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肩锁关节脱位疾病英文名称: dislocation of the acromioclav...
养生
疾病名称: 肩锁关节脱位
疾病英文名称: dislocation of the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疾病概述:
肩锁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the acromioclavicular joint)是锁骨外端与肩峰相连的关节发生脱移位,多见于年轻人的运动创伤。肩部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可使肩峰与肩胛骨向前、向下或向后错动,而引起脱位。损伤轻者,仅有关节头撕裂,无畸形移位。重者,肩锁韧带、喙锁韧带等断裂。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以争取恢复正常功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上肢、肩部
常见症状: 肩部疼痛、肩部肿胀、关节活动受限
主要病因: 直接暴力、间接暴力
检查项目: X线、MRI
重要提醒: 患者治疗后还需要遵医嘱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临床分类:
1、依据暴力的大小分类
关节囊挫伤、破裂,韧带挫伤、部分断裂、完全断裂,撕脱骨折或半脱位、完全脱位。
2、根据损伤程度分类
(1)Ⅰ型:肩锁关节囊、韧带挫伤,尚未断裂。
(2)Ⅱ型:肩锁关节囊破裂,部分韧带损伤或断裂,关节半脱位。
(3)Ⅲ型:肩锁关节囊、韧带完全断裂,关节完全脱位。
3、按损伤轻重分类
(1)Ⅰ型:肩锁韧带扭伤。
(2)Ⅱ型:肩锁韧带断裂,锁骨肩峰端前后方向不稳,垂直方向稳定。
(3)Ⅲ型:三角肌、斜方肌附着处,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均断裂,喙锁间隙比正常间隙大25%~100%。
(4)Ⅳ型:向后脱位。
(5)V型:是更为严重的Ⅲ型损伤,三角肌、斜方肌附着处损伤更广泛。
(6)Ⅵ型:向下脱位。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青年人的运动创伤,男性发病是女性的5~10倍。
病因-总述:
暴力是引起肩锁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根据作用力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其中以直接暴力更多见(即外力直接作用于肩峰而引起的损伤)。
病因-基本病因:
1、直接暴力
直接损伤多为外力直接作用于肩峰,肩峰及肩胛骨猛然向下,使关节囊和周围韧带断裂而发生脱位。
2、间接暴力
当跌倒时,肩部着地,力传导至肩锁关节而发生脱位。
症状-总述:
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肩锁关节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病情严重时,还可以看到肩部隆起,两肩高低不等。部分患者还可并发骨折、脱位,甚至臂丛神经损伤。
症状-典型症状:
1、疼痛
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疼痛程度不同。肩锁关节处常有压痛。
2、肿胀
损伤到周围软组织时,可出现肿胀。
3、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外展疼痛、活动受限,部分患者甚至可见肩部的隆起,两肩不等高。
症状-并发症:
1、骨折和脱位
可合并有肩峰、锁骨骨折,胸锁关节脱位。
2、臂丛神经损伤
发生率较低,表现为上肢麻木和部分肌力下降。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若在外伤后,出现肩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表现,应尽快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之后可能建议患者做X线检查,以明确有无关节脱位。必要时,还可行MRI检查观察周围韧带有无损伤。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伤肢外展或上举均较困难,前屈和后伸运动亦受限,局部疼痛加剧,检查时肩锁关节处可摸到一个凹陷,可摸到肩锁关节松动。触诊有压痛,锁骨肩峰端有飘浮感。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轻度损伤时,X线平片上显示不出肩锁关节移位或不稳定。随损伤程度增加,肩锁关节部疼痛、肿胀加重,畸形明显,可见锁骨肩峰端移位、高出肩峰,出现“阶梯”状畸形。X线检查因损伤类型不同,可见肩峰不同程度的移位和喙锁间隙加宽。
2、MRI
该检查可以明确有无韧带的损伤。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过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肩部外伤史),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局部疼痛、肿胀、肩关节活动受限等)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一般即可做出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患者多有明确的外伤史。
2、症状
患者肩部肿胀、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按压锁骨远端有弹性感。
3、X线
X线检查发现关节脱位。
诊断-鉴别诊断:
骨折:肩锁关节脱位需要与骨折进行鉴别,通过X线检查,观察骨的连续性,一般可轻松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保守治疗(以固定为主)或者手术治疗,争取恢复肩锁关节的正常功能。此外,冷敷、热敷及理疗等方法也有一定的效果,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治疗-一般治疗:
保守治疗:固定方法种类较多,例如在锁骨肩峰端放置一个保护垫,用弹性带或胶布带压迫锁骨外端向下,使上臂和肩胛骨向上。4周后除去固定带,并开始循序渐进活动。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Ⅲ型损伤,以及病情稳定的Ⅳ型、Ⅴ型、Ⅵ型损伤。可进行手术治疗。
1、切开复位内固定
上肢和肩关节活动时,肩锁关节处力臂较长,承受应力较大,受伤时可发生肌肉附着处广泛撕裂,特别是喙锁韧带断裂而出现不稳定时,将要求肩锁关节固定。可采用张力带钢丝或锁骨钩钢板固定。固定后可不修复喙锁韧带。近年来,国内有学者提出,微动关节的仿生弹性内固定,也取得了良好效果。术后以三角巾或颈腕带保护,2~4周后逐渐练习活动。
2、锁骨肩峰端切除术
较常用于陈旧性肩锁关节损伤出现临床或影像学上肩峰锁骨撞击症状,关节炎表现的病人。
3、肱二头肌腱转位
利用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向下牵拉的动力作用保持锁骨的正常位置。方法是,使喙突截断,连同附着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上移到锁骨,以螺丝钉固定,适用于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治疗-其他治疗:
1、冷敷
患者在损伤的早期可以采用冷敷的方法,帮助减轻损伤部位的出血和水肿。
2、热敷
损伤24小时后热敷,以减轻肌肉的痉挛。
3、理疗
后期理疗,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渗出液的吸收。
治疗-治疗周期:
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周期一般为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一般来讲,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使肩锁关节得到良好的愈合,恢复正常的功能。
预后-危害性:
影响肩关节及患肢活动,对工作、生活造成不便。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需要积极治疗来促进愈合。
预后-治愈性:
经正规积极有效的治疗,一般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大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可治愈。
预后-根治性:
经积极有效治疗脱位可以完全恢复。
预后-复发性:
再次受到暴力损伤可复发脱位。
预后-生存周期:
单纯脱位一般不会影响生命。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再次受到外伤,做好个人防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遵医嘱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促进疾病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因脱位后关节活动受限可能会感到不安,所以家属和朋友要及时给患者以精神安慰,减轻紧张心理。同时患者也要调节自己的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服药,不能自己随意加减药物用量,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参加容易受伤的活动。遵医嘱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但注意量力而行,不可剧烈运动。
2、选择含钙丰富的饮食,如牛奶、豆类等,帮助恢复。
3、规律作息,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需要按医生嘱托复诊,复诊时携带相关的病历以及资料,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日常-术后护理:
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注意保持创口卫生清洁干燥,以免发生感染。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患者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
2、牛奶、豆类及豆制品等食物含钙丰富,有利于身体恢复。
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预防措施:
1、预防直接或间接暴力可减少发病率。
2、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增强骨质强度和体能状况,可一定程度上预防该病的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