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肱骨小头骨折疾病英文名称: capitellum fracture,fracture o...
养生
疾病名称: 肱骨小头骨折
疾病英文名称: capitellum fracture,fracture of the humeral capitellum
疾病概述:
肱骨小头骨折(capitellum fracture)是指肱骨远端前侧关节面的骨折,临床上并不多见,各年龄组均可发生。其发生的原因多为间接暴力所致。临床上常表现为肘关节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等。一般会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手术切开复位等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后常需进行功能锻炼,以恢复患者肘关节功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肘部
常见症状: 肘关节肿胀、疼痛、肘关节活动受限
主要病因: 间接暴力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CT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检查,以免影响患者正常肘关节功能。
临床分类:
1、一般分类
(1)Ⅰ型:属于完全性骨折,骨折块包括肱骨小头及部分滑车。损伤是在伸肘位,外力自桡骨向肱骨传导,肱骨小头前方受到剪切或在屈肘位侧方受到直接打击所致。骨折块可沿肱骨下端冠状面上方移位,并时有旋转移位。
(2)Ⅱ型:单纯肱骨小头完全性骨折,或肱骨小头边缘的小骨折片。有时在X线片上很难发现。是关节受到剪切应力所致。伸肘位,肱骨小头前方受到剪切,骨块向前方移位;而屈肘位损伤,骨块位于关节的后方。应将肱骨小头骨折与肱骨外髁骨折鉴别。
2、Bryan-Morrey分型
(1)Ⅰ型:又称Hahn-Steinthal 骨折,骨折块为一整体,其中大部分为肱骨小头骨质,不包含滑车部或只累及少许滑车部分。
(2)Ⅱ型:又称Kocher-Lorenz骨折,骨折块组成主要为肱骨小头关节软骨及其下方极少量骨质。
(3)Ⅲ型:又称Broberg-Morrey 骨折,肱骨小头关节面及其下骨质碎裂严重,可累及滑车关节。
3、Dubberley分型
(1)Ⅰ型:肱骨小头骨折,有或没有累及滑车外侧嵴。
(2)Ⅱ型:肱骨小头和滑车形成一个完整的骨折块。
(3)Ⅲ型:肱骨小头骨折块和滑车骨折块相互分离。
根据是否合并肱骨后髁粉碎性骨折,又将Ⅰ~Ⅲ型骨折分为A亚型(不合并肱骨后髁粉碎骨折)、B亚型(合并肱骨后髁粉碎骨折)两个亚型。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肱骨小头骨折占全部肘部损伤的0.5%~1%。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各年龄级均可发生,单纯肱骨小头骨折以成人多见,合并部分外踝的肱骨小头骨折多发生在儿童。
病因-总述:
肱骨小头骨者多是由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若患者肘关节处于伸直位,手部触地,地面的反作用力经前臂传至桡骨头,由上而下的身体重力沿上臂传至肱骨远端,两力使桡骨头与肱骨小头的下部的后份发生撞击,造成肱骨小头骨折。
症状-总述:
患者伤后可觉肘外侧疼痛,并伴有肿胀,同时还可伴有肘关节活动受限,活动时可有疼痛加重。此外,肱骨小头骨折还可导致骨化性肌炎、关节强直等并发症,诊治时需特别注意。
症状-典型症状:
1、肿胀
肘关节肿胀多发生在肘外侧和肘窝部。
2、疼痛
疼痛和压痛部位限在肘外侧或肘前侧。
3、关节活动受限
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尤其屈曲90°~100°时,常发生肘部疼痛加重并有阻力感觉。
4、其他
有骨折移位的患者可触及骨折活动感或骨擦感。
症状-并发症:
可能有以下并发症:
1、血管损伤;
2、神经损伤;
3、骨化性肌炎.;
4、创伤性关节炎。
就医-急诊指征:
1、外力损伤后造成患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2、外伤后骨头外露;
3、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外伤后肘关节长时间疼痛不适;
2、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如出现上述紧急情况,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如症状较轻,则可前往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前往就诊的过程中,尽量限制患肢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3、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肩关节有受到外伤么?
4、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
5、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
6、有哪个姿势会加重疼痛么?
7、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8、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9、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保守治疗,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肘关节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而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进行X线、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及判断骨折类型。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患处有无肿胀、畸形等情况,而后会用手触摸、按压患处,确认有无压痛、骨擦感等。
检查-其他检查:
若有神经损伤,可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以了解神经损伤情况。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因骨折块包含有较大的关节软骨,故X线片不能准确反映其真正大小。正位X线片有助于判断合并的滑车骨折块大小,侧位则表现为“双弧征”。
2、CT检查
对无移位的肱骨小头骨折的确诊和骨折移位粉碎情况的分析有帮助。
3、磁共振(MRI)
可用于检查一些轻微的骨裂。
诊断-诊断原则:
本病根据外伤史,肘部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与肱骨外髁骨折、肱骨外髁骨折等鉴别后即可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诊断标准:
1、典型外伤史。
2、肘外侧、肘窝部肿胀、疼痛。
3、肘外侧或肘前侧局限性压痛。
4、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
5、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
6、必要时行螺旋CT加三维重建以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肱骨外髁骨折
肘外侧肿痛压痛,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多见于4~8岁儿童,在肘外侧可扪及骨折块。X线片见骨折块为外髁骨折,向外下移位。
2、肱骨外髁骨折
外髁的一部分即关节内部分是小头骨折,不包括外上髁和干骺端;而外髁骨折除包括小头外,还包括非关节面部位,常累及外上髁。小头的前方和下方有关节软骨,后方无关节软骨。屈肘时桡骨头与小头前方关节面相接触;伸肘时桡骨头与小头下方关节面相接触。
治疗-治疗原则:
肱骨小头骨折的治疗目的应是争取获得解剖复位,恢复肘关节功能。临床上常通过手法或手术切开进行复位。在复位后,还需进行固定及功能锻炼。
治疗-药物治疗:
对于无法疼忍受疼痛或者疼痛影响到睡眠的患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常用药物为尼美舒利、酮洛芬、双氯芬酸等。
治疗-相关药品:
尼美舒利、酮洛芬、双氯芬酸
治疗-手术治疗:
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肱骨小头骨折为关节内骨折,骨折块几乎无肌肉或关节囊相连接,手法复位基本不能成功,或复位后无法维持。如果无法解剖复位,则会引起肘关节活动障碍或肘关节不稳,因此对于移位的可固定的骨折块,均应行解剖复位内固定术。
2、骨折块切除术
对于不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Bryan-Morrey的Ⅱ型和Ⅲ型骨折,可行骨折块切除。行骨折块切除术后的患者,如术前不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术后不产生外翻不稳;如术前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切除骨折块后可产生外翻不稳。
3、肘关节镜治疗
对于简单的肱骨小头骨折,可通过肘关节镜微创治疗,进行骨折复位、螺钉固定,或行骨折块切除。采用肘关节镜治疗可减少对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降低术后肘关节活动障碍的发生。但不适用于治疗复杂的肱骨小头骨折或合并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肱骨小头骨折。
4、肘关节置换术
对于骨折无法修复或有关节退行性变的老年患者,可行肘关节置换术。
治疗-其他治疗:
1、手法复位
有移位者可采取手法闭合复位。复位时,将肘关节牵引成完全伸展内翻位,术者两拇指触及骨折片,并向下方按压之,常可使之复位,摄片证实骨折片已经复位后可用石膏固定。
2、石膏固定
对于无位移或已经复位的患者,可采用上肢石膏托或石膏管型固定。肘关节屈曲至90°,有助于桡骨小头对肱骨小头相对应的压力,维持骨折对位。
3、功能锻炼
肘关节的活动锻炼应始于制动解除后,应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肱骨小头骨折的预后与骨折类型、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有关。若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有部分患者仍可能治疗效果不佳;若不及时接受治疗,可能有不同度的肘关节活动受限。
预后-危害性:
可能会出现创伤性关节炎、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从而加重患者关节活动受限的症状。
预后-治愈性:
可通过治疗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平稳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预防感染,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活动受限、疼痛等,往往会产生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家属应该多与患者沟通,帮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固定期间做静止位肌肉收缩锻炼,外固定解除后逐步开始功能锻炼。伤后早期可进行掌关节活动,外固定去除后,充分练习各关节活动。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功能锻炼。有效固定随时调整外固定的松紧,避免由于伤肢肿胀后外固定过紧造成压迫。
2、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患者应充分休息。
3、躺下时避免压到患肢。
日常-复诊须知:
遵照医嘱到医院复诊,评估术后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法,一般会做X线检查。
日常-术后护理:
经手术治疗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创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1、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
2、切口拆线后仍要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碰撞和牵拉,以免切口裂开。
饮食调理:
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患者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3个阶段,随着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饮食建议:
1、早期(1~2周)
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食物,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淤血积滞,难以消散,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2、中期(2~4周)
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D、钙及蛋白质。
3、后期(5周以上)
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炖水鱼等。
饮食禁忌:
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多受外力影响导致,可通过以下措施预防:
1、适当的体力活动可提高肌力和协调性,减少因跌跤导致骨折的风险。
2、及时治疗可能引起跌倒的各种急慢性疾病,如影响视力的白内障、骨关节炎、直立性低血压、反复发作的眩晕、帕金森病等。
3、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对抗性强的活动时,应佩戴好防护措施。
4、注意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