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脓窝疮疾病概述: 脓窝疮,中医病名。是由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一种溃疡性脓疱疮。好发于小...
养生
疾病名称: 脓窝疮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常见症状: 炎性红斑或小结节,在此基础上形成水疱或脓疱,数日内结成暗褐色厚痴渐渐变干发硬,紧附在患部
主要病因: 毒邪外侵、湿热内生
相关中医疾病: 深脓疱疮
病因-基本病因:
1、毒邪外侵
因虫咬或患混疮、疥疮、痱子等瘙痒性皮肤病,多经搔抓,破伤染毒所致。
2、湿热内生
多由肺、肝二经湿热交感,蕴蒸肌肤而成。
检查-实验室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1、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以小腿部多见。
2、皮损开始为炎性红斑或小结节,在此基础上形成水疱或脓疱,数日内结成暗褐色厚痴渐渐变干发硬,紧附在患部。皮损形状不规则,可呈圆形或卵圆形,界限很清楚,周围有红晕,大小不等,皮损数目不定,可以自身传染。以后逐渐变大,呈蛎壳状,不易去掉,去痂后为碟形小溃疡,数周后痊愈,留有癜痕。周围有轻度色素沉着。附近核可肿大。
3、自觉疼痛,一般无全身症状,病重者可伴有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诊断-诊断依据:
1、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以小腿部多见。
2、皮损开始为炎性红斑或小结节,在此基础上形成水疱或脓疱,数日内结成暗褐色厚痴渐渐变干发硬,紧附在患部。皮损形状不规则,可呈圆形或卵圆形,界限很清楚,周围有红晕,大小不等,皮损数目不定,可以自身传染。以后逐渐变大,呈蛎壳状,不易去掉,去痂后为碟形小溃疡,数周后痊愈,留有癜痕。周围有轻度色素沉着。附近核可肿大。
3、自觉疼痛,一般无全身症状,病重者可伴有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诊断-鉴别诊断:
1、黄水疮
主要表现为浅表的脓疱和脓痂,愈后无溃疡,好发于暴露部位。
2、皮肤变应性血管炎
皮损呈多种形态,有丘疹、红斑、紫癜、结节、溃疡等,病理检查为真皮浅层细小血管的血管炎。
治疗-其他治疗:
1、皮损初起,选用三黄洗剂外涂,每日2次。
2、无糜烂、脓疱未破者,选用土茯苓、公英、地丁、千里光、苦参、黄柏、明矾(后下),煎水外洗或湿敷,每日1次。
3、有糜烂者,上药外洗后,再以青黛膏外涂,每日2-3次。
预防措施:
1、注意清洁,讲究卫生。改善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2、治疗各种诱发本病的慢性疾病及瘙痒性皮肤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