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氟牙症疾病英文名称: dental fluorosis疾病别名: 斑釉牙疾病概述: 氟牙...
养生
疾病名称: 氟牙症
疾病英文名称: dental fluorosis
疾病别名: 斑釉牙
疾病概述:
氟牙症(dental fluorosis)又称斑釉牙,是一种地方病。是指牙釉质发育时期人体摄入氟量过高所引起的特殊型釉质发育不全,严重的氟牙症可合并全身性氟骨症,氟牙症是地区性慢性氟中毒的一种突出症状。可以通过手术修复异常牙齿。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发病部位: 口腔
常见症状: 釉质表面形成的白垩横线、斑块
主要病因: 牙釉质发育时期人体摄入氟量过高
检查项目: 口腔视诊、X线
重要提醒: 注意生活水源的氟含量是否正常,如有异常需积极改善水质。
临床分类:
TF指数(Thylstrup和 Fejerskov,1978)反映了牙齿发育期间的釉质与氟化物接触的程度。根据组织学观察和釉质中氟化物浓度,结合临床表现,将氟牙症患牙分为10度:
1、0度
牙面在完全吹干后,釉质的透明度正常。
2、1度
与釉质横线相应处有窄的白垩线。
3、2度
沿釉质横线的白垩线条更明显,相近的白垩线偶有融合。
4、3度
有融合的不规则云雾状白垩区,白垩区之间常见加重的釉面横线。
5、4度
全部牙面呈现明显的白垩釉质。
6、5度
全部牙面呈现明显的白垩釉质,釉质表面有直径<2mm的窝状缺损。
7、6度
数个窝状缺损水平连线排列,缺损的切颈间宽度<2mm。
8、7度
釉质不规则缺损<牙面的1/2。
9、8度
釉质外形缺损>牙面的1/2。
10、9度
釉质大部缺损,牙齿外形改变。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居住在水源含氟量高的地区的人群发生氟牙症的风险更高。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水源含氟量高的地区。
病因-总述:
牙齿发育时期人体摄入氟量过高,可能的影响因素有:饮水、食物、个体差异(氟化物的敏感性不同)以及使用含氟量高的燃料等。
病因-基本病因:
1、饮水
饮水中含氟量过高是人体氟摄入量高的主要来源,综合国内外氟牙症发病的调查报告,牙齿发育期间饮水中含氟量高于1ppm即可发生氟牙症,且该病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随该地区饮水中含氟量的升高而增加。根据饮水中含氟量与龋齿发病率的关系综合分析提出“饮水中含氟量为1ppm时,既能有防龋作用,又不至于产生氟牙症。
2、食物
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和食物种类不一样,各种食物的氟含量也不相同。而且食物中的含氟量又受本地土壤、水和施用肥料中的氟含量及食物加工方式的影响而变化,如茶叶的氟含量可有5~100ppm的差别。有些地区饮水中含氟量低于1ppm,但本地居民的主食和蔬菜中氟含量高,也能影响牙齿的发育,发生氟牙症。含钙、磷和维生素D比例高的食物可以保护人体少受氟的毒害。动物实验证明:高钙、磷食物饲养的鼠牙对氟的敏感性最低。
3、个体差异
个体的全身情况及生活习惯不同,对氟化物的敏感性也不一样。据文献报告:“胸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对氟化物的毒性有协同作用,这两种激素分泌的变化均可引起个体对氟敏感性的差异。”个体差异可用以解释生活在同一高氟地区的人不一定都患氟牙症或严重程度也不一样的现象。
4、其他因素
由于使用含氟量高的燃料(石煤),空气中的氟化物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影响了氟的总摄入量。
症状-总述:
主要有牙齿异常,恒牙多发,对称性斑块或牙体缺损,牙釉质上有白垩色或褐色的斑块。严重者可伴有氟中毒表现,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僵硬等。
症状-典型症状:
1、牙齿异常
(1)恒牙多发。
(2)对称性斑块或牙体缺损,同一时期萌出牙的牙釉质上有白垩色或褐色的斑块以及缺损。牙对摩擦的耐受性降低,但对酸的抵抗力增强。
2、氟中毒现象
氟骨症等,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僵硬等。
症状-并发症:
牙釉质缺损、慢性氟中毒等。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牙釉质表面形成的白垩横线、斑块时,需及时就诊,医生在详细询问病史的同时,主要进行牙齿的视诊及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主要会观察牙齿,找到和氟牙症对应的表现。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腰腿关节、骨膜、韧带有无钙化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病史(饮食习惯)、临床表现(牙釉质表面形成的白垩横线、斑块)和检查(如口腔视诊、X线等)综合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除外釉质发育不全、四环素牙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釉质发育不全
釉质发育不全患者牙白垩色斑的周界比较明确,且其纹线与釉质的生长发育线相吻合;氟牙症患者牙的斑块是散在的云雾状,周界不明确,与生长发育线不吻合。釉质发育不全可发生在单颗牙或一组牙;而氟牙症发生在多颗牙,以上前牙多见。氟牙症患者有高氟区的生活史。
2、四环素牙
患者牙釉质表面有光泽,但由于牙本质中沉积了一种四环素正磷酸钙螯合物使整个牙变暗,呈黄褐色,患者在牙齿的生长发育期有四环素类药物的服用史。
治疗-治疗原则:
依据牙齿着色程度和缺损大小,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氟牙症。
治疗-药物治疗:
该疾病无需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1、轻度者可不做治疗。
2、中度者可采用脱色、树脂充填、贴面修复等。
3、重度者则采用树脂修复、贴面修复或全冠修复等。或采用多种修复结合使用。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氟牙症的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主要在于预防,通过手术修复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氟牙症一般以牙齿异常为主,影响患者自信,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患者正常咀嚼,出现慢性氟中毒时还可能有关节肿胀、僵硬的情况,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预后-自愈性:
氟牙症一般需要治疗症状才会消除。
预后-治愈性:
通过远离高氟环境和牙齿治疗患者症状可以消失。
预后-治愈率:
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积极的治疗恢复正常。
预后-根治性:
远离高氟环境后氟牙症一般不会复发。
预后-复发性:
做好病因的防控,氟牙症一般不会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要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牙龈炎,同时保持良好心态,不咬硬物,注意每年定期复查。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不要因为牙齿的异常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应保持积极地心态配合治疗。家属应帮助患者建立自信。
日常-生活管理:
1、改善本地不利条件,降低氟的摄入量。如选择新的含氟量适宜的水源,应用活性矾土或活性骨灰去除水源中过量的氟,调查其他影响氟摄入量过高的因素并加以改进等。
2、多吃柔软、有营养的食物。
日常-术后护理:
1、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
2、少食用易染色的饮料和食品。
饮食调理:
饮食多补充钙、蛋白质,少吃对牙齿有损害的食物。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吃柔软、易咀嚼的食物。
2、可以在饮食中适当加入牛奶、豆制品等含钙、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有利于身体健康。
饮食禁忌:
1、避免进食过冷或过热的刺激性食物,尤其是冰棒等温度过低的食物。
2、不咀嚼硬物,吃含骨、海鲜等食物时要小心的咀嚼。
3、少喝带颜色的饮料或食物,少喝碳酸饮料。
预防措施:
氟牙症的根本在于预防,预防的根本在于改良水源和当地不利条件,提高饮水质量和治理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