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肛裂疾病英文名称: anal fissure疾病别名: 肛裂痔、裂痔、钩肠痔疾病概述: ...
养生
疾病名称: 肛裂
疾病英文名称: anal fissure
疾病别名: 肛裂痔、裂痔、钩肠痔
疾病概述:
肛裂(analfissure)多见于青中年人,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表现为肛周疼痛、便秘和出血等。该病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普通外科
常见症状: 疼痛、便秘和出血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与长期便秘、粪便干结等有关。
检查项目: 直肠指检、组织学检查、肛门镜检查
重要提醒: 肛裂的治疗及预后和排便习惯息息相关,需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相关中医疾病: 裂口痔,裂痔
临床分类:
按病史分为急性和慢性。
1、急性肛裂指病史在8周以内的肛裂,表现为肛管纵行裂口。
2、慢性肛裂指病史超过8周的肛裂,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慢性周缘瘢痕增生的裂口,裂口近端有肛乳头增生,远端出现哨兵痔,裂口基底部可见内括约肌暴露。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2~24岁年轻女性和55~64岁中老年男性。
病因-总述:
肛裂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长期便秘、粪便干结等引起的排便时机械性创伤是大多数肛裂形成的原因,另外长时间腹泻、肛门的外伤等也可成为诱因。
病因-基本病因:
1、解剖特性
肛裂常发生于肛门后方正中处,因为这个部位有肛管外括约肌浅部形成的肛尾韧带,质地较硬,伸缩性差,且承受压力较大,易受损伤。此区域血供亦差,损伤后不易恢复。肛管与直肠成角性延续,排便时,肛管后壁承受压力最大。
2、机械创伤
(1)大便硬,排便时力过猛,可损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伤深及全层皮肤,形成溃疡。
(2)做肛门镜检查,或直肠指诊方法不当,以及其他机械性原因,也容易造成肛管后正中的皮肤损伤,形成肛裂。
3、感染
齿状线附近的慢性炎症,可向下蔓延而致肛管皮下脓肿,脓肿破溃后形成溃疡,加之肛门后正中的血供较其他部位差,致使溃疡不易愈合,易形成肛裂。
4、肛管狭窄
先天性肛门畸形,或者因外伤、手术等因素所致肛管狭窄,可导致肛裂的形成。
症状-总述:
患者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即疼痛、便秘和出血。疼痛一般较剧烈,有典型的周期性,还可有肛门瘙痒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疼痛
排便时由于肛裂内神经末梢受刺激,立刻感到肛门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称为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可缓解,称为间歇期;随后因肛管括约肌收缩痉挛,再次出现剧痛,此期可持续半到数小时,临床称为括约肌挛缩痛。直至括约肌疲劳、松弛后疼痛缓解,但再次排便时又发生疼痛。
2、便秘
因害怕疼痛不愿排便,久而久之引起便秘,粪便更为干硬,便秘又加重肛裂,形成恶性循环。
3、出血
排便时常在粪便表面或便纸上见到少量血迹,或滴鲜血,大量出血少见。
症状-并发症:
1、肛周脓肿
长时间不愈合的肛裂可能会导致感染,感染向皮下蔓延可引起肛周脓肿。
2、肛瘘脓肿
脓肿破溃后可形成肛瘘。
症状-伴随症状:
肛裂患者由于肛裂的溃疡面以及皮下瘘分泌物对肛缘皮肤造成刺激,进而产生瘙痒等症状。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肛周疼痛;
2、便后发现肛门处有出血;
2、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可至肛肠外科或普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直肠指检,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3、可能会进行胃肠镜等内镜镜检查,注意检查前禁食6~8小时。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排便疼痛、经常便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做体格检查初步诊断疾病,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及评估病情,医生会要求行组织学活检或肛门镜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患者需要暴露肛门,医生会先观察肛门情况,并行直肠指检(戴上指套在充分润滑下摸直肠情况)。急性肛裂可见裂口边缘整齐,底浅,呈红色并有弹性,无瘢痕形成。慢性肛裂因反复发作,底深不整齐,质硬,边缘增厚纤维化、肉芽灰白。肛裂患者常可发现肛裂、前哨痔、乳头肥大同时存在,称为肛裂“三联征“。肛裂行肛门检查时,常会引起剧烈疼痛,有时需在局麻下进行。
检查-病理检查:
对位于侧位的慢性溃疡,要考虑是否存在结核、癌、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等罕见病变,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可鉴别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对难以确诊的肛裂可行肛门镜检查,直观看到肛门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一般依据典型的临床病史、肛门检查时发现的肛裂“三联征”等可作出初步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可能需要借助各种检查与痔疮、直肠癌、肛周脓肿、肛瘘或其他引起肛周溃疡的疾病做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痔疮
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一般不会出现疼痛,当痔体发生嵌顿或血栓,会出现明显疼痛。通过症状和体格检查多可以鉴别。内痔多为无痛性,有间歇性便后鲜血,常出现大便时滴血或便纸上带血,严重时痔核可以脱出肛门外。外痔多表现为肛门口皮赘、肛门不适、潮湿不洁,有时可伴有瘙痒。混合痔可同时出现内痔和外痔的症状。
2、直肠癌
早期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以出现大便性状和习惯改变,可出现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感,低位的直肠癌可以通过指诊触摸到肿块,行电子结肠镜检查通常可以确诊。
3、肛瘘
通常表现为肛缘任意部位的皮肤上出现引流小孔。探查皮肤小孔会发现一个从肛周皮肤延伸至肛门直肠的通道,接通引流物可能是脓性的,引流不充分会伴发脓肿,引起不适,出现红斑和硬化。而肛裂则没有这种瘘道。
4、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以肛周胀痛等局部症状为主,严重者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对于浅表的肛周脓肿查体可以发现有压痛的肛周红肿,可伴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脓液。位置较深的肛周脓肿指诊等肛周检查可无异常发现,依靠穿刺抽出脓液可确诊,必要时可借助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或超声来诊断。
5、其他
应注意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肛管溃疡相鉴别,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核、肛周肿瘤、艾滋病、梅毒、软下疳等引起的肛周溃疡相鉴别,可以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肛裂的非手术治疗原则主要是解除括约肌痉挛,止痛,帮助排便,中断恶性循环,促使局部愈合。经久不愈、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较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排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保持局部清洁。
2、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使大便松软、润滑;增加多纤维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3、局部麻醉后,病人侧卧位,先用示指扩肛后,逐渐伸入两中指,维持扩张5分钟。扩张后可解除括约肌痉挛,扩大创面,促进裂口愈合。但此法复发率高,可并发出血、肛周脓肿、大便失禁等。
治疗-药物治疗:
1、局部镇痛药物
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可以使用局部镇痛药,如利多卡因胶浆等。
2、泻药
可以通过口服缓泻剂来改善便秘症状,但注意不宜长时间使用。长时间口服缓泻剂可以引起顽固性便秘、结肠黑变病等疾病。
3、血管扩张剂
局部使用0.2%的硝酸甘油软膏涂于肛裂处,该药膏可作用于平滑肌,使肛门内括约肌松弛,肛管压力下降,改善肛裂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肛裂的愈合。该药的副作用是头痛和低血压,且有耐药性。
治疗-相关药品:
硝酸甘油软膏、利多卡因胶浆
治疗-手术治疗:
1、肛裂切除术
即切除全部增生变硬的裂缘、前哨痔、肛乳头、发炎的隐窝和深部不健康的组织直至暴露肛管括约肌,可同时切断部分外括约肌皮下部或内括约肌,创面敞开引流。缺点为愈合较慢。
2、肛管内括约肌切断术
肛管内括约肌为环形的不随意肌,它的痉挛收缩是引起肛裂疼痛的主要原因。内括约肌侧切术(LIS)是治疗慢性肛裂的首选方法。但因内括约肌切断术可降低平均肛管最大静息压,所以手术不当可导致肛门失禁。
3、肛门皮瓣技术
是治疗慢性肛裂的一种安全手术选择,适用于肛管皮肤有较大缺损、肛裂合并肛管有明显狭窄且内括约肌切开术后易发生肛门失禁的患者。皮瓣多采用肛管真皮的V-Y成型或房状皮瓣,相对LIS具有较低的愈合率和较少的失禁风险。
治疗-其他治疗:
肉毒素可以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向肛门括约肌注射肉毒素可松弛张力过高的肛门括约肌,继而改善慢性肛裂的血供、促进愈合,但治疗后复发的概率约为40%~50%。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为6~8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急性肛裂可采用温水坐浴联合纤维素摄入治疗。必要时可局部应用利多卡因软膏和氢化可的松软膏缓解疼痛 。
治疗-中医治疗:
1、中医辨证分型论治
(1)热结肠燥证。治则:清热润肠。例方:新加黄龙汤加减。
(2)湿热下注证。治则:清热利湿。例方:四妙丸加减。
(3)阴(血)虚肠燥证。治则:养阴清热润肠。例方:知柏地黄丸合增液汤。
2、中医外治法
(1)常用的有熏洗、中药外敷、纳肛、针灸推拿、挂线等。
(2)熏洗法是将药物水煎或用开水浸冲后,利用蒸气熏蒸,熏后用热药液洗浴患部的一种方法。金玄痔科熏洗散能够缓解肛裂疼痛。
(2)中药纳肛是将栓剂或外用膏剂纳入肛门内的治疗方法。
(3)中药外敷是将各类散剂、膏剂等涂抹于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
(4)挂线术是食指从肛内帮忙引出橡皮筋,然后直接从肛裂部位括约肌的下缘穿出来进行结扎,之后再慢慢切开内括约肌。适用于肛裂伴有潜行瘘管的患者。
预后-一般预后:
肛裂通过积极地坐浴、润便治疗一般预后可,必要时可通过手术治愈,有一定的复发率。
预后-危害性:
肛裂会引起肛门剧烈疼痛,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预后-自愈性:
通过坐浴、饮食润便调理一般可自愈。
预后-治愈性:
通过积极治疗一般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研究数据。
日常-总述:
肛裂的预后与大便通畅度及肛门卫生紧密相关,患者应进行规律的排便,注意肛门卫生,并适当进行提肛运动。
日常-生活管理:
1、适当运动,结合健康饮食,规律进行排便。
2、便后清洁肛门,可用婴儿湿巾替代纸巾擦拭。
3、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每天2~3次。
日常-病情监测:
注意便血的颜色和量,若颜色加深或量增多需及时就医。
日常-特殊护理:
多做提肛运动(主动收缩、放松肛门)。
饮食调理:
肛裂与排便习惯息息相关,多补充纤维素可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 长期补充未经加工的麸皮可以显著降低肛裂的复发率。
2、保证营养均衡、食用易消化食物,如谷类、薯类、豆类、瓜果蔬菜等。
饮食禁忌:
忌辛辣刺激食物。
预防措施:
可通过以下措施降低肛裂发病风险
1、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若干硬便已形成,应用开塞露注入肛门或温盐水灌肠润滑排便,避免用力排便。
2、凡有肛周疾病要积极治疗,防止肛周皮肤硬化,弹性减弱而撕裂肛管皮肤。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