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颞骨骨折疾病英文名称: temporal bone fracture疾病概述: 颞骨骨折...
养生
疾病名称: 颞骨骨折
疾病英文名称: temporal bone fracture
疾病概述:
颞骨骨折(temporal bone fracture)是颅底骨折的一部分,常由于车祸、坠落及各种头部撞击力作用于颈枕部所致。患者除有骨折处肿痛外,还可有鼓膜破裂出血、脑脊液漏、听力下降等表现。根据骨折线与岩部长轴的关系可将颞骨骨折分为纵行骨折、横行骨折、混合型骨折、岩尖骨折四类。纵行骨折一般预后较好,横行骨折则预后较差。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颞骨
常见症状: 出血、脑脊液漏、面瘫、眩晕
主要病因: 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头部
检查项目: X线、高分辨率CT、MRI、面神经电生理、听力学检测、前庭功能检测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危及患者生命。
相关中医疾病: 耳门骨伤、完骨伤
临床分类:
根据骨折线与岩部长轴的关系分类
1、纵行骨折
最常见,占70%~80%,骨折线多从骨迷路前方或外侧穿过,与岩部长轴平行。
2、横行骨折
较少见,约占20%,常起自颅后窝的枕骨打孔,横过岩锥到颅中窝,骨折线与岩骨长轴垂直。
3、混合型骨折
更少见,可同时发生颞骨纵行与横行骨折,引起鼓室、迷路骨折。
4、岩尖骨折
很少见,可损伤第Ⅰ~Ⅵ对脑神经。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颞骨骨折的发生主要是由各种原因的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头部所致,常见于车祸、钝器击打、颞枕部撞击、高处坠落、被高空坠物砸伤等。纵行骨折多由颞部和顶部受到撞击所致,横行骨折主要由枕部受到暴力所致。
症状-总述:
颞骨骨折的可能会出现颞部红、肿、疼痛等症状,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和累及部位,会有不同的表现,如听力下降、眩晕、面瘫等。严重者,可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头痛、昏迷、休克等。
症状-典型症状:
1、纵行骨折
可表现为耳出血、耳聋。耳聋为传导性聋或混合型聋。部分患者还可发生面瘫,多可逐渐恢复;如两侧颞骨均发生骨折,偶可累及颞颌关节,影响其正常功能。
2、横行骨折
可表现为眩晕、自发性眼震(眼部活动不受控制)以及耳聋等症状,耳聋为感音性聋;部分患者也可有面瘫,但不宜恢复。
3、混合型骨折
出现中耳与内耳症状,如听力损失、耳鸣、眩晕等。
4、岩尖骨折
可表现为弱视、眼裂变小、上睑下垂、瞳孔扩大、眼球运动障碍、复视、斜视等眼部症状以及三叉神经痛或面部感觉障碍。若损伤颈内动脉,可导致致命性大出血,出现昏迷、休克等表现。
症状-并发症:
颞骨纵行骨折波及中耳、外耳道可出现鼓膜破裂,导致出血,血自外耳道溢出或自咽鼓管经鼻、咽溢出,可单侧发生也可双侧同时发生。
症状-伴随症状:
如有硬脑膜破裂,可伴有脑脊液漏。脑脊液经破裂的鼓膜从外耳道流出称脑脊液耳漏;如鼓膜完整,脑脊液经咽鼓管从鼻部流出,则可出现脑脊液鼻漏;如脑脊液同时从外耳道、鼻腔流出,称脑脊液耳鼻漏。脑脊液漏初期因混有血液呈浅红色,以后逐渐变为清亮液体。
就医-急诊指征:
1、耳鼻出血、漏液。
2、听力下降、耳鸣。
3、头晕、昏迷等。
在头部受到外伤后出现以上症状者,需及时到医院就诊或者拨打120。
就医-门诊指征:
遭受打击当时无明显症状,随后慢慢出现逐渐加重的头晕、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可急诊科、神经外科、骨科或者耳鼻喉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头部检查,建议患者不要戴帽子。
3、若近期患者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患者曾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疼痛的部位在哪里?随时间推移病情有变化吗?
2、还有其他不适吗?
3、耳鼻是否有液体流出呢?
4、在发生这些症状前您是否受到了头部外伤?比如头部被砸伤或者击伤。
5、还有其他疾病吗?是否在用药控制呢?
6、既往有过敏史吗?近期有接触过致敏物质吗?
7、以前就医诊治过吗?有做过相关检查吗?结果如何?
8、是否进行过治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头怎么了?病情严重吗?
2、会影响我以后的生活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6、如果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治疗效果吗?
7、回家后该怎么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头部受到外伤出现听力下降、眩晕、面瘫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而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做X线、高分辨率CT、MRI、面神经电生理、听力学检测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一般情况进行检查,而后会观察患者头部外观、有无耳鼻漏液等,初步了解病情。
2、眼球运动检查
医生会将手指放于受检者眼前30~40cm处,让患者的眼睛盯着自己的手指移动,以此观察患者双眼球平行运动的情况。
3、眼球震颤
观察患者眼睛注视正前方是或追随检查者向某方向移动时的眼震(不自主、有节律性、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情况。
4、双耳听力粗测检查
让患者一手掩耳,同时闭上眼睛,检查者用两手指摩擦,从耳外的1米处逐渐移近,比较两耳听力或与检查者自己的听力比较,判断有无听力障碍。
5、三叉神经运动功能检查
检查者双手分别置于受检者左右下颌角咀嚼肌隆起处,请患者咬紧牙齿,判断其肌力。
6、面神经运动功能检查
让患者做皱额、闭眼、露齿、鼓腮、吹口哨等动作,观察患者两侧面部动作是否对称。
检查-其他检查:
1、面神经电生理检查
面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神经兴奋性试验及面神经电图等,可用于了解面神经的损伤程度、功能状况与恢复变化,为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帮助。
2、前庭功能检测
伴有眩晕的患者,应行前庭功能检查,以明确前庭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3、听力学检测
本检查主要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检测,以确定听力损失的程度和性质。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本检查可用于横行骨折,易显示骨折线。
2、高分辨率CT检查及三维重建
本检查可反应颞骨骨折的部位与走向及颅内积血、积气等具体情况,但不能直接显示神经影像,主要通过显示颞骨内面神经管而显示面神经,可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手术径路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3、MRI
可用于检查骨折周围组织和神经损伤的具体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诊断时根据患者明确的头部外伤史以及临床症状,结合相应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颞骨骨折的治疗可分为两个阶段,对于存在失血过多或呼吸道不畅的患者,最重要的是抢救生命,保证呼吸道的通畅,维持循环系统功能;患者病情稳定后的治疗着重于患者的听力及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有脑脊液耳漏的患者,可于外耳道口放置消毒棉球。如病情许可,采取头高位或半卧位,外耳溢液者宜患侧卧位或平卧,多数脑脊液漏可自行停止。
治疗-药物治疗:
可使用广谱抗生素用于预防颅内或耳部感染,常用药物为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等。
治疗-相关药品:
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克洛
治疗-手术治疗:
1、有周围性面瘫者,若经2~6周保守治疗无效,在其全身状况允许时,可行面神经减压术。
2、在病情完全稳定后,对有后遗鼓膜穿孔、听骨断离、传导性聋或面神经麻痹等情况的患者,可于后期进行鼓室成形术或面神经手术。
3、有脑脊液漏的患者若超过2~3周脑脊液漏仍未停止,可经耳部径路采用颞肌或筋膜覆盖硬脑膜缺损处,以控制脑脊液漏。
4、有传导性聋的患者还可进行鼓室成形术或鼓膜修补术。
治疗-其他治疗:
对于有外耳道积血或污物的患者,如全身情况许可,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清除。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应行气管切开术。控制出血,及时补液或输血,以防止失血性休克,维持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
预后-一般预后:
颞骨骨折的预后与骨折类型、年龄、损伤累及范围等因素有关。经正规且及时的治疗后,纵行骨折一般预后较好,而横行骨折预后差。另外,儿童患者的预后较成人更好。
预后-危害性:
1、可出现耳鸣、听力下降、面瘫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2、当损伤颈内动脉时,导致动脉大出血,可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且正规的治疗,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常可得到改善且预后较好,如纵行骨折导致的传导性聋;部分患者有些症状常难改善,如横行骨折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聋。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数据统计。
预后-后遗症:
头颅外伤愈合后,骨折缝隙仍可存在,日后中耳感染时,有引起脑膜炎之虞。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平稳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预防感染,均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颞骨骨折多属意外伤害,发生较突然,患者及其家属常会出现害怕、恐惧、焦虑、烦躁等异常情绪。
2、护理措施
(1)患者和家属应学习颞骨骨折的发生原因和病程进展,正确看待疾病,增强患者面对疾病的勇气和自信心。
(2)家属也应耐心的倾听患者述说自己内心的痛苦,及时安慰、疏导患者,鼓励他们将内心的情绪通过正确的渠道发泄出来。针对个别出现偏激行为的患者,需要用宽容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通过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
日常-生活管理:
1、恢复期间应注意休息,休息时宜保持头高位。
2、面瘫患者应避免吹冷风受凉,注意面部保暖,外出时可佩戴口罩。
3、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日常-病情监测:
1、家属应观察患者的体温、意识、瞳孔、脉搏、血压的变化,若有异常需及时就医。
2、若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活动不便加重等症状时,及时就诊。
日常-复诊须知:
遵照医嘱到医院复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会选择性的复查X线、高分辨率CT、MRI、面神经电生理、听力学检测、前庭功能检测等,以便医生明确患者恢复情况,以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术后护理:
1、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
2、切口拆线后仍要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碰撞和牵拉,以免切口裂开。
饮食调理:
本病通常无其他饮食特殊禁忌或推荐。日常可合理膳食,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保证机体营养物质摄入充足。
饮食建议:
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饮食禁忌:
1、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因为辛辣刺激食物很易导致头疼、头晕以及颞部疼痛加重,同时也容易导致颅脑水肿和肿胀的加重,从而影响恢复。
2、少吃过油过甜的食物,此类食物易加重胃肠道的负担,从而影响病人的恢复。
预防措施:
注意周身安全并做头部和耳部的防护可一定程度的降低颞骨骨折的发生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