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疾病英文名称: pyrethroids pesticides poi...
养生
疾病名称: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疾病英文名称: pyrethroids pesticides poisoning
疾病概述: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由人工合成的类似天然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的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pyrethroids pesticides poisoning)是由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通过呼吸道、皮肤及胃肠道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可有头晕、头痛、恶心、乏力、嗜睡、胸闷、呼吸困难、抽搐等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表现。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患者经过及时的对症和支持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且无明显后遗症。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头晕、头痛、恶心、乏力、嗜睡、胸闷、呼吸困难、抽搐
主要病因: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进入人体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毒物及尿代谢产物测定、全血胆碱酯酶(ChE)活性检测、头颅CT、脑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查
重要提醒: 当发现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农药在体内大量吸收,使预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临床分类:
1、根据病因可分为生产性中毒和生活性中毒。
2、根据中毒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和重度中毒。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发病率暂无权威文献报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生产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工人。
2、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使用者。
3、心理不健康服用农药自杀者。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本病多发于夏季,夏季农业害虫及卫生害虫较多,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频率高,易发生中毒事件。
病因-总述: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多见于使用或生产农药过程中,从皮肤污染或从呼吸道吸入农药导致的生产性中毒,还可见于生活性中毒如自杀性服毒、注射中毒。
病因-基本病因:
1、中毒途径
(1)皮肤接触:可能在喷洒农药的过程中,由于逆风喷洒等不当操作导致皮肤大量吸收农药导致接触中毒。也可能由于在药品生产、加工、合成及装配过程中,药液污染皮肤中毒。
(2)呼吸道吸入:可能在药品生产、加工合成及装配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含量过高,由呼吸道吸入中毒。
(3)口服农药:有些心理不健康的患者为自杀服用农药,也有儿童误将农药瓶当做饮料瓶,饮用后中毒。
(4)静脉注射:极少见有误将农药当做药品注射导致的中毒。
2、中毒机制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属于神经毒物,主要作用于神经膜,可改变神经膜的通透性,干扰神经传导而产生中毒。此外,对局部皮肤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可导致接触性皮炎及过敏反应。
症状-总述:
生产性中毒的患者多在1~24小时内发病,口服中毒的患者多在1小时内发病。根据患者中毒的严重程度,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乏力、嗜睡、胸闷、呼吸困难、抽搐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轻度中毒
常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流涎、心慌、视力模糊、精神萎靡等表现。
2、中度中毒
除轻度中毒症状外,还可有嗜睡、胸闷、四肢肌肉震颤、心律失常等表现。
3、重度中毒
有呼吸加快、呼吸困难、心悸、脉搏增快、血压下降、阵发性抽搐或惊厥、角弓反张、发绀和昏迷等表现。
症状-并发症:
重度中毒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随着病情进一步加重,可引起肺水肿、脑水肿,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症状-伴随症状:
1、皮肤接触中毒的患者多表现为接触区皮肤黏膜刺激症状,如麻木、烧灼感、瘙痒、针刺感或蚁行感,停止接触一段时间后可消失。
2、眼部接触的患者会立即出现眼痛、流泪、畏光、眼睑红肿及结膜充血。
3、呼吸道吸入的患者可刺激鼻黏膜表现为喷嚏、流涕、咳嗽和咽部充血。
4、口服中毒的患者可表现上腹部灼痛,有些患者口腔分泌物会增多。
就医-家庭处理:
1、立即将患者带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并脱去染毒的衣物。
2、有医学基础的患者家属可判断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心跳停止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清除口鼻异物,开放气道。
3、眼部接触农药的患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0~15分钟,冲洗的同时进行眨眼。
4、拨打急救电话及时送医。
就医-急诊指征:
患者接触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后出现头痛、呕吐、昏迷、四肢肌肉震颤、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时,需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急诊科范畴,患者可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前应携带好中毒者的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等。
2、记录患者服用或接触的农药名称,就诊时告知医生。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建议携带相关就诊病历、检查报告、用药单等。
4、若近期服用药物或长期规律服用某种药物,请携带药盒或将药盒拍照存在手机上。
5、家属陪同就诊。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患者)什么时候服用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体药名是什么?服用了多少?
2、您(患者)什么部位接触了农药?有什么样的症状?
3、您(患者)去医院就诊过吗?做了什么处理?
4、您(患者)是什么职业?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会有生命危险吗?
2、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3、我这个病能治好吗?会有什么后遗症吗?
4、我需要吃药吗?吃药有什么副作用吗?
5、我需要做什么治疗?大概多久能治好?
6、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接触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后出现头晕、头痛、抽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情,然后可能建议患者做毒物及尿代谢产物测定、全血胆碱酯酶(ChE)活性检测、头颅CT、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加快、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皮肤黏膜可能出现红色丘疹样皮损,面部潮红、结膜出血。
2、头部检查
患者可能出现口腔分泌物增多、瞳孔缩小。
3、胸部检查
心胸部听诊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肺部啰音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毒物及尿代谢产物测定
毒物检测可以从中毒病人的体内检测到毒物,但是由于毒物停止接触12小时后就被排泄,可以通过检测毒物的代谢产物帮助诊断。
2、全血胆碱酯酶(ChE)活性检测
单独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患者全血胆碱酯酶(ChE)活性无明显异常,有助于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鉴别。
检查-其他检查:
1、脑电图检查(EEG)
脑电图检查是一种探查大脑电活动的无创性检查,需要将脑电图的电极放置在患者的头部,放置好后使用脑电图机记录下患者脑电生物的信号。中毒患者的脑电图一般正常,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阵发高波幅尖波或尖慢波。
2、心电图检查(ECG)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ST段下降及T波低平,窦性心动过缓或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或房室传导阻滞。
3、肌电图检查(EMG)
肌电图检查(EMG)是记录肌肉安静和随意收缩时、神经受到刺激时各种电生理特性的检查方法。检查时需要将电极插入受检肌肉,并记录肌肉的电活动。患者一般无周围神经损伤的表现,有肌束震颤的患者可出现肌肉重复放电,周围神经可在成对电刺激后出现神经兴奋性增高。
检查-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检查:可帮助鉴别患者是否存在其他脑血管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接触史)、临床表现(头晕、头痛、呕吐),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毒物及尿代谢产物测定、全血胆碱酯酶(ChE)活性检测等)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中暑、上呼吸道感染、食物中毒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中暑
二者均在夏天多发,患者可有密闭、炎热环境工作史,中暑和中毒患者均可出现头晕、乏力、恶心、胸闷、血压下降等表现,中毒患者可有明确的毒物接触史,毒物或代谢物检测可检测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2、上呼吸道感染
二者均可出现喷嚏、流涕、咳嗽和咽部充血,肺部啰音等表现,但中毒的患者可有明确的毒物接触史,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嗜睡等,毒物或代谢物检测可检测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3、食物中毒
常有不洁饮食史,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都具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的表现,但无肌肉震颤、瞳孔缩小、肺水肿等症状,毒物检测及尿代谢产物测定可帮助诊断。
4、脑血管病变
二者都可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脑血管病变的患者可有脑血管病史,头颅CT常有特异性表现。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结合辅助检查结果,不难鉴别。
5、原发性癫痫
是由于神经元异常过度同步放电导致的发作性疾病,患者可有癫痫的病史,脑电图可表现为特异性的痫样放电。
6、其他农药中毒
本药与有机磷农药气味相似,应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鉴别,除了农药接触史不同外,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患者全血胆碱酯酶(ChE)活性多正常,毒物检测及尿代谢产物测定也可帮助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一旦发现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应立即脱离中毒环境。然后予以清除毒物、控制抽搐、解毒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保护患者生命,改善预后。
治疗-对症治疗:
1、伴有肺水肿、哮喘及过敏等变态反应的患者应加用糖皮质激素。
2、可静脉补液以加速毒物的排泄。
3、适当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4、可能出现脑水肿的患者应识别意识障碍、谵妄及颅内压增高症状,给予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治疗,防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并给予高压氧治疗。
5、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
6、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应采取紧急复苏措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开放气道,吸氧,必要时可能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
治疗-药物治疗:
1、胆碱能药物
常注射阿托品。可用于出现流涎和出汗的患者、或重度中毒出现肺水肿的患者,但应注意使用剂量,避免加重抽搐。
2、控制抽搐
常用地西泮、异戊巴比妥钠、苯巴比妥等。常用于抽搐发生前的预防性使用、抽搐控制后的维持用药,防止再抽搐,还可加速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代谢。
3、中枢性肌松剂
常用唛酚生、美索巴莫、贝克洛芬,可选择性地抑制脊髓神经的兴奋,可用于治疗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引起的中毒。
4、中药注射剂
常用中药葛根素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可帮助控制症状并缩短疗程。
治疗-相关药品:
硼酸、可的松、维生素E、甲基胱氨酸、碳酸氢钠、硫酸钠、肾上腺素、阿托品、地西泮、异戊巴比妥钠、苯巴比妥、唛酚生、美索巴莫、贝克洛芬、葛根素、复方丹参注射液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血液净化:出现频繁抽搐、意识障碍或昏迷、肺水肿的严重患者应尽早进行血液灌流或透析。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根据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侵入途径,选择不同的清除方法。
1、皮肤接触中毒
(1)立即脱离现场,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并脱去染毒的衣物。
(2)可用高岭土或滑石粉吸收多余的药液。
(3)无多余药液时使用肥皂水或2%硼酸水洗涤。
(4)局部涂抹凡士林或可的松软膏。
(5)局部皮肤破损的患者,可涂抹维生素E油剂。
2、呼吸道吸入中毒
(1)立即脱离现场,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并脱去染毒的衣物。
(2)可用甲基胱氨酸雾化吸入15~30分钟。
3、消化道接触中毒
(1)洗胃:用肥皂水或2%~4%碳酸氢钠溶液彻底洗胃。洗胃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
(2)导泻:用50%硫酸钠进行导泻。
(3)吸附:通过胃管灌入活性炭吸附残余毒物。
4、眼部接触农药
可用生理盐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预后-一般预后: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患者经过及时的对症及支持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多于数天内痊愈,且无明显后遗症。若治疗不及时,有危及生命的可能,预后不佳。
预后-危害性:
若未及时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肺、脑水肿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应积极就医。
预后-治愈性:
本病早期及时接受治疗,一般可以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心态,做好日常护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患者可能由于自杀服用农药,通常具有沮丧、厌世的心理特点,不积极配合治疗。
(2)生产性中毒的患者可能由于此次中毒对农药产生畏惧心理,害怕接触农药,从而影响日常生活。
2、护理措施
(1)患者家属应当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服毒原因,耐心劝导,帮助其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
(2)对于生产性中毒的患者,应使其了解其中毒的途径,并向其讲解正确防护的措施,消除恐惧情绪。
日常-生活管理:
1、生产性中毒者应尽早脱离该环境,避免再次发生中毒。若仍需继续从事相关行业,应加强防护措施,如佩戴好防护衣帽。
2、有皮肤症状者,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
3、保证休养环境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对机体的恢复可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4、适量运动,多听欢快的音乐,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日常-复诊须知:
病情严重出现脑水肿的患者,需复查头颅CT了解脑水肿的恢复情况,具体复查时间请遵医嘱。
饮食调理:
在积极接受治疗的同时,应注重饮食调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饮食建议:
1、洗胃后一般禁食1~3天,避免过早进食。患者病情稳定后,医生应指导其进食从流食、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2、出院后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日定时就餐,一日三饮食应荤素搭配,合理膳食。
3、可以多吃富含蛋白的食物,如瘦肉、牛奶等。
4、可以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馒头、面条、鸡蛋羹等。
5、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饮食禁忌:
1、应少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如浓茶、咖啡、可乐等。
2、应减少食用具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如辣椒、生葱、大蒜、咖喱、胡椒、花椒、芥末、醋及香料浓汤等。
3、戒酒限烟。
预防措施:
接触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人群,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好隔离服,预防此类农药中毒。此外,还应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放在儿童不会误拿的地方,避免其误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