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慢性食管炎疾病英文名称: chronic esophagitis疾病概述: 慢性食管炎(...
养生
疾病名称: 慢性食管炎
疾病英文名称: chronic esophagitis
疾病概述:
慢性食管炎(chronic esophagitis)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食管外伤后的感染以及各种理化刺激等原因所引起的食管慢性炎症,主要发生在食管中下段,以下段为主。患者常表现为胸骨后闷痛,胸骨后灼热感与食管内食物通过缓慢、受阻等症状。本病通过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较好,但若长期持续,有一定癌变的可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消化内科
发病部位: 食管
常见症状: 疼痛、食管阻塞感、烧心
主要病因: 邻近组织炎症、食物潴留、营养缺乏、不良饮食习惯
检查项目: X线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慢性食管炎一般预后良好,经积极治疗可有较大改善。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慢性食管炎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
病因-总述:
慢性食管炎起因多样,可由急性食管炎迁延而来,也可由感染、食物停留、慢性疾病、营养缺乏等原因导致,不良的饮食习惯有时也会造成慢性食管炎的发生。
病因-基本病因:
1、疾病相关
(1)急性食管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转为慢性。
(2)慢性化脓性病灶,如牙齿、鼻、鼻窦与扁桃体等部位慢性炎症病变。这些病灶经常排出细菌进入食管内,引起感染。阑尾炎、胆囊炎等也可因病灶感染而发生食管慢性炎症。
(3)食管狭窄、肿瘤或贲门痉挛等疾病使食物不能迅速通过,发酵分解物引起刺激,或继发感染,继而引起食管黏膜慢性炎症。
2、饮食相关
嗜好烈性酒与辛辣调味品,进食时狼吞虎咽,均易造成食管的慢性炎症。
3、营养相关
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素缺乏,造成局部易感因素。如维生素A可防止食管上皮组织的角化,并能诱发表层细胞转变为分泌黏液的细胞;当机体缺乏维生素A时,可使食管上皮增生与角化,失去柔润性,易因外力作用而破损,导致感染发生。
症状-总述:
慢性食管炎患者多表现为胸骨后闷痛和食物阻塞感,部分患者可有典型的反流综合征症状。慢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与症状并不一致。
症状-典型症状:
1、疼痛
多为胸骨后闷痛,也可表现为上腹部、背部左侧肩胛骨下方或胸腔深处的闷痛。当进较热食物或粗糙、干燥食物时,这种闷痛更明显。患者常因闷痛而致情绪抑郁。
2、食物阻塞感
很少有吞咽困难,仅感食物通过缓慢,患者常有阻塞感。特别是食管下部狭窄时,吞咽几乎无障碍。部分患者有反刍现象,即在进食后不久,又有食物吐出,但无酸味。
3、反流综合征
部分患者具有反流综合征,指因反流而出现的烧心、反流和胸痛症状。
症状-并发症:
1、食管狭窄
食管炎持续得不到控制,可能出现粘膜糜烂、纤维化,并最终导致食管狭窄或瘢痕形成。
2、barrett食管
严重食管炎者,可见黏膜上皮基层被破坏,且因溃疡过大,溃疡边缘鳞状上皮细胞无法通过再上皮化修复溃疡,而上皮化生,称为Barrett食管。
症状-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伴有进食后上腹部胀满感,表示食管内可能有瘢痕性狭窄。
就医-门诊指征:
1、胸骨后闷痛。
2、进食后上腹部胀满。
3、有烧心、胸痛症状。
出现以上情况需及时就医处理。
就医-就诊科室:
慢性食管炎患者宜前往消化内科处理。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患者如有其他原发疾病,需携带相关病历。
4、近期若服用药物治疗其他疾病,可携带药盒。
5、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何时出现的症状?
2、症状出现时您在做什么?
3、您的症状近期有无加重?
4、有无吞咽时疼痛或吞咽困难?
5、近期有无使用什么药物?
6、是否接受过其他治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症状严重么?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3、我应该做什么检查?
4、我应该吃什么药?
5、我需要进行手术么?
6、手术治愈之后会有后遗症么?
7、这个病会对我今后造成什么影响么?
检查-预计检查:
慢性食管炎患者一般无较为明显的体征,体格检查意义较小,对于怀疑慢性食管炎的患者,多需行X线检查及内镜检查直观的判断患者症状;根据病情还可能需进行病理活检。
检查-病理检查:
如果内镜发现食管黏膜有糜烂颗粒状改变和白色斑块易出血现象,需进行病理活检。
检查-其他检查:
食管镜检查可见食管局部黏膜苍白,黏膜增厚、粗糙或有水肿及分泌物增多等。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对于明确患者食管症状有较高价值,同时有助于与食管癌的鉴别。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食管造影显示病变有很好的效果,轻度慢性食管炎绝大多数病例黏膜皱襞粗糙、紊乱,病变区与正常食管界限不清,呈移行性,黏膜无中断破坏征象。而早期食管癌与正常食管界限清楚,黏膜有中断破坏征象,局部管壁有僵硬感;食管炎常累及食管整个周径,而早期食管癌常累及食管周径之局部。
诊断-诊断原则:
慢性食管炎患者的症状虽不典型,但有一定规律性,即闷痛限局于胸背部,与吞咽食物或涎液有关。医生根据慢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可做初步判断,结合影像学检查与内镜检查可见有典型反流性食管炎征象者一般可以确诊。真菌性食管炎、损伤性食管炎、食管癌及克罗恩病可与本病症状相似,需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真菌性食管炎
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内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被覆牛奶皮样物,食管刷片检查可见真菌丝和孢子。
2、损伤性食管炎
服用腐蚀剂如强酸、强碱引起的食管黏膜损伤;食管异物及高温食物引起的食管烫伤。往往有明显的诱因,易于鉴别。
3、食管癌
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易误诊为食管癌。对食管损伤严重的患者应多部位活检以排除食管癌。如病理结果未见癌细胞,且患者有典型的反流症状,应按反流性食管炎治疗并近期复查胃镜,多次活检。
4、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患者也可表现为食管的糜烂和溃疡,食管的表现只是胃肠道表现的一部分。患者往往有胃肠道阶段性的病变。
治疗-治疗原则:
慢性食管炎的治疗原则是治疗原则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降低反流物刺激性,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治疗以内科治疗为主,部分患者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根治身体各部位的病灶,如拔除龋齿、摘除扁桃体、根治慢性鼻炎、鼻窦炎,对阑尾炎、胆囊炎等病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H2受体拮抗剂
可抑制减少胃酸分泌,降低有反流症状患者的反流物的刺激性,常用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
2、促动力药
可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压力,加速胃排空,减少反流。常用药物有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
3、制酸剂
可中和胃酸,从面降低胃蛋白脂的活性,减少酸性胃内容物对食管制膜的损伤,常用药物为氢氧化铝凝胶。
4、其他
还可使用次碳酸铋粉剂、维生素A及维生素B2等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氢氧化铝凝胶、次碳酸铋粉剂、维生素A、维生素B2
治疗-手术治疗:
1、手术目的
主要是修补疝裂孔、抗反流和纠正食管狭窄。
2、适应证
(1)食管旁裂孔疝,裂孔痛合并有反流性食管炎。
(2)症状反复发作经内科治疗无效。
(3)反流性食管炎已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反复呼吸道炎症、食管溃疡、出血、食管狭窄。
(4)巨大裂孔痛出现压迫或梗阻症状。
3、手术方法
抗反流的手术方法有Nissen胃底折叠术以及Hill手术等。
治疗-治疗周期:
具体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慢性食管炎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多数患者可通过获得较好的恢复,一般不会遗留其他后遗症。
预后-危害性:
1、食管炎长期迁延可造成食管狭窄、瘢痕形成等症状。
2、患者可伴有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食物通过困难,饮食后常出现阻塞感,给患者带来严重不适。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不会自愈。
预后-治愈性:
可以治愈。
日常-总述:
慢性食管炎塞患者病情可能迁延,患者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的管理,预防疾病可能造成的并发症,必要的生活习惯调整,对于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疾病恢复有重要作用。
日常-心理护理:
慢性食管炎患者病情可能迁延,患者可因长期不适出现消沉、低落的情况。家属需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陪护。患者也应当对疾病进行足够的认识,对疾病的治疗流程及预后有一定的了解,保持积极的心态,促进疾病康复。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生活规律,定时起居。
2、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紧张、激动。
3、适当参加家务劳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过度。
4、肥胖患者可适当减重。
饮食调理:
慢性食管炎患者需要注意日常饮食的调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患者短期宜食用易消化清淡饮食。
2、宜吃富含蛋白质、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蛋、牛奶等。
3、宜多吃粗纤维食物,并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4、饮食宜少量多餐,不宜过饱。
5、睡前最好不要进食,晚餐与入睡的间隔应拉长,超过3h。
6、餐后应处于直立位或散散步,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忌食燥热、肥腻、煎炒等助热助湿的食物,忌食发物。
3、减少咖啡、浓茶等的引用。
4、戒烟戒酒。
5、低盐饮食,减少食盐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腌制食物。
预防措施:
适当的生活方式调整可以减少发生慢性食管炎的风险:
1、急性食管炎患者积极治疗避免疾病迁延。
2、肥胖者宜减重避免腹压过高或出现胃食管反流。
3、注意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于坚硬的食物。
4、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睡前饮食过多。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