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交感性眼炎疾病英文名称: sympathetic ophthalmia,SO疾病概述: ...
养生
疾病名称: 交感性眼炎
疾病英文名称: sympathetic ophthalmia,SO
疾病概述:
交感性眼炎(sympathetic ophthalmia,SO)交感性眼炎指一只眼在受穿通伤或眼内手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非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后,另一只眼也发生同样性质的葡萄膜炎。其中受伤眼称诱发眼或刺激眼,另一只眼称交感眼。患者常可出现视飞蚊症、雾视或调节障碍等症状。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畏光、流泪、视力模糊、睫状充血等
主要病因: 眼球穿通伤、眼内手术、眼内恶性黑色素瘤
检查项目: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B超检查、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从受伤到交感眼炎发生,时间长短不一,最早可在9天发病,最长者可达20年,一般在受伤后2周~1年发病。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眼球贯通伤后交感性眼炎发生率为0.28%~1.9%;内眼手术后本病的发生率为0.007%~0.05%。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可广泛发生于各种人群。
病因-总述:
交感性眼炎90%以上由穿通伤及眼内手术引起,少数见于眼内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坏死或角膜溃疡穿孔、睫状体冷凝、睫状体光凝。关于交感性眼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有感染学说和免疫学说,有人认为眼球穿通伤后,细菌经血运或视交叉从一只眼到另一只眼,也有人认为本病与病毒感染有关,但目前研究表明本病主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因-基本病因:
1、眼部外伤
一侧眼遭遇贯通伤后,对侧眼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出现交感性眼炎。
2、一侧内眼手术
白内障摘除术、睫状体分离术、虹膜切除术、虹膜粘连分离术、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玻璃体切除术等多种手术均可能导致交感性眼炎。
症状-总述:
交感性眼炎患者,受伤或手术眼被称为刺激眼,对侧眼称为交感眼。临床常可出现畏光、流泪、视力模糊、睫状充血等症状,但有时两侧眼部症状可存在一定差异。少数患者可有全身症状,如白发、白癜风、白眉以及脑膜刺激症状、听力下降等。
症状-典型症状:
1、刺激眼
眼球穿通伤后炎症未能迅速恢复正常,一直有持续的慢性炎症或炎症逐渐加重。有眼部的刺激症状,怕光流泪,角膜后可见羊脂状角膜后沉着物,房水混浊,虹膜颜色污秽,纹理不清,瞳孔缘常有灰白色虹膜结节,这时详细检查健眼眼底往往有炎症表现。
2、交感眼
(1)症状:最初眼部症状较轻,仅有轻微的刺激症状,由于睫状体炎症致使调节功能下降,出现调节近点延长,视力下降。
(2)体征:炎症明显时结膜有睫状充血,角膜后沉着物,房水混浊,随着炎症的加重出现成形的虹膜睫状体炎和玻璃体混浊:视乳头充血,后极部可发生局限性视网膜脱离。有时病变由后部开始,眼前节可以无改变,眼底周边部有黄白点如同玻璃样疣样改变,玻璃体很快混浊,眼底出现广泛渗出并融合、出现视乳头充血水肿及视神经炎,并可引起视网膜脱离;随着炎症向前的扩展可出现相应的虹膜睫状体炎。交感性眼炎晚期可能出现短期恢复眼底后极部遗留的色素斑和色素脱失成为多发性小瘢痕,也可呈“晚霞”样眼底,大多数病例转化成慢性炎症,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常继发青光眼和并发白内障。
症状-并发症:
炎症发生于眼前段时通常引起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而眼后段炎症则可引起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脉络膜视网膜瘢痕形成、黄斑水肿和视网膜脱离。复发性炎症和慢性炎症易引起上述并发症。
症状-伴随症状:
少数病例可有全身症状,如白发、白癜风、白眉以及脑膜刺激症状和听力下降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畏光、流泪。
2、视力模糊。
3、睫状充血。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尽早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宜前往眼科处理。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患者如有其它原发疾病,需携带相关病历。
4、近期若服用药物治疗其他疾病,可携带药盒。
5、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
3、您的症状近期有无加重?
4、您既往有无眼部外伤史或手术史?
5、您既往有无其他病史?
6、您是否存在其他全身性疾病?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2、这会导致我失明么?
3、我的这些症状会一直持续么?
4、用药对这些症状有帮助么?
5、我需要进行手术么?
6、手术可以帮我恢复视力么?
7、我需要治疗多久?
8、需要我调整生活方式么?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在一侧眼手术或外伤后出现对侧眼的畏光、流泪、视力模糊、睫状充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医生多会对患者进详细的眼底检查,并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B超检查等患者病情进行明确。对于诊断难度较大者,一般还需通过病理检查对本病进行最终确诊。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多在裂隙灯下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患者可有典型的眼底表现,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弥漫型和结节型。
1、弥漫型
眼底可见一个或多个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区,很快融合在一起呈多湖状,严重者形成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2、多灶型或结节型
眼底可见散在多个灰白色隆起的网膜下结节,可散布于整个眼底。此外,尚可累计视盘呈视乳头炎。
检查-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对于本病的确诊有重要意义,刺激眼与交感眼的病理组织检查,除刺激眼有外伤性改变外,其余完全相同,均具有肉芽肿性葡萄膜炎的特征。整个葡萄膜组织因炎症细胞浸润而增厚,尤以脉络膜为显著,厚度可达正常的2~3倍乃至5~6倍。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B超检查可发现脉络膜增厚,此种改变支持交感性眼炎的诊断。
2、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眼底镜下常见两种不同改变,即弥漫型和结节型。
(1)弥漫性:病变处呈现细点状渗漏,而后呈多湖状荧光,类似原田病。
(2)结节型:病变处早期呈低荧光,晚期荧光着染,和急性后极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造影类似,但着染常不均匀。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眼球穿通伤和内眼手术史,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眼部检查,可以较为容易的确诊交感性眼炎。晶状体过敏性眼炎以及原田病可与本病症状相似,多需医生鉴别诊断。其中原田病的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结果与全身症状均与本病相似,但一般没有眼部外伤史。
诊断-鉴别诊断:
1、晶状体过敏性眼炎
多见于白内障手术或晶状体遭受外伤囊膜破裂后,部分病例可引发另眼葡萄膜炎,与本病极易混淆。但在另眼发生炎症时,手术眼的炎症已完全或基本静止,而交感性眼炎则相反,因此可鉴别两病。
2、原田病
眼底表现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相似,而全身其他症状如脱发、皮肤白斑、耳鸣等两种疾病均可发生,但原田病更多见,且原田病无眼部外伤史,可以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交感性眼炎一经确定,立即按葡萄膜炎处理。用糖皮质激素全身及局部治疗,伤后不足2周发病者,应加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感染,对激素无效或不能使用激素者可采用免疫抑制剂。部分患者必要时需进行眼球摘除术。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生素
对于伤后不足两周者可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
2、糖皮质激素
在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前提下可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尽快控制炎症。每早口服泼尼松,并加用眼周围注射。炎症好转可逐步减量,早期快减,晚期慢减,然后采用隔日给药法。根据眼部情况逐渐减量。炎症完全消除后仍应继续治疗半年,以免复发。但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注意激素的不良反应。
3、免疫抑制剂
在使用大剂量激素无效或者全身有激素使用禁忌症时,可以使用免疫抑制剂。常用的有环磷酰胺。环孢素A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治疗-相关药品:
泼尼松、环磷酰胺、环孢素A
治疗-手术治疗:
1、对于刺激眼有大量视网膜组织脱出,或伤后炎症不能控制的患者,在绝无复明可能时可予眼球摘除术,尚有残余视力者应予保留。
2、对于继发性青光眼,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患者,可酌情行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对于影响视力的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在炎症控制稳定3个月后可行白内障手术。
治疗-治疗周期:
具体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但交感性眼炎患者一般需终身间歇性治疗。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交感性眼炎患者预后一般较差,患者罕见自然恢复,如早期治疗不及时和治疗不规范,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复发性慢性葡萄膜炎,病情长期迁延。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多次复发并导致损害加重,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预后。
预后-自愈性:
本病多不会自愈,需积极就医治疗。
预后-治愈性:
交感性眼炎一般难以彻底治愈,患者常需终身治疗。
预后-治愈率:
本病多难彻底治愈。
预后-复发性:
本病复发概率极高,患者常反复发作。
日常-总述:
交感性眼炎患者视力影响常较大,且由于本病反复发作,需长期坚持治疗。患者生活可受到较大影响。有效的护理可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有助于病情的恢复。术后遵医嘱进行复查,以帮助医生了解恢复情况。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交感性眼炎患者视力影响常较大,且由于本病反复发作,需长期坚持治疗。患者常出现焦虑、紧张、恐惧、消沉等不良的心理情绪。
2、护理要点
为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可提供安静、整洁和温馨的环境,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情。还可配合医护人员对既往治疗和预后较好的案例为患者进行讲解,使其能缓解不良的心理情绪,增加治疗的信心。患者也应正视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可引起多种副作用。特别是大剂量长期应用可引起一些严重的副作用,如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穿孔、糖尿病、高血压、低血钾、神经兴奋性升高、失眠、精神分裂症。儿童生长发育迟缓、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感染,还可能引起激素性青光眼、白内障。
2、服药过程中,患者要注意补钾并服用胃粘膜保护药。定期去医院检测血糖、血压、体重、眼压。家属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况,睡眠、食欲、大便等情况。注意有无腹痛、黑便的出现。且失眠者要适当口服镇静药。
日常-生活管理:
1、尽可能给予患者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2、患者尽可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合理休息,帮助眼部恢复。
4、尽可能避免隐形眼镜的使用。
5、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6、可适当使用透明眼罩防止感染。
日常-复诊须知:
交感性眼炎病情易反复发作,患者宜注意自身眼部状况,出现眼部不适及视力异常时立即复诊,避免疾病加重。
饮食调理:
饮食调整对于交感性眼炎患者的治疗意义较小。但合理调整饮食,帮助患者尽可能保持营养均衡,对于患者眼部健康的保持有积极意义。
饮食建议: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
2、应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虾、牛奶、豆类等。
3、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如胡萝卜、西红柿、葡萄等。
饮食禁忌:
1、忌烟、酒、咖啡。
2、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葱等。
3、尽量避免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冷饮、雪糕等。
预防措施:
交感性眼炎的发生有很多诱发因素,采用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此病的发生率。目前采用的预防措施主要为以下内容:
1、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眼球穿透伤后应及时清创缝合。
2、尽可能避免在同一眼反复进行内眼手术。
3、摘除受伤眼可能对于本病的预防有一定帮助,但确切效果仍有待研究。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