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氰化物中毒疾病英文名称: cyanide poisoning疾病概述: 氰化物中毒(cy...
养生
疾病名称: 氰化物中毒
疾病英文名称: cyanide poisoning
疾病概述:
氰化物中毒(cyanide poisoning)是由于接触氰化物或进食含氰化物的食物(如苦杏仁、桃仁、木薯等)所引起的中毒。氰化物中毒多为急性,可有如头晕、头痛、耳鸣、呼吸困难等表现。若高剂量氰化物侵入人体,可在数分钟内引起死亡。该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预后差,早期抢救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耳鸣、口唇发紫、呼吸困难、抽搐、昏迷、呼吸衰竭
主要病因: 接触氰化物或进食含氰化物的食物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浆氰含量、血硫氰酸盐含量、尿硫氰酸盐含量、血浆乳酸浓度、苦味酸试纸法
重要提醒: 氰化物中毒多为急性中毒,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早期抢救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临床分类:
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可分为急性氰化物中毒和慢性氰化物中毒。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经常接触以氰化物为原料的化工行业从业者及消防员等。
病因-总述:
氰化物中毒多由接触氰化物或进食含氰化物的食物引起,职业活动及生活活动中均有可能发生。氰化物进入人体后会抑制呼吸酶,使机体缺氧从而产生中毒效应。
病因-基本病因:
1、职业性氰化物中毒
主要由于工业生产时,吸入氰化氢气体或氰化物盐类的粉尘所致,有机氰化物(腈类)中毒除吸入其蒸气外,皮肤吸收也是重要途径。火灾中含碳和氮的物质燃烧,或塑料、尼龙、聚丙烯脂等高分子材料燃烧或降解,均可产生氰化物。
2、生活性氰化物中毒
多由于误食某些含有苦杏仁苷的植物(如苦杏仁、桃仁、木薯、枇杷仁、白果等),食入胃内后,在胃酸的作用下分解释放出氰化氢,大量食用可引起氯化物中毒。水溶性强的氰化钠(钾)甚至可经口腔黏膜、眼角膜快速吸收而产生中毒。
病因-危险因素:
1、接触以氰化物为原料的化工行业从业者(如电镀、贵金属冶炼萃取、制药等行业),发生疾病的风险比正常人大。
2、消防员发生氰化物中的风险也较大,由于火灾中含碳和氮的物质燃烧,或塑料、尼龙等高分子材料燃烧或降解均可产生氰化物。
3、经常服用苦杏仁、枇杷仁、桃仁、木薯、白果等食物的人群,发生风险也较大。
症状-总述:
氰化物中毒多为急性,慢性中毒的报道极少。急性氰化物中毒主要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主,同时可伴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受损表现,如头晕、头痛、耳鸣、眩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
症状-典型症状:
1、急性氰化物中毒
高剂量氰化物侵入体内在数分钟内可引起死亡。如剂量稍低,则病程进展缓慢,大致可以分为前驱期、呼吸困难期、痉挛期和麻痹期四个阶段,且并无明显的划分界限,严重时,短时间内出现抽搐、痉挛、昏迷,而无明显前驱期、呼吸困难期。
(1)前驱期:接触低浓度氰化物,早期表现为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流涕、流涎、喉头瘙痒,口中苦杏仁味或金属味,口唇或眼部麻木;继可有恶心、呕吐、震颤,且伴逐渐加重的全身症状,如耳鸣、眩晕、乏力、胸闷、心悸、语言困难、剧烈头痛。
(2)呼吸困难期:前述症状不断加重,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伴视力和听力下降,患者常有恐怖感,神志模糊、呼吸困难。
(3)痉挛期:患者意识丧失、牙关紧咬,并不断出现全身肌肉痉挛性收缩加重;呼吸常浅而不规则、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但皮肤黏膜色泽常保持鲜红。
(4)麻痹期:患者陷入深度昏迷,全身痉挛停止,肌肉松弛,瞳孔散大,呼吸浅缓,甚至呼吸麻痹,此时如及时抢救还可能制止病情发展。否则,逐渐呼吸、心跳停止。
2、慢性氰化物中毒
氰化物慢性中毒的报道极少。长期接触氰化物或反复多次吸入,可导致慢性咽炎、鼻炎等刺激症状,还可导致帕金森样综合征、意识错乱和智力衰退等神经系统损伤症状。
症状-并发症:
本病可引起呼吸衰竭而致死亡。
就医-家庭处理:
1、呼吸中毒者,家属或同事应迅速将其移至空气新鲜处,尽快转入医院治疗。
2、接触中毒者,应迅速脱掉其污染的衣物。
3、消化道口服中毒者,应立即催吐,并服以牛奶、豆浆、鸡蛋清等,并服硫酸亚铁,可使氰化物生成无毒的亚氰化物而减缓吸收和减低毒性,并尽快转入医院。
就医-急诊指征:
1、患者突然出现头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2、患者呼气和口腔中有苦杏仁气味,伴口唇发紫。
3、患者出现抽搐、昏迷。
以上均须急诊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该病属于急诊科范畴,患者可去急诊科就医。
就医-就医准备:
1、携带患者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准备预约挂号。
2、可以将患者的衣物除去,以便建立静脉通路、气管插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特殊药物,可携带药盒或拍照。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
2、症状发生时您在做什么?
3、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4、您从事什么工作?
5、您最近有吃植物的果实或根茎类的食物吗,比如木薯、苦杏仁、桃仁、枇杷仁、白果这类的?
6、您身边的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7、您平常生活在哪里?周围环境怎么样?
8、您有什么基础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氰化物中毒吗?
2、我中毒跟我的工作有关系吗?跟我吃的东西有关系吗?
3、我的情况严重吗?会进一步发展吗?
4、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5、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6、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接触或食入氰化物后,出现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询问完病史后,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然后可能建议做血浆氰含量、血硫氰酸盐含量、尿硫氰酸盐含量、血浆乳酸浓度、苦味酸试纸法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1、医生会通过视诊可观察到患者皮肤黏膜呈鲜红色,但口唇、指甲无发绀现象。
2、医生会闻患者呼气和口腔中是否有苦杏仁气味。
3、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可见患者腱反射(医生会用叩诊锤叩击患者足部跟腱进行检查)亢进或消失,可引出病理反射。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浆氰含量
血浆氰含量是氰基进入机体后生物中最直接的显示,其血浆中的含量与中毒程度相关。适用于急性氰化物中毒的患者。
2、血硫氰酸盐含量
血硫酸盐是氰基在机体的主要代谢产物,故其水平大致可反映氰基的摄入水平;血硫酸盐在血浆的半衰期较长,是优于血浆氰含量的氰接触水平的生物标志物。
3、尿硫氰酸盐含量
临床意义与血硫氰酸盐含量相同,是目前较好的氰接触水平的生物标志物,尤其适用入院较迟,未能及时测定血浆氰含量、血硫氰酸盐含量的患者。
4、血浆乳酸浓度
由于氰基对呼吸酶的强烈抑制作用,使细胞的有氧代谢转化为无氧代谢,致使体内乳酸迅速增加导致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的程度与中毒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故可作为氰基毒性效应的生物标志物。
检查-其他检查:
苦味酸试纸法:氰化物遇酸产生氢氰酸,氢氰酸与苦味酸作用生成橘红色异氰紫酸钠。如果试纸出现橘红色,表示有氰化物存在。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氰化物接触或食入史)、临床表现(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浆氰含量、尿硫氰酸盐含量等),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等疾病。
诊断-诊断依据:
1、轻度中毒
患者有明显头痛、胸闷、心悸、恶心、呕吐、乏力、手足麻木,尿中硫氰酸盐浓度往往增高,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1)轻、中度意识障碍;
(2)呼吸困难;
(3)动-静脉血氧浓度差<4%和(或)动-静脉血氧分压差明显减小;
(4)血浆乳酸浓度>4mmol/L。
2、重度中毒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1)重度意识障碍;
(2)癫痫大发作样抽搐;
(3)肺水肿;
(4)猝死。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有一氧化碳吸入史,可有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呼吸困难、昏厥等表现,皮肤和黏膜常呈樱桃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液碳氧血红蛋白阳性,尿中硫氰酸盐含量不增高,而氰化物中毒患者尿中硫氰酸盐浓度往往增高。
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有机磷农药接触史或口服史,呼出气及口腔中有大蒜样臭味,瞳孔缩小,肌肉纤维震颤,血胆碱酯酶活力降低。而氰化物中毒患者呼气和口腔中有苦杏仁气味,血浆氰含量常增高。
治疗-治疗原则:
对氰化物中毒患者,应立即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并予以吸氧、应用解毒药。此外,还应积极预防脑水肿、肺水肿,并给予其他对症及支持治疗。
治疗-对症治疗:
1、积极防治脑水肿、肺水肿,如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抗氧化剂、脱水剂、利尿剂等。
2、积极给予其他对症及支持治疗,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微循环稳定。
3、对于昏迷患者应留置胃管进行胃肠道补液及营养,严格记录每日出入水量。
治疗-药物治疗:
1、特效解毒药
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和供硫剂是本类中毒的特效解毒药。临床上公认较好的治疗方案是亚硝酸钠与硫代硫酸钠联合疗法,两者产生协同作用生成高铁血红蛋白,使细胞色素酶恢复活性,达到解毒目的。但若高铁血红蛋白生成过多,可致症状加重,甚至引起死亡,因此须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1)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是最传统的氰化物解毒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有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4-二甲氨基苯酚和对氨基苯丙酮。
(2)供硫剂:以硫代硫酸钠为代表。
2、其他解毒剂
有机钴化合物:如依地酸二钴、组氨酸钴、谷氨酸钴等,可迅速与游离的氰离子结合,也是氰的解毒剂。其中不良反应较小的依地酸二钻已经用于临床,可作为氰化物中毒的首选药物。
3、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
予细胞色素C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或以胞二磷胆碱、三磷酸腺苷等静脉滴注,可以改善脑细胞代谢。
治疗-相关药品:
地塞米松、硫酸亚铁、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4-二甲氨基苯酚、对氨基苯丙酮、硫代硫酸钠、依地酸二钴、组氨酸钴、谷氨酸钴、胞二磷胆碱、三磷酸腺苷、细胞色素C、丽参注射液、安宫牛黄丸、醒脑静注射液
治疗-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2~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个体差异,与所选医院、治疗方案、病情严重程度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急性氰化物中毒患者,应争分夺秒就地抢救。
1、呼吸停止者尽快人工呼吸或机械通气,予吸入纯氧或高压氧治疗。
2、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3、应尽快吸氧,可采用吸入纯氧或高压氧治疗,赢得抢救时间。
4、尽快使用特效解毒药(详见下方药物治疗处)。
5、口服中毒者在应用解毒剂同时,应立即以1∶(1000~5000)高锰酸钾液或5%硫代硫酸钠或3%过氧化氢洗胃。予口服牛奶、鸡蛋清、豆浆,并服硫酸亚铁,可使氰化物生成无毒的亚氰化物而减缓吸收和减低毒性,并灌服活性炭,严密观察,注意病情变化。
6、重症患者可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以提高机体应激能力。
7、皮肤灼伤处先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用硫化铵溶液洗涤。
治疗-中医治疗:
对于氰化物中毒,宜先西后中进行急救,中医一般据病情的不同进展阶段进行配合治疗。如低血压、休克时可采用丽参注射液加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昏迷见痰热闭窍症候时可用安宫牛黄丸鼻饲或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
预后-一般预后:
急性氰化物中毒发病速度快、进展迅速、预后差,病死率高。
预后-危害性:
本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抽搐、昏迷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需积极就医接受治疗。
预后-治愈性:
轻症可通过院内治疗实现临床治愈,但重症很难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氰化物中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注意职业规范和饮食规范,禁止食用苦杏仁、木薯等食物。
日常-心理护理:
氰化物中毒确诊后患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及不安的情绪,面对难以预料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恐惧。患者应积极向医护人员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正视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而对口服自杀的中毒患者,常有厌世、抑郁等心理,家属应鼓励疏导患者,以热情乐观的情绪感染患者,帮助其树立健康的人生观,避免悲剧重演。
日常-生活管理:
1、提高对氰化物的认识,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制度,加强毒品管理及个人防护。
2、禁食木薯、苦杏仁等食物,以免再次发生氰化物中毒。
3、可参加适量的健身运动。
4、保持居住环境干净、整洁,温度、湿度适宜,按时通风,同时也要防寒保暖以免感冒。
饮食调理:
患者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饮食护理,避免刺激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恢复后可给予高蛋白饮食,以促进康复。
饮食建议:
1、消化道口服中毒者,患者应服用牛奶、豆浆、鸡蛋清等,保护胃黏膜,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2、患者最初仅可进食流质、半流质,以后视胃肠功能改进情况,再予以普通饮食。
3、消化吸收功能恢复后,即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维生素饮食,以促进康复,提高免疫力。
饮食禁忌:
1、应避免进食过于油腻及辛辣的食物,避免刺激消化道。
2、避免进食桃仁、木薯、白果等。
预防措施:
1、严禁食用毒死或死因不明的兽、畜、禽类。
2、避免大量食用含氰植物,如桃仁、木薯、白果等。
3、严格遵守职业规范,注意个人防护,加强毒物的密闭以及室内通风。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