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内眦赘皮疾病英文名称: epicanthus疾病别名: 蒙古眦褶 、内眦皱襞疾病概述: ...
养生
疾病名称: 内眦赘皮
疾病英文名称: epicanthus
疾病别名: 蒙古眦褶 、内眦皱襞
疾病概述:
内眦赘皮(epicanthus)是遮盖内眼角垂直的半月状皮肤皱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异常。多为双眼,以上睑的内眦赘皮最为常见。本病具有遗传倾向,在所有种族3~6个月的幼儿中常见。患者常无自觉症状,主要是影响美观。婴幼儿内眦赘皮随着年龄增长和鼻梁发育会逐渐好转,成人内眦赘皮则需要手术矫正。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
主要病因: 遗传因素、发育异常、外伤等
检查项目: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重要提醒: 内眦赘皮主要是影响美观,但严重者还会影响视野。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3~6个月的幼儿。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亚洲
病因-总述:
内眦赘皮多为先天性,与遗传和发育异常有关,而后天性内眦赘皮多是由于外伤导致。
病因-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即父母有内眦赘皮者,孩子多会遗传。但有的病例无遗传关系。
2、发育不良
由于儿童鼻梁未完全发育,鼻梁低平也会导致内眦赘皮,鼻梁发育后,内眦赘皮多会改善。此外,伴随上睑下垂、小睑裂或者内眦距过宽等其他发育异常,也可出现内眦赘皮。
3、外伤
切割伤、烧伤或化学伤以及手术导致的瘢痕性牵拉。
症状-总述:
内眦赘皮通常无自觉症状,但是因重度内眦赘皮遮盖内眼角,常使患儿看起来像是内斜(斗鸡眼),称为假性内斜。偶尔内眦赘皮会牵引上睑或下睑内翻形成倒睫。
症状-典型症状:
常为双侧。内眦赘皮主要是影响外观,导致出现类似“斗鸡眼”,或使双眼距离看起来比较宽而影响美观。本病常合并上睑下垂、睑裂缩小、内斜视、眼球向上运动障碍及先天性睑缘内翻。部分患者可出现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症状。严重的内眦赘皮可遮挡水平视野,缩窄视野。
症状-并发症:
上睑下垂等。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通常需要对患者进行眼部体格检查、裂隙灯检查等,来了解内眦赘皮的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眼部外观,来判断是否有内眦赘皮和内眦赘皮的程度。
检查-其他检查:
1、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可以观察有无倒睫,有无眼睑内翻以及角膜有无损伤。
2、眼科专用手电筒
可排除共同性内斜视。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临床表现一般不难诊断,结合裂隙灯检查可判断内眦赘皮是否引起倒睫等改变。
诊断-鉴别诊断:
共同性内斜视:皮肤皱褶可遮蔽內眦部和泪阜,使部分鼻侧巩膜不能显露,常被误认为共同性内斜视。共同性斜视的主要特征是眼球运动没有限制,斜视角不因注视方向的改变而变化,两眼分别注视时的斜视角相等(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通过眼科专用手电筒可帮助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婴幼儿的内眦赘皮一般不需治疗。有美容需求者可行整形手术,如合并其他先天异常应酌情手术矫正。内眦赘皮的手术也称为“开眼角”手术,其方法很多,但通常不建议未成年患者进行手术。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1、“Z”成型法
通过交错皮瓣(“Z”字切开,错位缝合)的方法,减轻内眦赘皮处纵向的张力,从而矫正内眦赘皮。适合于有轻、中度的内眦赘皮,内眦间距显宽要求开大,或影响重睑成形术倒向形成,必须开大内眦角者。该术式的优点是切口隐蔽。
2、V-Y成型法
Y型切开内眦部皮肤,折叠内眦韧带后,改为V型缝合,从而缩短内眦之间的距离。适用于较重的内眦赘皮及同时伴有内眦间距增宽者,该术式优点是切口瘢痕隐蔽而且同时可有缩窄内眦间距。
3、Mustarde四瓣法
在内眦部做四个皮瓣,交换位置后缝合。这是目前较常采用的手术方法,疗效较好。适用于中、重度内眦赘皮或伴有内眦间距增宽的内眦赘皮者。缺点是术后局部瘢痕多。
4、Speath法
在内眦部上睑内侧做一个舌形皮瓣,剥离后将其旋转移位于下睑的皮肤缺损区,缝合创缘。适应于较严重的内眦赘皮,有去除赘皮及开大眼角需要者。
治疗-治疗周期:
内眦赘皮的治疗周期一般为2-4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婴幼儿内眦赘皮多数可自行好转,成人内眦赘皮则需要手术矫正。
预后-危害性:
本病主要影响容貌美观,严重者还可影响视野。
预后-自愈性:
患者处于儿童期,症状会随着年龄增长和鼻梁的发育逐渐减轻,甚至消失。一般10岁以后定型,以后变化不大。
预后-治愈性:
通过手术治疗一般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大部分患者可通过手术治疗治愈。
预后-根治性:
通过积极治疗,可实现根治。
预后-复发性:
本病好转后通常不易复发。
日常-总述:
内眦赘皮日常无需特殊护理,如果接受手术,术后会有内眦部瘢痕,一般会在3~6个月逐渐消退。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常因先天异常可至性格孤僻、内向。应了解疾病知识,消除紧张情绪,对于影响美观的成年人可行整形手术,以增加自信,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可于术后2周后开始使用祛疤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瘢痕的形成。
日常-病情监测:
治疗后应注意观察有无眼睑红肿、发热等不适症状。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复诊,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遵医嘱常规服用抗生素。
2、伤口清洁干燥,拆线前不能沾水。
3、适当休息,卧床休息时最好半卧位。
4、多做睁眼运动,促进手术淤血的早日吸收。
5、禁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增强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
饮食建议:
饮食清淡,选择有营养的食物。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食物,并且保证蛋白的摄入,如鱼、肉、蛋、奶。
饮食禁忌:
少吃油腻的食物,禁食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内眦赘皮多为先天发育造成,无有效预防措施。但应注意保护眼部避免受伤,以预防后天性内眦赘皮的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