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疾病英文名称: acquired retinal arterial ...
养生
疾病名称: 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
疾病英文名称: acquired retinal arterial macroaneurysm
疾病别名: 视网膜大动脉瘤、孤立性大动脉瘤
疾病概述:
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acquired retinal arterial macroaneurysm)又称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是在视网膜动脉上管壁呈纺锤状或梭形血管瘤样膨胀。此病多发生在60岁或70岁老年人,与先天因素无关,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周身情况有关,目前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根据动脉瘤的大小和部位而有不同症状,部分患者视力迅速下降,部分患者视力不受影响。症状较轻者可不进行特殊治疗,其余患者根据病情可选择激光光凝治疗、玻璃体手术等治疗方式。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视力下降
主要病因: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检查项目: 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虽有自愈可能,但部分患者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黄斑的病变,导致视力受损,患者应及时就医,查明病情,进行相应的处理。
临床分类:
依据眼底表现,大动脉瘤主要分为出血性和渗出性两型。
1、出血性大动脉瘤
(1)视力急性下降。
(2)视网膜出血可以是视网膜下、视网膜内或视网膜前,出血可以遮盖大动脉瘤。视网膜下出血量大时,血液可以进入玻璃体。
2、渗出性大动脉瘤
(1)视力逐渐下降。
(2)常发生在血管弓颞侧。大动脉瘤很少发生在视盘、视网膜睫状动脉和鼻侧血管上,但如果发生,也表现为渗出性。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发生在60岁或70岁老年人,女性多见。
病因-总述:
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血管性疾病,本病可能与高血压及血栓形成有关,确切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病因-危险因素:
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发生本病的风险高。
症状-总述:
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根据动脉瘤的大小和部位而有不同症状。如果视网膜大动脉瘤未累及黄斑,患者可以没有症状。随病情进展,会因黄斑部水肿、渗出和出血等有中心视力的下降,甚至会突然降至指数或光感。
症状-并发症:
1、黄斑损害
如果血管瘤位于黄斑附近,可引起黄斑损害,如黄斑出血、渗出、水肿等,导致视力下降。
2、出血
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可以发生视网膜下、视网膜内出血,内界膜下或玻璃体积血。
就医-急诊指征:
视力突然明显下降,应紧急处理。
就医-就诊科室:
可至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患者如有其它原发疾病,需携带相关病历。
4、近期若服用药物治疗其他疾病,可携带药盒。
5、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主要表现为哪里不舒服?出现多长时间了?
2、您的症状有逐渐加重吗?
3、您既往有过血管疾病吗?您血压怎么样?
4、你平时会经常锻炼身体吗?
5、您平时的饮食习惯怎么样?会经常吃腌制的食物吗?
6、您最近生活工作顺利吗?压力大不大?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2、这会导致失明么?
3、这些症状会一直持续么?
4、用药对这些症状有帮助么?
5、需要手术么?
6、手术的治愈率高么?会复发吗?
7、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这些行为需要坚持多久?
8、疾病会造成失明吗?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视力下降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病理检查等了解患者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病理检查:
视网膜大动脉瘤发生在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压迫处,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有胶原、含铁血黄素、纤维血小板凝集块的积聚,黄斑旁外丛状层脂类物质的沉积。提示大动脉瘤周围扩张的毛细血管网可能是进入黄斑区脂类物质的源泉。
检查-其他检查:
1、眼底检查
血管瘤位于后极部,多数位于颞侧小动脉2、3级分支动静脉交叉处,也有位于视盘附近,呈圆形或梭形囊样,橘红色,大多伴有视网膜出血,如出血较多可进入玻璃体或进入到视网膜下,有时出血可以掩盖大动脉。
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
是有创检查,医生会将荧光素钠从静脉注入,然后通过眼底照相机拍摄荧光素钠进入眼底血管时发出的荧光形态,记录眼底血管结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管病理生理变化等。FFA典型的大动脉瘤应在动脉期显影,晚期表现不一,有的仅管壁少许着染,有的荧光渗漏显著。在动脉瘤的周围可有微血管异常如毛细血管扩张和血管无灌注区等。
3、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方法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相似,二者使用的染料以及激发光不同。视网膜出血多时,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可以较好的显示大动脉瘤的存在。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视力下降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变化情况,了解患者有无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视网膜静脉阻塞
继发于静脉阻塞的大动脉瘤大多发生于毛细血管床的静脉侧,导致黄斑水肿和环形脂类物质渗出。也可发生在静脉阻塞的动脉侧、毛细血管床和侧支循环上。患者也可出现视力下降等表现,还可能有视野雀村。可通过病史以及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2、Coats病
Coats病的诊断基于发病年龄不同、性别特点,主要在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动脉瘤样扩张,且数量较多,合并大量的脂类物质渗出,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较大范围的血管扩张。成年人的Coats病和中心凹旁毛细管扩张综合征也同样具有出现在黄斑颞侧的较多的直径较小的毛细管扩张。可通过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有自愈倾向,如眼底仅有动脉瘤存在,渗出或出血很少,病变又远离黄斑,多主张观察,不必急于治疗。若瘤体反复出血危及黄斑,或慢性渗出开始在黄斑沉积,则应早日行光凝治疗。如果出血较多,也可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叮嘱患者进行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的治疗,同时叮嘱患者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管性疾病。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尚无特效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
合并玻璃体积血需做玻璃体手术。另外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也有一定效果。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大多数病例视力预后较好。动脉瘤可有血栓形成,瘤壁纤维化,体积变小而自然消退。通常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缓解。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导致患者视力下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黄斑损害,导致视力受损。
预后-自愈性:
部分患者不经过治疗,动脉瘤可自行消退,不经治疗视力也有较好预后。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通常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也可能有患者的病情较重,导致视力受损。
日常-总述: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注意保持眼周的卫生,同时还需适度用眼,避免眼压的过度波动,导致瘤体破裂,造成严重后果。
日常-生活管理:
1、一旦发生眼底出血,绝对卧床体息,禁剧烈运动,减少头部活动,适当卧床休息。
2、用仰卧位洗头法,轻轻地冲洗,并保护好眼睛,勿使头部剧烈运动。
3、预防感冒咳嗽,遇大力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舌头顶住上腭。
4、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用眼过度,降低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频率。
5、应注意保护眼部,防止外伤。
6、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期低头造成眼压升高。
7、坚持锻炼身体,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防止骨质疏松症,运动方式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动静结合的有氧运动,将风险降低,如走路、游泳、打太极拳。
饮食调理:
本病患者常有高血压等血管疾病,科学合理的调整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进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主食粗细粮搭配,多食用粗粮,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
饮食禁忌:
1、忌含糖的饮料和咖啡、高热量食品及含有较多钠盐的食物,忌暴饮暴食。
2、禁止酗酒。
预防措施:
本病患者多由高血压,控制高血压对本病的发生发展有非常重要意义。
1、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保证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高血压。
2、适度运动,可帮助人体维持标准体重和健康状态,对预防高血压有一定帮助。
3、保持心情舒畅,心情舒畅的人群患高血压的概率显著低于长期处于不良情绪者。
4、有睡眠障碍的人患高血压概率较大,故有睡眠问题时应及时解决。
5、患有动脉硬化、动脉狭窄、动脉阻塞等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疾病、控制病情发展。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