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膀胱损伤疾病英文名称: bladder trauma疾病概述: 膀胱损伤(bladder...
养生
疾病名称: 膀胱损伤
疾病英文名称: bladder trauma
疾病概述:
膀胱损伤(bladder trauma)是指膀胱壁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膀胱浆膜层、肌层、黏膜层的破裂,引起膀胱腔完整性破坏、血尿外渗。在成人,膀胱为腹膜外器官,空虚时位于骨盆深处,受骨盆、盆底筋膜和肌肉保护,一般不易发生膀胱损伤。但当骨盆骨折,或膀胱充盈伸展超出耻骨联合至下腹部时,则易遭受损伤。儿童的骨盆浅,膀胱稍有充盈即可突出至下腹部,故较易受到损伤。膀胱损伤的患者可有腹痛、排尿困难、血尿等不适。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手术、尿管引流等治疗措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该病不具有遗传性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膀胱
常见症状: 休克、排尿困难和血尿、疼痛、局部肿胀、皮肤瘀斑、尿瘘
主要病因: 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医源性损伤、自发性膀胱破裂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超声、X线、CT
重要提醒: 日常生活中如果膀胱处于充盈状态,注意避免外力撞击腹部,以免造成损伤。
临床分类:
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膀胱挫伤(仅伤及膀胱黏膜或浅肌层)、膀胱破裂等。膀胱破裂可分为:
1、膀胱腹膜外破裂
多见于骨盆挤压伤时骨片刺破膀胱所致。尿外渗到腹膜外间隙,继发感染后形成脓肿。
2、膀胱腹膜内破裂
多见于膀胱充盈时下腹部受暴力打击所致,损伤部位多在膀胱顶部和后壁。尿液流入腹腔引起急性腹膜炎。
流行病学-传染性:
该病是由创伤所致,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尚无确切的发病率可供参考。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小儿多见。
病因-总述:
外界暴力、医源性操作或膀胱自身病变均有可能导致患者的膀胱出现挫伤或裂伤的状况。导致膀胱损伤的创伤有开放性、闭合性、医源性以及自发性的。
病因-基本病因:
1、开放性损伤
多由战时弹片、子弹、火器或锐器贯通所致,常合并有其他器官损伤,如直肠、子宫、阴道损伤。
2、闭合性损伤
分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损伤。直接暴力多发生于膀胱充盈状态下的下腹部损伤,如拳击、踢伤、碰撞伤等。间接暴力常发生于骨盆骨折时,骨折断端或游离骨片可刺伤膀胱,多由交通事故引起。
3、医源性损伤
膀胱镜检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前列腺电切术、膀胱碎石术都可造成膀胱损伤和穿孔。盆腔手术、疝修补术、阴道手术等也可能损伤膀胱。
4、自发性膀胱破裂
可见于病理性膀胱,如膀胱结核、晚期肿瘤、长期接受放射治疗的膀胱等。
病因-危险因素:
1、膀胱充盈的人群,腹部遭受外力撞击时,膀胱发生损伤的危险性增高。
2、膀胱本身有病变的人群,发生损伤的风险增高。
症状-总述:
膀胱壁轻度挫伤仅有下腹部疼痛和少量终末血尿,短期内可自行消失。膀胱全层破裂时症状明显,可有排尿困难、局部肿胀、剧烈疼痛等。
症状-典型症状:
1、排尿困难和血尿
膀胱破裂后,尿液流入腹腔和膀胱周围时,病人有尿意,但不能排尿或仅排出少量血尿。
2、疼痛
腹膜外膀胱前壁破裂,尿外渗可引起耻骨上疼痛;后壁破裂可引起直肠周围疼痛。腹膜内膀胱破裂时,尿液流至腹腔可导致急性腹膜炎,引起下腹剧痛。
3、休克
骨盆骨折所致剧痛、大出血可导致休克。膀胱破裂致尿外渗,如长时间得不到处理,并发感染,可引起感染性休克。
4、局部肿胀、皮肤瘀斑
闭合性损伤时,体表皮肤常有肿胀、血肿和皮肤瘀斑。
5、尿瘘
贯通性损伤可有体表伤口、直肠或阴道漏尿。闭合性损伤在尿外渗感染后破溃,也可形成尿瘘。
症状-并发症:
1、盆腔积液和脓肿
膀胱损伤破裂,尿液、血液可积聚在盆腔,如果继发感染还有可能有脓肿形成。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必要时腔内注入广谱抗生素治疗。
2、高氮质血症
腹膜内型膀胱破裂时,大量尿液进入腹腔内,因腹膜具有半透膜作用,将尿素氮吸收到血液中而产生氮质血症。
就医-急诊指征:
受到严重外伤或存在膀胱病变者,突发以下情况,应立即到急诊科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1、腹部疼痛难忍;
2、伴排尿困难、血尿;
3、伴漏尿;
4、伴局部肿胀,甚至出现休克;
5、出现其他紧急情况。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受到外伤或因病变怀疑膀胱自发破裂,出现明显症状时,应立即到急诊处理或呼叫120急救中心。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患者如有其它原发疾病,需携带相关病历。
4、近期若服用药物治疗其他疾病,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哪里不舒服?这些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多久了?
2、是否受到过什么外伤?腹部是否遭受外力撞击?
3、膀胱、前列腺、尿道等泌尿系统部位是否接受过有创检查?
4、膀胱是否长期接受放射治疗等?
5、是否存在膀胱结核、肿瘤等疾病?
6、是否存在大量饮水、憋尿等情况?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表现?
2、情况严重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呢?您比较推荐哪种呢?需要住院吗?
5、必须要手术吗?手术治疗有什么风险吗?
6、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治疗效果怎么样?治疗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吗?
8、日常要注意什么?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大概需要复查哪些内容?
检查-预计检查:
对于出现不适前来就诊的患者,医生首先会对其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还会建议患者进行超声、X线、CT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用肉眼观察患者腹部是否有淤青、肿块、膨隆、伤口等。还会用手触摸以评估是否有压痛、反跳痛等。直肠指检触到直肠前壁有饱满感或液性肿胀感,提示腹膜外膀胱破裂;如有全腹剧痛、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叩诊有移动性浊音,则提示腹膜内膀胱破裂。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该检查可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发生继发性感染。
2、尿常规、尿潜血试验
医生采集患者的尿液进行检查,可判断是否有血尿。
3、血生化
由于尿液吸收,血生化检查示尿素氮、肌酐值增高。
检查-其他检查:
1、导尿检查
导尿管插入膀胱后,如引流出300ml以上的清亮尿液,基本上排除膀胱破裂;如顺利插入膀胱但不能导出尿液或仅导出少量血尿,则膀胱破裂的可能性大。此时可经导尿管注入灭菌生理盐水200~300ml,片刻后再吸出。液体外漏时吸出量会减少,腹腔液体回流时吸出量会增多。若液体进出量差异大,提示膀胱破裂。
2、腹腔穿刺抽液检查
患者有腹膜(水)炎体征或经上述膀胱造影疑有腹膜内型膀胱破裂者可行腹腔穿刺,如患者腹胀较显,穿刺应慎重,以免伤及肠管。穿刺取到液体时,可作常规检查,也可测定尿素氮含量(可与血、尿中尿素氮相比较,以判定是否尿液流入腹腔)。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膀胱造影
向膀胱内注入造影剂300~400ml,于前后位、斜位或排出造影剂时摄片,根据造影剂的外漏,可明确膀胱破裂诊断以及破裂的类型和程度。
2、X线检查
腹部平片可显示骨盆骨折和膀胱内有无碎骨片。膀胱造影是诊断膀胱破裂最可靠的方法,经导尿管注入15%泛影葡胺300ml,行前后位摄片,抽出造影剂后再摄片,可发现造影剂漏至膀胱外。排液后的照片能更清楚地显示遗留于膀胱外的造影剂。腹膜内膀胱破裂时,可见造影剂外溢至腹膜内肠曲周围。也可注入空气造影,如空气进入腹腔,膈下见到游离气体,则为腹膜内膀胱破裂。值得注意的是,当血块堵塞膀胱破口时,膀胱造影常不能显示造影剂外渗。
3、CT检查
可发现膀胱周围血肿,增强后延迟扫描也可发现造影剂外渗现象。有尿路损伤的,可行肾、膀胱的检查。一般膀胱应在充盈时检查。如无尿,可插尿管注水检查或注入造影剂检查。可以观察膀胱形状,膀胱周围结构,有无尿外渗。CT检查可以区分组织结构密度,对尿外溢范围也可作出判断。一般仅有下腹部损伤,除行骨盆或腹部平片外,不作CT检查。如上述膀胱造影尚有疑虑,则可考虑行CT检查。
4、B型超声
可以探测膀胱形状,如无膀胱破裂,可探测到完整膀胱,如有膀胱破裂,膀胱既不能充盈,膀胱形态也会改变。如配合注水试验,可探测膀胱能否充盈以及液体流入何处,对膀胱损伤的类型也会有一定帮助。探测腹腔有“腹水”时,对腹膜内型膀胱破裂也有一定帮助。
5、磁共振成像(MRI)
对尿路而言,可以不注射造影剂,作MRI水成像检查,即可清楚显示似静脉尿路造影样的影像。如有尿外渗、血管损伤以及其他部位的损伤,特别是有脏器、血管、神经系损伤时,及时作出诊断。MRI是一种较好的检查方法。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结合患者有暴力损伤史,排尿困难、腹痛、肉眼、局部肿胀等临床表现,以及相应的体格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会注意与有相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尿道损伤
常因骨盆骨折或骑跨伤所致。病人可有休克、排尿困难、尿道滴血症状,但无腹痛、腹胀、肠麻痹、腹肌紧张等症状。体格检查膀胱充盈,导尿或耻骨上区穿刺抽尿检查示尿液清亮,无血尿。骨盆骨折导致膜部尿道断裂时,直肠指检可触到前列腺尖部后移,有飘浮感。以上可与单纯膀胱损伤相鉴别。
2、急性腹膜炎
有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与尿液漏入腹腔引起的腹膜刺激症状有相似之处。但急性腹膜炎无外伤史,常继发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穿孔等疾病。一般先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以后再发展成急性腹膜炎。无排尿困难、血尿症状,通过导尿、膀胱内注水试验或膀胱造影可予以鉴别。
3、腹腔脏器损伤
主要为肝、脾破裂,表现为腹痛、出血性休克等危急症状。有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和体征。无排尿困难和血尿症状。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尿液检查无红细胞。行导尿、膀胱内注水试验或膀胱造影将有助于鉴别诊断。
4、卵巢破裂
多见于14~30岁之间的女性,主要表现为剧烈下腹痛,下腹坠胀伴尿意及里急后重感。可出现腹膜刺激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引起出血性休克。该病多发生于排卵期和排卵后,无停经史,无排尿困难、血尿及尿外渗表现。经导尿、膀胱内注水试验或膀胱造影检查可予以鉴别。
5、卵巢囊肿或肿瘤蒂扭转
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腹痛、局限性肌紧张等腹膜刺激症状和体征;与膀胱破裂尿液漏入腹腔引起的腹膜刺激症状相似。但卵巢囊肿或肿瘤蒂扭转多由于体位改变或妊娠期子宫位置改变而引起,无外伤或手术史,无排尿困难、血尿或尿外渗表现。妇科检查可发现明显压痛、张力较大的肿块。经导尿、膀胱内注水试验或膀胱造影检查可予以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膀胱挫伤的患者一般无需特殊的治疗,排尿困难或血尿严重者,可留置尿管,止血、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对于膀胱破裂的患者,临床上一般主要通过手术进行修补。
治疗-一般治疗:
1、对于轻度的膀胱闭合性挫伤和膀胱镜检、经尿道电切手术不慎引起的膀胱损伤,常可经尿道插入导尿管持续引流膀胱,并保持通畅。
2、对于出现膀胱损伤的患者,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治疗-药物治疗:
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医生会给予镇痛药物。还会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给予一些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膀胱破裂伴有出血和尿外渗,病情严重者,应尽早施行手术。医生会注意充分引流外渗的尿液、闭合膀胱壁缺损。
1、腹膜内破裂
所有开放性损伤和大部分闭合性损伤所致的腹膜内型膀胱破裂都需要手术探査和修复膀胱。取下腹正中切口,探查腹内脏器,如有损伤作相应处理。清除腹腔内尿液,缝合腹膜并在膀胱外修补膀胱破口,然后作腹膜外高位膀胱造口,于腹膜外膀胱外放置橡皮管引流。
2、腹膜外破裂
多数无其他严重合并伤的腹膜外膀胱破裂,仅予留置导尿管2周处理即可。累及膀胱颈部,膀胱壁中有骨碎片,伴随直肠损伤的病人,必须手术治疗。切开膀胱探査膀胱内情况,如有游离骨片或其他异物应清除。在膀胱内用肠线缝合破口,如破口较大,宜同时作膀胱造瘘。清除膀胱周围血肿以便发现其他损伤,充分引流膀胱周围尿液,以防盆腔脓肿形成。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对于遭受严重创伤的患者,需要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如输液、输血、镇静及止痛。
预后-一般预后:
膀胱的愈合能力极强,如果处理及时得当,很少发生并发症。伤后早期可能会有尿急、尿频或发生不稳定膀胱,随着时间的延长,将逐渐恢复正常。
预后-危害性:
膀胱严重损伤后,尿液血液有时会进入盆腔而引发感染。
预后-自愈性:
损伤轻微时,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护理,可渐渐恢复。
预后-治愈性:
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膀胱损伤是能够被治愈的。
预后-治愈率:
尚无确切的数据可供参考。
预后-复发性:
当患者膀胱再次遭遇外力撞击等一些创伤时,还是有可能出现损伤。
预后-生存周期:
是否影响正常的寿命,要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而定,当患者遭遇严重的外伤,同时损伤膀胱,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危及生命。一般来讲,及时就医接受治疗,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日常-总述:
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术后及日常护理,积极配合治疗,以帮助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疾病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过度担忧,可出现焦虑、恐惧、烦躁、不安等情绪,家属要多关注患者,及时给予其安慰,以缓解消极情绪;患者也可通过与医生进行交流,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措施,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严格遵医嘱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加重病情。长期卧床者注意定期适当更换姿势,避免褥疮发生。
2、注意及时排尿,避免憋尿。
3、在安静、舒适的环境内休息,有助于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遵医嘱定期换药,以防发生感染。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3、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切口撕裂,影响愈合。
4、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堵塞或受压等情况发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控制病情,患者需多饮水,同时加强营养,注意饮食规律。
饮食建议:
1、多吃含有维生素B、维生素C的蔬菜。蔬菜含多种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及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可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
2、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2500ml以上,以增加尿量冲洗尿路,促进细菌和炎性物质的排出。
饮食禁忌:
1、不宜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火锅、烧烤等。
2、不吃生冷、寒凉的食物水果,如冰冻西瓜。
3、忌吃发性的肉食,如鲤鱼。
预防措施:
预防膀胱损伤的主要措施是:
1、避免膀胱受到外伤,如暴力损伤、锐器贯通伤等。
2、积极治疗膀胱结核、肿瘤等疾病。
3、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治疗泌尿系统疾病,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疗(特别是放射治疗),降低医源性损伤的发生风险。
4、应避免憋尿,及时排尿。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