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颈部淋巴结结核疾病英文名称: tuberculosis of cervical lymp...
养生
疾病名称: 颈部淋巴结结核
疾病英文名称: tuberculosis of cervical lymph nodes
疾病别名: 颈部淋巴结核、颈淋巴结结核
疾病概述:
颈部淋巴结结核(tuberculosis of cervical lymph node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的颈部淋巴结病变,也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病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可伴有乏力、低热、盗汗等症状。本病通常需要采取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普通外科
发病部位: 颈部
常见症状: 颈部淋巴结肿大、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
主要病因: 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检测、血沉及C反应蛋白检查、超声检查、超声造影检查、CT检查、MRI检查、X线检查、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需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否则可能会有复发的风险。
临床分类:
根据病程发展不同,颈部淋巴结结核可分为结节型、浸润型、脓肿型和溃疡型四种。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主要为结核患者。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主要为呼吸道传播。
流行病学-发病率:
颈部淋巴结结核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约占所有淋巴结核病的80%~9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青年女性。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具有上升的趋势。
病因-总述:
颈部淋巴结结核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可直接侵入淋巴管组织,进而侵犯颈部淋巴结;肺结核也可以通过血行播散,累及至颈部淋巴结,从而导致本病。
病因-危险因素:
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患有艾滋病、患有肿瘤等慢性消化性疾病、与传染性结核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以及身体其他部位存在结核病灶者,更容易发生本病。
症状-总述:
颈部淋巴结结核主要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右颈和双颈上部较为多见,也可见于锁骨上淋巴结等处,常伴有低热、乏力、盗汗等症状,具体与疾病类型有关。
症状-典型症状:
1、全身症状
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无任何症状,病情较重者可以出现午后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
2、局部表现
(1)结节型:起病缓慢,一侧或双侧一个或数个淋巴结肿大,质较硬,活动,微痛或压痛。
(2)浸润型:明显的淋巴结周围炎,淋巴结明显肿大,自觉疼痛与压痛,与周围组织粘连,移动受限。
(3)脓肿型:肿大的淋巴结中心液化,形成脓肿,局部有波动感,继发感染时有明显的红肿热痛。
(4)溃疡型:脓肿自破或切开引流,创口经久不愈,形成溃疡或瘘管。
症状-并发症:
1、感染
颈部淋巴结结核在坏死、破溃后,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引起局部发红、肿胀、疼痛,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全身感染。
2、其他
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血行播散,引起关节等淋巴结以外的部位发生结核杆菌感染。
就医-门诊指征:
1、颈部出现一个或多个肿块;
2、伴午后低热、盗汗、乏力;
3、伴食欲不振、体重减轻;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对于与结核病患者有密切接触,或本身患有肺结核等病变的患者,如果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低热、盗汗等症状,则可去感染性疾病科就诊。
2、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需要手术的患者,可到普通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不适症状?是何时出现的?
2、近期有加重或减轻吗?
3、您有使用过药物进行治疗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4、您既往或目前有肺结核等结核病吗?
5、您近期有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经历吗?
6、您以前有过类似的症状吗?
7、您还有其他疾病吗?有进行治疗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患病?
2、我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进行哪些治疗?
5、这些治疗有什么风险吗?
6、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7、若手术治疗,术后要注意什么?
8、我在日常要如何进行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节肿大、低热、盗汗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其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检测、血沉及C反应蛋白检查、超声检查、超声造影检查、CT检查、MRI检查、X线检查、病理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主要会对颈部淋巴结进行检查,以了解其大小、质地、数目、活动度、有无触痛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结核菌素试验
颈部淋巴结结核时,检查结果可呈阳性。检查时医生会给前臂屈侧注射一定量的结核菌素液,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皮肤表现判断结果。若皮肤发红或出现硬结节,且其直径在0.5毫米及以上,则为阳性。
2、结核抗体检测
此检查对结核病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本病患者检查结果可呈阳性。
3、血沉及C反应蛋白检查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时,可有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的情况。
检查-病理检查:
有时医生会取病变淋巴组织制成标本后,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了解病变性质和明确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病变淋巴结早期表现为长椭圆形或圆形的低回声,边界清晰,表面光滑,皮质回声减低且不均匀性增厚,髓质变窄或消失。病程进展,病变淋巴结相互融合,淋巴门消失或变窄。若冷脓肿形成,则可见极低回声区。淋巴结中央呈无回声,而边缘呈环状的低回声,是淋巴结结核的特征性表现。
2、超声造影检查
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造影的常见特征是边缘环形增强合并中央蜂窝样或分隔样增强。此外,该检查还有助于引导病变淋巴结行穿刺活检。
3、CT检查
可以观察病变淋巴结的部位、数目、形态、密度、有无钙化、坏死等。CT具有较高的时间、空间及密度分辨率,可清晰反映病灶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情况,且三维重建技术对病变淋巴结的定位更准确,可在术前指导临床选择手术方式,协助判断预后。
4、MRI检查
可以了解受累淋巴结的部位、形态、大小、病灶有无坏死以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相较于CT检查,具有无辐射、成像敏感性及清晰性较高的特点,但其昂贵的价格及其在基层医院普及率不高,限制了其应用。
5、X线检查
有助于了解肺部、胸膜等部位有无结核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结核病史或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史,出息颈部淋巴结肿大、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结合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检测、B超、CT、MRI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淋巴病变情况以及身体素质等制定合适的个体化诊疗方案,以规范的抗结核治疗为基础,必要时还可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保证充分休息,避免劳累。
2、加强营养,以满足机体所需。
治疗-药物治疗:
1、治疗原则
药物的治疗原则为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
2、治疗药物
(1)一线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
(2)二线抗结核药:包括左氧氟沙星、环丝氨酸、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等。
治疗-相关药品: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环丝氨酸、卡那霉素、卷曲霉素
治疗-手术治疗:
1、对于局限、可移动的结核性淋巴结,或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可进行手术摘除。
2、对于已化脓的淋巴结结核或小型潜在的冷脓肿、皮肤未破溃者,可以进行穿刺抽脓,同时注入抗结核药物。需注意,每次穿刺时应从脓肿周围的正常皮肤进针,以免造成脓肿破溃或感染扩散。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无严重并发症的颈部淋巴结结核,一般预后良好;继发于肺结核者,肺结核痊愈后,颈淋巴结结核也会随之痊愈;长期不愈的慢性溃疡和瘘管,经积极恰当处理后,多数也可愈合。
预后-危害性:
1、颈部淋巴结结核病情严重时,破溃的淋巴结分泌物可能会导致他人发生结核感染。
2、若治疗不及时,结核杆菌可能会发生血行播散,导致身体其他部位发生结核感染。
预后-治愈性:
经合理、规范的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预后-复发性:
若治疗不彻底,或危险因素持续存在,可能会导致疾病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合理休息,注意个人卫生,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以及定期复查,以促进疾病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的不理解或误解,或者因病情严重发生局部破溃流脓等情况,容易是患者产生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
(2)由于本病治疗周期可能较长,且需坚持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烦躁、焦虑情绪,甚至出现不配合治疗情况。
2、护理措施
(1)患者可通过与医生的交流,正确认识疾病,消除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和勇气。
(2)家属可多关心患者,并给予其鼓励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2、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等症状,则应及时就医诊治。
日常-生活管理:
1、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持空气流通。
2、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劳累。
3、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避免损伤。
4、病情允许时适当锻炼,比如太极拳、快走等,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5、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6、尽量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淋巴结肿大、低热、盗汗等症状继续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则应及时就医诊治。
日常-术后护理:
1、注意保持手术伤口敷料处的清洁干燥,遵医嘱按定期换药,以防感染。
2、如果手术刀口附近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需及时就医。
饮食调理:
淋巴结结核可能会使机体产生大量消耗,因此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加强营养,合理膳食,以辅助治疗本病、促进机体恢复。
饮食建议:
1、以均衡、合理、易消化的饮食为宜,按时进食。
2、可适当多吃高热量、高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瘦肉等,以保证机体能量的摄入。
3、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使机体摄取足够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饮食禁忌:
1、少吃油炸、熏制类食物。
2、避免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3、避免暴饮暴食。
4、禁烟酒。
预防措施:
日常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做好自我防护,积极治疗自身相关疾病,进行疫苗接种等,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
1、进行疫苗接种,可提高机体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
2、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
3、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4、积极治疗肺结核等其他结核病。
5、积极治疗糖尿病等慢性病。
6、合理用药,不乱用或滥用药物,以防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
相关疫苗:
卡介苗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接种后能使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从而阻止结核分枝杆菌在人体内的繁殖、播散。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