规治疗,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发热、淋巴结肿大、皮肤出现红色疼痛性结节、表情淡漠、肌肉震颤、步态不稳
主要病因: 被锥虫感染的舌蝇叮咬
检查项目: 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病原体检查、体格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一旦累及神经系统,预后多不好,因此患者应及早就诊,积极进行治疗。
临床分类:
非洲锥虫病分东非锥虫病(又称罗得西亚锥虫病)和西非锥虫病(又称冈比亚锥虫病)两种。非洲锥虫病病原体为布氏锥虫,布氏锥虫有两个亚种,即布氏冈比亚锥虫和布氏罗得西亚锥虫。布氏冈比亚锥虫引起冈比亚锥虫病;布氏罗得西亚锥虫引起罗得西亚锥虫病。
流行病学-传染性:
会传染。
流行病学-传染源:
冈比亚锥虫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因多为慢性,并有无症状带虫者,一些家畜(如牛、猪)和野生动物(如羚羊)也可为储存宿主。罗得西亚锥虫病的主要储存宿主为家畜和非洲羚羊、狮、猎狗、猴等野生动物,患者也可为传染源。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主要为舌蝇叮咬传播。舌蝇科中多种舌蝇是传播媒介,须舌蝇为西非的冈比亚锥虫的主要传播媒介,刺舌蝇为东非的罗得西亚锥虫的主要传播媒介。血液和先天性传播少见。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生活在非洲或接触过感染动物、人的人群。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
病因-总述:
本病主要由被锥虫感染的舌蝇叮咬所引起。非洲锥虫病的病原体为布氏锥虫,布氏锥虫有布氏冈比亚锥虫和布氏罗得西亚锥虫和两个亚种。布氏冈比亚锥虫引起冈比亚锥虫病,布氏罗得西亚锥虫引起罗得西亚锥虫病。
病因-基本病因:
1、罗得西亚锥虫和冈比亚锥虫皆属布氏锥虫亚种,在人体主要寄生于血液和组织间隙。其生活史分在舌蝇和人体两个阶段。当舌蝇吸吮患者或病畜(兽)血时,锥虫随血进入蝇体,在胃分裂繁殖,经胃上行到唾腺,形成上鞭毛体,最后形成有感染性的鞭毛体。此阶段需12~30d,并使蝇终身(3个月)有传染性。
2、在人体内阶段,由有感染性的舌蝇叮咬人体时,锥虫即随唾液进入,舌蝇叮咬人时常引起皮下出血,锥虫在该处发育繁殖,引起炎症反应,有时引起硬下疳。以后锥虫进入血液循环与淋巴系统,继续分裂繁殖,散播全身。
症状-总述:
非洲锥虫病的潜伏期通常为2~3周,可短至7日。初期可表现为皮疹、发热、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出现脑部症状,累及神经导致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嗜睡、昏睡、震颤、痉挛等。
症状-典型症状:
1、入侵部位病变
舌蝇叮咬后1~2周,局部皮肤出现暗红色疼痛性结节,质地较硬,称锥虫下疳,数周后消退,局部淋巴结常肿大。
2、早期
舌蝇叮咬后数周或数月,在局部繁殖的锥虫大量进入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剧烈头痛、关节痛,心率异常增快。
3、晚期
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罗得西亚锥虫病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较早,严重者发病后2~4周即出现,冈比亚锥虫病出现较晚,发病后数月甚至数年才出现。患者表情淡漠、愁眉苦脸、举止迟钝、言语不清、唇舌颤动、肌肉震颤、步态不稳、妄想、狂躁,以及其他脑膜脑炎或脑脊髓膜炎的表现,如癫痫样抽搐等。一般情况甚差,消瘦、衰弱、血压偏低、脉搏细弱,易继发肺部感染。
症状-并发症:
非洲锥虫病并发症有高度营养不良、肺部继发感染、癫痫持续状态或心力衰竭等。重要脏器的继发感染,最终可导致脏器的衰竭,直至死亡。
就医-门诊指征:
1、舌蝇叮咬后局部皮肤出现暗红色疼痛性结节;
2、伴发热、伴局部淋巴结常肿大,持续不愈;
3、伴头痛、关节痛;
4、患者出现情绪不稳、性格改变、精神异常;
5、肌肉震颤,舌震颤,言语不清;
6、出现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一般应于感染科、传染科就医。
2、以皮肤症状为首发症状,可咨询皮肤科。
3、以神经症状为主,可于神经科治疗。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7、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最近去过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吗?
6、您最近有没有被舌蝇叮咬过呢?
7、您家里人有类似的症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传染吗?我家人需要进行筛查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我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6、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7、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8、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9、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10、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询问病史后,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然后可能建议患者进行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病原体检查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等对患者进行全身的体检,观察患者皮肤损伤特点,触诊患者是否有淋巴结肿大,必要时进行神经系统的相关检查,辅助判断病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红细胞沉降率显著增快。血浆白蛋白降低,以IgM增高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增多。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2、脑脊液检查
取患者脑脊液涂片进行检查,可见脑脊液蛋白及细胞数明显升高。
3、病原体检查
血液、脑脊液、淋巴结穿刺液、下疳渗出液和骨髓作涂片,可发现病原体。
诊断-诊断原则:
曾在流行地区居住者,有硬性下疳、反复发热、心动过速、颈后淋巴结肿大、剧烈头痛、嗜睡、昏迷表现者,可初步诊断。血清学试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稳定,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确诊有赖于检查查见锥虫。诊断过程中,还应与疟疾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疟疾
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脑性疟疾症状有昏迷、头痛、全身性抽搐、烦躁等,与本病较为相似,一般通过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出疟原虫或非洲锥虫进行鉴别。
2、梅毒
非洲锥虫病偶有梅毒血清试验阳性者,且梅毒患者也可有硬下疳、淋巴结肿大、神经系统受累相关症状,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是否有不安全性行为史、是否到非洲旅行等,并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通过一系列抗锥虫治疗通常可以治愈,常用的药物有舒拉明、美拉胂醇、依氟鸟氨酸、喷他脒等。
治疗-药物治疗:
1、喷他脒
即戊烷脒,用于早期冈比亚锥虫病的治疗。静脉给药或肌肉注射。可出现恶心、呕吐、低血压及心动过速,多为一过性。其他不良反应尚有肾毒性、肝功能异常、中性粒细胞减少、皮疹、低血糖。
2、依氟鸟氨酸
对早、晚期的冈比亚锥虫病皆有效,能迅速清除血及脑脊液中的虫体,特别适用于晚期冈比亚锥虫病。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3、舒拉明
为早期罗得西亚锥虫病的首选药物。为防止高敏反应,先给予1个试验剂量,如无反应,再进行静脉注射。舒拉明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抽搐及休克,给药时必须有医师在场严密观察。本品有肾毒性,可引起蛋白尿、管型尿等,不宜用于有肾脏疾病者,在每次用药前均应作尿液检查。尚可有发热、畏光、关节疼痛、皮疹等不良反应。
4、美拉胂醇
对两种锥虫病的各期皆有效,因毒性较大,一般仅用于罗得西亚锥虫病晚期患者,对舒拉明或喷他脒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早期锥虫病患者也可选用。本品主要不良反应为“砷剂脑病”,表现为高热、头痛、抽搐、昏迷等,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反应减轻或减少。脑病一旦出现,应立即中止治疗,予以对症处理后,一般数日内即可恢复,然后再从小剂量开始继续治疗。本品也可引起中毒性肝炎、肾脏损害、剥脱性皮炎、白细胞减少等。
治疗-相关药品:
舒拉明、美拉胂醇、依氟鸟氨酸、喷他脒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早期患者治疗后一般皆能迅速而完全地恢复;晚期患者已有神经系统损害和免疫反应出现者,治愈率仅30%。
预后-危害性:
1、某些患者可有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且有复发可能。
2、两型锥虫病,未经治疗者,均可致命。
3、本病有传染性,可能会传染给他人。
预后-治愈性:
早期接受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并注意防止疾病的传播。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本病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肌肉震颤、步态不稳等表现,影响生活质量,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2)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患者可能因此产生恐惧的心理。
(3)本病为传染性疾病,患者可因为害怕将疾病传染给家属而产生忧虑的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用适当的方法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避免外界的刺激。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
5、家属要勤为昏迷患者翻身、拍背、按摩肢体等,防止患者出现压疮、静脉血栓等。
6、本病具有传染性,生病期间注意隔离,家里最好准备蚊帐,涂抹蝇虫驱避剂,防止疾病传播。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会进行血液及病原体检查,明确治疗效果。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促进疾病康复。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多进食优质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进食时要避免呛咳,必要时可置胃管给予流质饮食或者静脉输注营养液。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生冷食品。
3、避免高盐高糖饮食。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尽量避免去疾病暴发地区。
2、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的人群,外出时应尽量穿长袖上衣、长裤和长筒袜,并在身上喷舌蝇驱避剂,以降低被舌蝇叮咬的机会。
3、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避免舌蝇孳生。
4、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