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内隐斜疾病英文名称: esophoria疾病概述: 内隐斜(esophoria)是一种视...
养生
疾病名称: 内隐斜
疾病英文名称: esophoria
疾病概述:
内隐斜(esophoria)是一种视轴有向内偏斜趋势但能被融合机制所控制的眼位偏斜。本病主要症状是视疲劳、眶内及眶周疼痛、头痛等,治疗方法包括采用屈光矫正、正位视训练、三棱镜应用、手术治疗等。经积极治疗,一般内隐斜可得到矫正,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视疲劳、眶内及眶周疼痛、头痛
主要病因: 解剖因素、调节因素、神经支配因素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交替遮盖法、内视像检查法
重要提醒: 内隐斜若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致睑缘炎,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早进行诊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学龄儿童和青年人。
病因-总述:
两眼球有偏斜,但可用矫正融合反射控制眼位,称为隐斜。因此平时两眼同时张开时看不出有偏斜,如果将一眼遮住使融合打断,被遮的一眼即刻偏斜,除去遮盖,融合力又恢复,则被遮眼就恢复正位。如被遮眼开放后眼球从内侧转动到中间是内隐斜。形成内隐斜的原因,主要为神经支配因素,但其他如解剖因素及调节因素也起一定的作用。
病因-基本病因:
1、解剖因素
包括各种眼外肌的异常,如节制韧带、肌间膜或肌腱止端的异常,这些异常,可以限制一眼内直肌或双眼内直肌企图松弛集合时作适当的松弛。加上在正常清醒时刻,集合兴奋有过强的趋势,足以在某些患者,产生内隐斜。但其绝对眼位仍为外斜位。
2、调节因素
未经矫正的远视眼和已经矫正的近视眼,均因过度使用调节而诱发过强集合,造成内隐斜或内斜视。戴矫正眼镜减少调节力量后,如内隐斜完全消失,称为完全调节性的,如只是使隐斜度减少,但未完全消失,称为部分调节性的。这要取决于神经支配因素的多少而定。
3、神经支配因素
双眼必须依靠集合兴奋来维持双眼视线的平行,以取得双眼单视,而且集合兴奋总是处于过强状态,融合功能起着抑制集合兴奋过强的作用。内隐斜基本上是属于神经支配因素所致。看远有少量内隐斜是正常的,如超过正常范围还是属于神经支配因素所致,一般认为是由于集合中枢的过度兴奋所致。
症状-总述:
内隐斜的主要症状是视疲劳,症状的出现往往延缓,看远的情况下出现。患者开始阅读时比较舒适,读后常有眼球被牵拉的感觉。此外,还可引起头痛、定位及深径觉较差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内隐斜的主要症状是视疲劳。内隐斜症状的出现往往延缓,不像外隐斜在阅读半小时或一小时左右即感眶内及眶周疼痛,而是在维持双眼视线平行,看远的情况下出现,如看电影、看球赛等,感到全身疲乏,次日即感头痛,并觉不适,比外隐斜更使患者难受。
2、内隐斜引起的头痛可以出现在任何部位(额部、颞部、顶部及枕部),与近工作无关,通常为整个头痛,常在观看快速移动的景物时出现。休息或睡眠使症状减轻,有时次日尚可复发。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症状是定位及深径觉较差,如驾驶汽车,在较窄的空地停靠十分困难,判断车速不准,因此超越同行的汽车有困难,安全性较差,其他如打网球、羽毛球、篮球的准确性也差。
3、内隐斜患者开始阅读时比较舒适,读后常有眼球被牵拉的感觉,似乎双眼仍想要阅读或停留在阅读的眼位,呈向内斜的不适感。这是一种集合的表现。患者虽无远视,喜欢将书本拿得离眼很近。有许多患者愿俯卧床上看书,两肘支在床上,双手托住下颏,双眼离读物很近,如令患者坐直身子阅读,则很易入睡。
4、少数患者内隐斜度数大而融合力好,但症状严重,因此在看正前方物体时,往往采取向前探头的姿势,使双眼上转,这样可以利用向上看时眼位呈分开的趋势来克服内隐斜带来的一系列症状。
症状-并发症: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进展,严重者可引起睑缘炎、结膜充血。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眼科范畴,患者可去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眼部进行相关检查,尽量不要佩戴隐形眼镜,可佩戴框架眼镜,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物名称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呢?您的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
2、除了眼睛,您是否还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6、您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症状还会加重吗?
3、会影响我的视力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视疲劳、眶内及眶周疼痛、头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做交替遮盖法、内视像检查法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以了解有无斜视,以及眼球运动情况。
检查-其他检查:
1、交替遮盖法
遮盖板迅速从一眼移到对侧眼,再回来,反复多次,观察是否有眼球移动。如无眼球移动,说明该眼为正位;如发现有眼球移动,而单眼遮盖实验时对侧眼未见移动,则说明有隐斜存在。
2、内视像检查法(海丁格刷和后像)
可以证明内隐斜和间歇性内斜视,在双眼视觉状态下有中心凹抑制,以及异常视网膜对应。当隐斜在某种情况下变为间歇性斜视时,需要知觉性适应来克服复视。这种病人可能是在间歇性斜视发生的边缘,用抑制来避免中心凹复视,并用周边视网膜刺激维持融合。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病史,以及视疲劳、眶内及眶周疼痛、头痛等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交替遮盖法、内视像检查法等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目的为设法消除患者症状,使其具备完善的双眼视功能。首先要强调,只有有视疲劳症状或双眼视功能减退者才需治疗。常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屈光矫正、正位视训练、三棱镜应用、手术治疗等。
治疗-一般治疗:
对患有神经衰弱、工作紧张、下班后对工作仍放心不下,忧心忡忡者,改变工作和变换环境,对视力疲劳症状会有好处。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特效药。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如经保守治疗无效,内隐斜度数足够大,度数稳定,有肌性视力疲劳,术后不怕过矫者,可采取手术矫正。手术的原则是看远内隐斜大于看近的内隐斜时,作外直肌缩短。看近内隐斜大于看远内隐斜时,作内直肌后退。最好先做一眼后,术后根据残余隐斜度并结合患者主觉症状,在适当时做另一眼手术。
治疗-其他治疗:
1、屈光矫正
对40岁以下的患者,应作散瞳检影,如确定为远视,度数明显,应作充分矫正;有屈光参差或散光时,应充分矫正使患者获得清晰而舒适的远视力,如为近视,应给予最低度数的镜片而又能获得清晰的远视力为准。
2、正位视训练
采用正位视训练使患者在使用调节时主动松弛其集合,或通过增加其融合分开力来克服内隐斜,一般除因屈光不正带来的调节成分得到矫正外,其残余的神经支配性内隐斜很难用训练方式来矫正,但有些患者的主觉症状可有明显改善。
3、三棱镜应用
用底向外三棱镜,对非调节性内隐斜,在缓解症状上有帮助,但不能清除眼外肌不平衡,使用时只矫正内隐斜的1/3至1/2,但有人认为对内隐斜帮助不大。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积极治疗后,一般可矫正内隐斜,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患者看远处时,可产生视疲劳,给其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内隐斜可得到矫正。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适当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日常-生活管理:
1、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使用患眼。
2、加强患眼保护,保持卫生,避免眼部外伤。
3、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4、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劳逸结合。
5、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紧张。
日常-术后护理:
1、不要用力挤眼、剧烈活动。
2、若出现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及其他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3、家属护理内眼手术患者应防止碰及术眼,并注意眼部绷带松紧,有无脱落、移位、伤口有无渗血及渗液。
4、术后保持大小便通畅。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患者可适量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常见的来源是各种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禽蛋等。
2、可适当扩大饮食中蔬菜水果的比例,以增加维生素、叶黄素的摄入。
3、宜吃胡萝卜等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
饮食禁忌:
1、戒烟忌酒。
2、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辣椒等。
预防措施:
本病目前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