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尿道炎疾病英文名称: urethritis疾病概述: 尿道炎(urethritis)主要...
养生
疾病名称: 尿道炎
疾病英文名称: urethritis
疾病概述:
尿道炎(urethritis)主要指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尿道感染。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滴虫、单纯疱疹病毒、肝炎病毒等均可引起本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道痒、尿痛、尿道口红肿,尿道分泌物等症状。需要针对患者所感染的病原体进行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性病科、泌尿外科、妇科、男科
发病部位: 尿道
常见症状: 尿道痒、尿痛、尿道口红肿、尿道分泌物
主要病因: 病原微生物感染
检查项目: 尿常规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尿道分泌物涂片镜检、细菌培养、尿三杯试验、核酸扩增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抗体检测、超声、尿道造影
重要提醒: 本病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感染蔓延,甚至会导致不育不孕。患者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尽早治疗,以免出现不良预后。
相关中医疾病: 淋证
临床分类:
1、根据病因可以分为:
(1)非特异性尿道炎
病原体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2)特异性尿道炎
①淋菌性尿道炎。
②非淋菌性尿道炎。
2、根据病程可以分为:
(1)急性尿道炎。
(2)慢性尿道炎。
流行病学-传染性:
部分病原体引起的尿道炎有传染性,比如淋菌性尿道炎。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女性发病率较高。
2、15~30岁发病人数多。
病因-总述:
尿道炎主要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不同类型尿道炎患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也不相同。
发病与病原体数量增多、毒力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非特异性尿道炎
病原体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2、特异性尿道炎
(1)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尿道感染,常累及泌尿、生殖系的黏膜。人是淋病奈瑟菌唯一的天然宿主,有易感性,发病后免疫力低下可再度感染。淋菌性尿道炎主要由性接触直接传播,偶可通过带淋病奈瑟菌的衣裤、毛巾、浴盆、便盆和手等间接传播。患淋病的孕妇分娩是新生儿感染的常见原因。
(2)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以沙眼衣原体或支原体为主,还包括滴虫、单纯疱疹病毒、肝炎病毒、白色念珠菌、包皮杆菌等。通过性接触传播。
病因-危险因素:
1、免疫功能低下,包括患有免疫缺陷病的患者以及使用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人群。
2、有不良生活习惯,局部卫生差、长期憋尿等。
3、存在尿道黏膜的损伤。
症状-总述:
不同类型的尿道炎患者的症状各有特点。但通常表现为尿道痒、尿痛、尿道口红肿、尿道分泌物等症状。通常慢性尿道炎患者的症状较轻。
症状-典型症状:
1、淋菌性尿道炎
发病较急,尿道口黏膜红肿、发痒或刺痛。尿道排出多量黄白色脓性分泌物,继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多数病人有明确的不洁性接触史,潜伏期2~8天,一般在4天以内发病。治疗未愈者可形成慢性淋菌性尿道炎,反复发作使尿道结缔组织纤维化还可引起炎性尿道狭窄。
2、其它病原体引起的尿道炎
一般在感染后1~5周发病。表现为尿道刺痒、尿痛和分泌少量白色稀薄液体,有时仅为痂膜封口或内裤污秽,常见于晨起时。
症状-并发症:
1、部分男性患者病人可继发前列腺炎、精囊炎或附睾炎,严重者导致男性不育。
2、女性患者也可能出现周围组织器官的感染,比如阴道炎、盆腔炎、输卵管炎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尿道痒、尿痛、尿频等症状。
2、尿道口红肿、尿道出现分泌物。
3、近期有危险的性生活经历。
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1、当患者出现尿道痒、尿痛、尿频、尿道口红肿、尿道出现分泌物等症状时,可前往泌尿外科进行治疗。
2、也可根据患者的性别前往妇科或男科进行治疗。
3、如果患者有危险的性生活经历,也可选择性病科进行治疗。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2、您的症状有加重的情况吗?
3、您既往有过危险的性生活经历吗?
4、您是否患有免疫缺陷病?
5、您既往有哪些尿道的疾病吗?
6、您的症状出现后是否进行过治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我的疾病严重吗?
3、我的疾病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4、我的疾病会传染给别人吗?
5、我的疾病会复发吗?
6、我需要注意哪些事情防止复发?
7、我需要复查吗?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尿道痒、尿痛、尿道口红肿、尿道分泌物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初步了解患者情况。然后进行尿道分泌物涂片镜检、细菌培养、尿三杯试验、核酸扩增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抗体检测等进行病原学检查,必要时还会选择超声、尿道造影等检查了解患者局部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检查
尿中有红细胞和脓细胞。
2、血常规、血生化
患者可能有白细胞增多的感染表现。血生化检查可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肾功能异常,有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
3、尿道分泌物涂片镜检
可见涂片上每个高倍镜视野的多核白细胞超过10个。另外革兰染色涂片可查出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链球菌或葡萄球菌等。
4、细菌培养或尿三杯试验
细菌培养可以培养出致病菌。尿三杯试验第一杯尿浑浊,镜检大量白细胞,第二、三杯清晰则提示前尿道炎;第一、三杯尿浑浊,第二杯清晰则提示后尿道炎。
5、核酸扩增试验
通过复制、检查病原体的核酸序列,对疾病进行诊断。
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抗体检测
帮助医生检测病原体,有利于对疾病进行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能通过超声、尿道造影等检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的组织病变,有利于诊断以及治疗。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病情的变化,了解患者有无危险的性生活经历、有无免疫缺陷病史等经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尿道分泌物涂片镜检、细菌培养、核酸扩增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抗体检测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可有尿频、尿急、尿痛,伴会阴部或耻骨上区疼痛与压痛。但本病常有排尿不尽感,排尿终末时尿痛加重,脓尿、终末血尿或全程血尿、中段尿培养有细菌生长等可以与尿道炎相鉴别。
2、膀胱肿瘤或结石继发感染
膀胱肿瘤或结石继发感染可有尿频、尿急、尿痛,但往往有无痛性血尿,一部分人可以有排尿中断现象,尿液脱落细胞检查可以发现癌细胞,膀胱镜检、X线检查、B超等可以发现肿瘤或结石等,可与尿道炎鉴别。
3、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虽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但该病往往以会阴部不适或疼痛为主,肛诊前列腺肿大、压痛,B超、前列腺液常规化验可资鉴别。
4、肾结核
肾结核的尿频、尿急、尿痛一般较尿道炎严重,且呈进行性加重,伴终末血尿或米汤样脓尿,可同时有附睾结节、输精管串珠状或前列腺结节等改病实变,尿液呈酸性,尿中可查出抗酸杆菌,膀胱镜检可以发现结核结节或溃疡,X线检查可见肾小盏虫蚀状边缘不整、变形,或缩小,甚至消失。
5、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的症状、体征与尿道炎相似,但该病往往伴腰痛及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全身痛等,肾区叩击痛阳性,肋脊角压痛阳性等可与尿道炎相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以抗感染治疗为主。针对患者感染病原体的不同选择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现尿道狭窄等情况也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淋菌性尿道炎
药物治疗首选头孢曲松,肌内注射。口服药物可选择头孢克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妊娠期妇女与对喹诺酮类药物或头孢菌素过敏的病人可选择大观霉素。配偶应同时治疗,以免重复感染。
2、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尿道炎
需要针对患者感染的病原体进行针对性治疗。可选择阿奇霉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对于妊娠期妇女,应注意调整用药。
治疗-相关药品:
头孢曲松、头孢克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大观霉素、阿奇霉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
治疗-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了尿道狭窄的症状,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解除尿道狭窄症状。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症状可以得到缓解。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周围组织器官的继发感染。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导致尿道痒、尿痛、尿道口红肿、尿道分泌物等症状,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可导致感染扩散,严重时可导致男性患者不育。
预后-治愈性:
本病患者经过治疗,通常症状可以得到缓解,预后较好。
预后-复发性:
如果再次感染病原体,则可能再次发病。
日常-总述:
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做好防止疾病传播的措施。注意遵医嘱用药,按时复查。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身体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部分患者的尿道炎可能由性接触传播导致,患者可能有羞愧、自责等心理,导致不良情绪的出现,甚至不配合治疗。
2、护理方式
患者首先要正视疾病,理解患病本身与道德无关,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才是首要目的。家属也要给予患者支持、帮助其走出不良情绪。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不要擅自停药,足疗程的用药是康复的保证。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更换内裤,按时洗澡。
2、将患者的个人用品与其他人的用品分开,及时清洗、消毒。
3、患者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4、不要过度劳累,从事适合自身的工作。
5、戒烟戒酒。
6、患病期间尽量避免性生活。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吃饭。
2、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可以选择瘦肉、鱼类等。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有利于身体健康。
4、多喝水。
饮食禁忌:
1、避免暴饮暴食。
2、少吃油炸、腌制、熏烤的食物。
3、少吃辛辣刺激、过冷、过热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尚无有效的疫苗,可通过以下方式降低发病可能。
1、要加强未成年人防治性病的宣传教育。对于已经发现的患者要督促其进行治疗。
2、为预防感染,性伴任何一方染有本病未彻底治愈之前,应避免性生活,并应严格分开用毛巾、脸盆、床单等可致传染的物品污染物可煮沸消毒。
3、个人预防可用避孕套。
4、注意个人卫生,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