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减压病疾病英文名称: decompression sickness,DCS疾病别名: 沉...
养生
疾病名称: 减压病
疾病英文名称: decompression sickness,DCS
疾病别名: 沉箱病、潜水员病
疾病概述:
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DCS)旧称沉箱病、潜水员病,是指人体在高气压环境下停留一定时间后,在转向正常气压时,因减压不当,气压降低幅度过大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此时人体组织和血液中原来溶解的气体,游离为气相,形成气泡,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损伤。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皮肤瘙痒、丘疹、大理石斑纹、肢体酸痛、头痛、眩晕、呕吐、运动失调、偏瘫
主要病因: 高压作业后减压不当
检查项目: 多普勒气泡检测仪检查、X线检查、血生化检查、MRI检查、心电图检查
重要提醒: 一经确诊,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否则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临床分类:
1、急性减压病
减压后短时间内或者减压过程中发病者为急性减压病。
2、慢性减压病
由于急性减压病未得到适当的加压治疗或加压治疗未彻底治愈者为慢性减压病。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时常高压作业的人群。
病因-总述:
减压病是由高气压作业后减压不当引起的。高气压作业指的是如潜水、沉箱、隧道、高压氧舱、加压舱等环境下的作业。
病因-基本病因:
1、原发因素
人体在由高气压环境转入正常气压环境时,过快的减压或者减压幅度过大,造成体内压力大于体外,从而使体内不参与机体新陈代谢的气体(主要为氮气)形成大量的气泡,挤压组织和血管,甚至压迫、撕裂组织,从造成局部出血。同时,气泡还可在血管内形成栓塞,阻碍血液循环,也可引起血管痉挛,造成远端组织缺血、水肿及出血。
2、继发因素
由于血管内外气泡继续形成,造成组织缺氧及损伤,细胞释放出钾离子、肽、组胺类物质及蛋白水解酶等,后者又可剌激产生组胺及5-羟色胺。这类物质主要作用于微循环系统,致使血管平滑肌麻痹,微循环血管阻塞等,进而减低组织与体液内氮气泡的消散。
病因-危险因素:
1、高压环境作业者易在不规范操作减压后导致减压病。
2、肥胖体质的人容易患减压病。
3、40岁以上患心血管功能障碍的人群容易患减压病。
4、其他因素
(1)低温潜水、潜水后飞行、潜水时间长或潜水较深、潜水后运动、潜水后快速上浮容易致减压病。
(2)脱水、过度疲劳、饮酒后高压作业易导致减压病。
症状-总述:
绝大多数患者症状发生在减压后1~2小时内,长者达6小时甚至36小时。减压越快,症状出现越早,病情也越重。
症状-典型症状:
1、皮肤
在局部或以皮下脂肪较多处可有丘疹和皮肤瘙痒,皮肤表面可呈大理石斑纹。大量气体在皮下组织聚积时,也可形成皮下气肿。
2、肌肉骨骼系统
轻者有劳累后酸痛,重者可呈搏动、针刺或撕裂样难以忍受的剧痛。患肢保持弯曲位,以求减轻疼痛,又称屈肢症或弯痛。局部检查并无红肿和明显压痛。潜水作业者疼痛部位以上肢为主,而沉箱作业则以下肢为主。
3、神经系统
(1)可发生截瘫,四肢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等。
(2)若累及影响到大脑可产生头痛、眩晕、呕吐、运动失调、偏瘫,重者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3)特殊感觉器官受累可产生内耳眩晕综合征、神经性耳聋、复视、视野缩小、视力减退等。
4、循环、呼吸系统
(1)累及心血管时,可表现为脉搏增快、黏膜发绀等,严重者并发低血容量性休克。严重时可引起肺梗死或肺水肿等。
(2)淋巴管受侵,可产生局部水肿。
5、其他
(1)累及胃肠道时,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或腹泻甚至肠穿孔、肠麻痹等。
(2)患者也可有发热。
(3)致耳气压伤时,患者双耳耳鸣、耳闷、听力下降。
症状-并发症:
减压病可出现脑软化、肺水肿、肺出血、肺不张、肺栓塞、减压性骨坏死、脊髓损伤等并发症。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先给患者做一般体格检查,以及一些相关科室的专科检查,而后会要求患者行多普勒气泡检测仪检查、X线检查、血生化检查等,必要时会要求患者行MRI检查、心电图检查等。
检查-体格检查:
观察到患者的皮肤黏膜发绀,皮肤表面呈大理石斑纹,可见皮肤肿胀。且患者四肢功能差。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通过检验血液中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压积可反应血液浓稠度的改变,对诊治有重要意义。
2、血生化检查
减压病时ALT、AST、LDH、CK均升高,ALP可降低。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可判断本病对心肌的影响,气体栓塞引起心肌缺血时可出现ST段下降,T波平坦或倒置。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可查出减压性骨坏死表现和晚期肺部并发症。X线片见到主要发生于肱骨、股骨及胫骨关节坏死表现。早期胸部X线无明显异常,病变加重时,可出现肺水肿血或肺不张等表现。
2、多普勒气泡检测仪检查
在怀疑患者为减压病时,此检查可发现在机体大血管内流动的气泡。
3、MRI
MRI能查出早期骨损伤,可用于检查X线片结果不确切的病例,还可查出脊髓减压病的病变以及动脉气栓对脑的损伤。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有潜水作业、沉箱作业、特殊的高空飞行史,且未遵守减压规定,并出现气泡压迫或血管栓塞症状和体征者,均应考虑为减压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外伤、炎症
减压病疼痛症状须与一般外伤和炎症相鉴别,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即可区分。
2、其他
其他潜水疾病如急性缺氧、氧中毒及氮麻醉等须与潜水减压病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减压病治疗首先应先行加压治疗,根除病因后再行常压吸氧治疗、药物治疗等。
治疗-一般治疗:
使患者平躺,解开身体束缚(如潜水衣),将脚垫高20~30厘米,监测生命体征。
治疗-药物治疗:
1、乙醇疗法
乙醇是有效的消泡剂,且能抑制血小板黏附到气泡壁上,使血小板从气泡壁上解离下来,血小板数明显上升,改善出血。
2、血液扩容剂
可使血液扩容外,同时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减少血小板因子的活性,从而阻止血凝,改善症状和体征,如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和生理盐水。
3、抗血小板药
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如阿司匹林、替罗非班。
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可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通透性,减少血浆渗出,缓解脑和脊髓水肿。
5、其他
如有肌肉关节痛,在再加压后,可进行全身热水浴,并可用按摩及理疗等。
治疗-相关药品:
阿司匹林、替罗非班
治疗-其他治疗:
1、加压治疗
送入加压舱中再加压治疗减压病是常有和最有效的方法,且加压治疗越早越好。此治疗的目的是再次加压将体内气泡再次溶解进入血液中,在通过患者正常呼吸排出。患者出舱后,应在舱旁观察6~24小时;如症状复发,应立即再次加压治疗。
2、常压吸氧
纯氧可促进惰性气体经肺部的排出,保持组织与肺泡间的惰性气体分压差,加速惰性气体从气泡向组织、组织向肺部的扩散,从而促进气泡消除,从而达到症状缓解。
3、补液治疗
减压病会造成机体脱水的情况,使用补液治疗可有效纠正脱水,避免病情恶化。
治疗-治疗周期:
减压病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3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患者病情、治疗干预是否及时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1、若患者出现呼吸、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则预后较差,可危及生命。
2、可能会出现会减压性骨坏死和脊髓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
预后-治愈性:
轻症可通过加压治疗治愈,重者者较难治愈。
预后-治愈率:
大部分患者可通过早期积极治疗达到治愈。
预后-根治性:
早期通过积极治疗,可实现根治。
预后-复发性:
经过彻底治疗一般不会复发,若患者再次高气压作业后减压减压不当,可能复发。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应时刻注意自身的身体情况,在高压作业前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日常-心理护理:
由于本病可能有比较严重的后遗症,对患者的心理有较大的影响。患者应面对现实,信赖医生,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定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从心理上接受现实,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增进心理健康。必要时可进行心理辅导。
日常-生活管理: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建立合理生活制度。
2、工作前应充分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3、工作后应立即脱下潮湿的工作服,饮热茶,洗热水浴,在温暖的室内休息半小时以上,以促进血液循环,使体内多余的惰性气体加速排出。
日常-病情监测:
如果确诊为减压性骨坏死,以后应每年检查一次。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每日应保证高热量(一般每日约3600~4000kcal)、高蛋白、易消化、不产气饮食,并适当增加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E。
饮食禁忌:
不吸烟,节制饮酒。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
预防措施:
1、技术革新
采用管柱钻孔法及沉井代替沉箱,使工人在常压下工作,从根本上消灭减压病。氮氧潜水(含氮67.5%、氧32.5%)可缩短减压时间,有利于预防减压病。
2、严格遵守减压规则
严禁快速回升。潜水作业严格管理,通过培训让潜水人员认识其作业规程标准化的重要性,重视水中上升的程序。注意水下作业时间、上升速度和安全(减压)停留等关键要求。上升速度以8m/min为宜。越低的上升速度可使潜水员有越多的时间让肺适应不同的压力,以避免肺受伤(破裂)引起的空气栓塞。
3、潜水作业现场要求
潜水作业现场必须预置加压舱。
4、进行潜水员就业前,定期及下潜前体检。
5、凡患有听觉器官、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皮肤疾病,均不宜从事高压环境工作。重病后、体力衰弱者、远期骨折者、嗜酒者及肥胖者也均列为就业禁忌。
6、脱离高气压作业者进行健康检查的期限应延长至3年,如果发现可疑病灶,应检查到确诊为止。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